看喜劇之王觀后感
《喜劇之王》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人物的自我修養的故事。電影以喜劇的方式告訴人們怎樣度過逆境、低谷,怎樣面對委屈,怎樣維護自己的尊嚴。那么你知道《喜劇之王》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看喜劇之王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看喜劇之王觀后感篇1
如果說什么電影最打動人,我想應該是抒寫真實人生的電影,因為這類電影最真誠,所以最動人,《喜劇之王》無疑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1999年,世紀之末,周星馳推出了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喜劇之王》,記得我上初中時就看過,當時覺得一般。但隨著我的成長,越來越認識到電影里的人生蘊含著一種可貴的精神。正巧學校舉辦讀書觀影征文活動,我就以觀后感的形式與大家分享一下對這部影片的理解。
記得影片一開頭,主人公走到海邊沖著茫茫大海喊出“努力,奮斗”,然后輕輕轉過身走出鏡頭。當看到這樣的開頭,我就隱隱覺得這部影片與周星馳以往的無厘頭風格不同。影片的主人公叫尹天仇,是一個跑龍套的臨時演員,平時多數時間在社區福利院做雜務。他熱愛表演,一心想成為一名演員,卻屢遭別人的冷眼和嘲笑,但仍堅持理想。影片主要表現的就是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艱辛奮斗歷程。雖然延續了周星馳一貫的喜劇路線,但觀眾的笑中往往帶著唏噓與悲傷。
執著與單純
影片中多次出現這樣的鏡頭:跑龍套的尹天仇總是懷揣著一本俄國喜劇大師斯坦尼福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身修養》。這種戲劇性的反差時常令我發笑,但這笑中帶著感動。誠然,天仇未必能看懂這本書,但是他之所以時常手不釋卷的將它帶在身邊,就是因為他對表演的執著。
天仇對表演執著的例子在電影里舉不勝舉。
看過的朋友,還記得那兩場橋段嗎,當天仇第二次去找那個片場助理sunny,說演什么都行,不要錢都行,只要有個便當;另一場,娟姐告訴他讓他做男主角,問他有沒有問題,他說:“是不是每天都可以有便當吃?”多么單純的想法。天仇是真的喜歡表演,只要有口飯吃,就要堅持表演,執著夢想。
其實執著往往是伴著單純的,之所以執著是因為單純的喜歡。
卑微與自尊
“屎,我是一坨屎。命比蚊便宜,你開奔馳,我挖鼻屎。自知死也再難移。”當聽到這首影片插曲的時候感覺真的很心酸,尤其是那句“自知死也再難移。”尹天仇是個勇敢的人,很少有人敢用本就少的可憐的底本,來搏自己那看來幾乎不可能的夢想。但其實無論天仇怎么執著于表演,甚至于他的演技多么出神入化,他都是個卑微的小人物,總是被人任意的奚落與踐踏,這仿佛是他的宿命。記得影片開頭部分,天仇為爭取一個跑龍套的機會,給助理sunny表演緊張的表情。說實話天仇的表演很到位,但最后sunny還是不屑地一扒拉天仇的頭讓他滾一邊去。其實sunny一開始就不準備給天仇機會,只是帶著調侃的心態愚弄一下這個卑微的小人物。天仇幾乎每次表演都被“不厭其煩”的這樣奚落。
記得天仇第一次見到坐臺小姐柳飄飄時,被飄飄露骨的嘲笑為“死跑龍套的”,但天仇卻總是正經的回應說:“其實我是一名演員。”在多次遭飄飄嘲笑后,他也有他的情緒,他說了一句:“其實你們出來賣的,如果懂得尊重一下別人,那別人……”但這話還沒說完,就被飄飄打斷了。其實小人物就是這樣,他們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在自尊受到傷害時,他們往往會選擇以傷害別人的方式尋求心態上的平衡。“其實我是一名演員”,天仇的這句口頭禪乍一聽很有喜感,而誰又能體會天仇這句話背后因為別人嘲笑自己夢想的心碎呢?這句口頭禪是天仇在屢遭侮辱后,變成了天仇維護自尊的最后防線。當然,天仇始終是善良的,當飄飄憤怒的站起來說:“你說什么?”時,他立即說:“對不起。”
理想與人生
人們可以嘲笑一切,但你不能嘲笑你自己,更不能嘲笑夢想。
在天仇心中,表演不是工作,而是實現生命價值的理想。天仇視表演為生命,“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其實也是一種對自我的追問:面對殘酷的現實,我能否堅持理想。正是這樣的叩問,是天仇堅守表演的信念。記得這樣一個場景:天仇和飄飄并肩坐在沙灘上看海。夜已經很深了,四周漆黑一片。飄飄嘆了一口氣說:“你瞧,多黑啊,什么也看不到……”。天仇頓了一下說:“也不是啊,天亮了就會很美!”影片中的這段話隱喻了天仇對理想頑石般的信念以及對未來的樂觀。天仇的堅持、信念讓人感動,人生往往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選擇才成就了不一樣的結局。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娟姐告訴天仇他不能出演男主角時,他極為沮喪,甚至連劇本也差點扯破,看著失落的天仇坐在大雨中迷茫無助叫人好不難過。但是隨之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在片場當場務的達叔其實是臥底警察,達叔要天仇協助破案,于是天仇得到了一個在現實中表演的機會,并且這一次不是跑龍套而是男主角。至今記得臥底警察達叔自曝身份時說的話:我其實是臥底,不信啊。我比那些所謂的演員更加專業、更加高尚、更有技巧。因為我每天的生活都在演戲,雖然我沒有劇本,但我絕不會NG,因為我一NG就可能連命都丟了,我才應該贏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是啊,世界上真正的演員往往不是學院派的,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在表演我們自己的人生。多年之后,我似乎才有些懂了,其實尹天仇的理想不一定是成為演員,而是去抒寫自己忠于表演的人生。
有人說真正的喜劇就是悲劇,一部喜劇如果能讓人笑著流淚,那么他就是喜劇之王。之前對這句話有些懵懂,但當我看過《喜劇之王》的海報時,我懂了。海報上的尹天仇面對著太陽,微笑著,流著淚。
《喜劇之王》是一部無論是周星馳本人還是觀眾都很感動的電影,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導演拍了他自己、演員表演了他自己。人們總是看到影星表面的光鮮,試問周星馳曾經跑龍套多年的往事又有誰知曉。周星馳在這部電影里把小人物尹天仇為夢想奮斗的辛酸,以及對“我是一個演員”信念的執著塑造得淋漓盡致。
看過影片的我不由沉思,問問自己,大二的我是否還走在為理想而奮斗的路上?是否還記得入學時的激昂斗志?
最后,我似乎明白了任何偉大都是從執著的追求、單純的喜歡中誕生的,任何成功都是經歷了漫長的默默無聞甚至卑微的歲月。
也許哪一天,或者就是明早,我要站在宿舍的陽臺上,面對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喊出我的心聲:努力、奮斗!
看喜劇之王觀后感篇2
這是我十幾年前看的電影,影評卻寫在十幾年后;你十幾年前的夢想,總要在十幾年后才能實現,正如周星馳,自我奮斗是成長為喜劇之王最必不可少的要件。愛情也好,事業也罷,唾手可得是意外,漸漸斬獲才更令人喜悅,而這一切都需要過程。
漸漸褪去周氏喜劇略顯癲狂的色彩,《喜劇之王》用一種笑中帶淚的方式將觀眾的視角帶入對生活本質的分解,是對人生哲學的探討,也是暗自思量下對愈發躁動俗世的冷靜思考。少了一些《美人魚》的商業性因素,十幾年前的《喜劇之王》更接地氣,在潤物無聲中把周星馳的成長過程娓娓道來。在我還沒有開始叫他星爺的時候,夸張的表情和夸張的笑聲是我對他喜劇風格的最初印象,而且每部片子的劇情都處理得很到位。雖然這部片子的結局部分略顯牽強,但瑕不掩瑜,用觀賞喜劇之王的逆襲之旅來反思自己的奮斗軌跡,波瀾不驚的劇情中,是對每個人生存狀態和明日可期的自我會意。
屌絲之地,富帥之巔,無論哪一種層面,都有喜有悲,有笑有淚。尹天仇,一個在底層用力掙扎的夢想青年,幻想著有一日將演員的自我修養拋灑在銀幕里,滿腔熱血之下的卑微,是因為夢想一次次被擊的粉身碎骨。劇場的盒飯大叔從未用正眼瞧過他,“命比蟻賤”的侮辱是對他無法掌控人生的鞭撻。夢想從未被鼓勵,甚至連人格都要被侮辱,人生為何如此的艱難?還好他從未放棄,因緣際會,事業上的突破竟然是從一個坐臺小姐開始。
她叫柳飄飄,濃妝艷抹卻裝扮成學生妹混跡于夜總會,為了勾引大老板,陰差陽錯前來“拜師學藝”,“不打不相識”這種最俗套的路子在這里卻讓人忍俊不禁。“死跑龍套的”成為尹天仇的第一個人生標簽,對于這個稱號,他用無可奈何的苦笑來回應,一如你用無可奈何來回應人生路上一次次的心力交瘁。
一夜翻云覆雨后,兩個人再次燃起愛的沖動,尹天仇的住所外面,兩個人的幾句對話將影片的劇情拉向高潮。愛情在最渾然不覺的時候到來,而男主角卻處在尷尬的境地,無能為力是因為尹天仇無法給予柳飄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個劇場龍套,一個坐臺小姐,當生存還是需要用力去爭取的未知數時,愛情這種飄渺虛無的奢侈品只能在夢境與幻想中搖擺不定。
一句“我養你啊”讓觀眾瞬間淚崩,也讓我明白了男人在最愛的女人面前的責任和義務,絕不只是花前月下的蜜語甜言。一個屌絲用盡全力撐起的尊嚴和倔強在這一刻淋淋盡致地釋放,雖然活得茍且如螻蟻,但是我在努力,在奮斗。
給不了你最好的,卻可以把我最好的給你。
“我養你”是比“我愛你”更動聽、更煽情的愛情宣言,“我愛你”是得到,“我養你”是給予,當一個屌絲突破自我囹圄和萬般糾結說出這三個字時,他內心深處原始的卑微也被暫時撕碎,不是故作慷慨,只是愛你愛的恰到好處,無法自已。計程車里,柳飄飄哭的令人動容,前任的背叛讓自己再不相信愛情,而此時,她卻不自覺的更加愛上一個人,最愛的人在最想愛的時候出現。
你會不會突然想起笑著哭的時候最撕心裂肺?
如果人生是喜劇,你會不會在悲傷的時候用強顏歡笑來抹去奪眶而出的眼淚,然而這樣卻不算是最純粹的喜劇,其實,亦喜亦悲才是人生最自然的存在狀態。《喜劇之王》將這種情節穿插在全片的細枝末節,劇場被劇務和盒飯大叔痛罵,家里教學被柳飄飄暴打,但是轉而又獲得跟杜娟兒同臺演出的機會,又再次失去這樣的機會,有起有落,有笑有淚,這都是成長之路上的必然吧。尹天仇做到了最重要的一點,在自我奮斗中從未放棄,看得起自己的夢想,才能握的住隨時可能出現的機遇。
在喜劇之王的成長之路上,演技要靠自我修養,愛情要靠自我領悟。當然在劇情的安排里,情感戲更多是點綴,劇場龍套如何逆襲為喜劇之王是主線,影片開頭尹天仇站在海邊大喊:努力,奮斗。在今天看來,是不是可笑的略顯荒誕?二代們在敞篷中摟著木耳吆五喝六時,你還在辦公室吃著泡面加班,并且沒有加班費。當你向生活索要公平和正義時,滿目蒼夷的殘酷將你拉回不能在癡人說夢的現實中。但是請不要自我放棄,別人嘲笑,你需贊同。一個演員,到底要經歷多少次冷嘲熱諷才能成為喜劇之王?如果成功之路注定布滿荊棘,那么沿途的針刺卻能更加凸顯你的從容不迫。
淡定、篤行,用真才實學撐起堅守心中不滅希望的烈火,終有一日,這團火焰將燃燒在你成名、成功的路途上,不是為了炫耀,只是你要相信自我奮斗加上好的機遇總會讓你離自己的既定目標更近一點,再近一點。
沒有任何一種自我奮斗應當被嘲笑,沒有任何一種用自我堅守撐起的尋夢之旅應當被阻攔,即使荊棘密布,即使質疑遍地,唯一要做的,是將你心中的信念,舒展在腳踏實地的征程上。
前方路遠,用力起飛,做你自己,不亢不卑。
看喜劇之王觀后感篇3
電影“喜劇之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而且這部作品是值得反復重溫的電影,這是星爺的經典代表作,單聽名字,其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土”這個字眼,但這種土,卻是一種加分項,星爺沒有呈現華麗的視覺盛宴,也不像往常一樣,特別“裝”的去演戲,而是真正的“演”,這種演,是由內而外的,是具有散發性的,同時與他總是捧著的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達成一個融合,演繹一個接地氣的故事,比較真實的自己。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實是在演自己,演曾經不被看重的自己,他從小就有一個演員夢,當時梁朝偉跟他一起去的培訓班,結果戲劇性的一幕發生,梁朝偉中選,他卻沒有。但星爺沒有退縮,反而越挫越勇,他從一個龍套開始,一步步的逆襲成了喜劇大師,其實這就是自己的故事,只是劇中穿插了愛情,讓電影變得更加有藝術感。在跑龍套時的一些經歷,星爺也一并帶進了電影中去,比如演死尸,一只蟑螂爬到了他的身上,他卻仍然紋絲不動,比如演神父時,調皮的星爺一直演內心戲,所以,這是劇情片,也是紀錄片。
影片很簡單,包含了尹天仇絕大部分勵志和對舞女柳飄飄的愛情。勵志方面,電影一開場,我們看到尹天仇穿著廉價的西服,在大海前吶喊,努力!奮斗!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他并不是擁有著絕對的才華,比如他在劇組怎么死都死不了,其實他只是一個小龍套而已,強加的劇情會讓導演感到憤怒,也犧牲著劇組的血汗。他需要不斷地磨練自己,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價值。成龍曾客串了一個被槍打死的人,在試鏡時做得很到位,他問成龍怎么做到的,成龍說,只要用點心就好了。這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尹天仇,也讓他更加勤奮地研究演技。這似乎深層次的在傳遞給我們一種觀點,沒有什么絕對的天才,只要肯努力,只要用功,就一定能做的很棒。
那個年代的雞湯不像如今這般泛濫,他們表達的每一句感想,都是真心話,所以他們遵循著這些原理,最終達到成功,那是個真摯的年代,所有人都是通過不斷努力,才有了輝煌的成就,真的很好。
不過星爺也善于運用諷刺手法,縱觀他的每部劇,都把嘲笑、落魄、孤獨最大化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這部作品中,導演侮辱他,場務侮辱他,甚至連舞女柳飄飄都罵他死跑龍套的。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尹天仇一直在強調,自己是一名演員。這句話在外人看來平平淡淡,在尹天仇的心里,這是一句信仰。他把自身定義為演員,而不是死跑龍套的,他深知自己在做著演員該做的事情,也是對理想的一次次吶喊。觀眾看到了一個落魄的尹天仇,然而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個尹天仇,不被理解,不被接受,這是夸張,也是真實。
在我看來,星爺演技最爆炸的橋段在于,莫文蔚飾演的杜娟兒啟用他做劇中的男一號,卻因為突發狀況臨時替換了他,他在會議室跟導演搶奪劇本時,他用盡了全部的力氣,最終癱軟在了椅子上。所有看過那個橋段的觀眾心里都會油然一陣酸痛吧!如果沒有那一幕,失望帶來的恐懼,或許根本得不到完美的展現,他是恐懼失望的,就像是“英雄本色”里的一句話,三年的時間,我只是在等一個機會。小馬哥在說這句話時,他的眼睛里放射著光芒,那種光芒吞噬了一切、臥薪嘗膽多年,一個機會,把人鮮活的生命全部給襯托了起來,我們看到了星爺的萬分不甘。你還以為星爺在演喜劇嗎?他是在演悲劇罷了,只是那一絲無奈,一絲感傷,用笑聲掩蓋了。
當然,星爺電影里的元素包羅萬象,不單單是喜與悲,還有對美好的向往。在“功夫”中,星爺艱難的在地面上畫了一個棒棒糖,后來又童心未泯的開了家棒棒糖店,都包含了他內心的善良,他雖然曾經入過斧頭幫,心底里卻仍然是個好人,不然他也不會幫助“神雕俠侶”夫婦,他其實是正義的,心里也渴望著世界能夠美好。而本片中,這種美好也直觀的闡述了出來,柳飄飄面對大海時,說什么都看不見,但尹天仇卻很樂觀的說,天亮以后會很美。在星爺的心里,他一直保留著一寸凈土,毫無污染,充滿美好,甚至是童真。
然而被大家樂道的一句“我養你啊”,一度成為了女孩們心中的愛情圣言,如果男孩子能說一句這樣的話,女孩一定會很開心。在電影中確實是這樣的,尹天仇知道柳飄飄是坐臺小姐,但他真的愛上了柳飄飄,他也愿意為愛犧牲一切,我養你,其實就是,我會照顧你一生。這種愛情讓星爺拿捏的非常突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愛情在生命里是不可或缺的,尹天仇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對待戲是如此,對待感情也是真摯,同時又能看出,他并不平凡,敢跟舞女在一起,已經沖破了世俗的枷鎖。
總之,從各個方面去解答,這個作品都非常成功,但也不是神作,比如結尾處是否顯得潦草了一些呢?總覺得一個很好的收尾會讓電影呈現的更加飽滿一些。不過劇中所有的演員演技都是非常在線的,甚至是老婆婆、不穿褲子的小孩都能體現的出來,另外尹天仇配合達叔參演了真實的“警匪片”,全程沒有NG,一氣呵成,讓我們感受到戲中戲的真實。
周星馳對待每一部作品都很認真,他用心的表達出了世道的艱難,又給我們足夠的空間去想象風雨過后的彩虹,這是九九年的作品,放在現在依然值得回味,這部電影一直在激勵著無數青年成長,正面作用很大,確實佳作。
看喜劇之王觀后感篇4
昨晚看完了星爺的《喜劇之王》,也看了一些影評,有點感觸,直到現在,心情仍不能平復,總感覺到一股激流在動蕩,是生活的激流,通過亂山碎石中間,在創造著它自己的道路,在攪動著我內心的平靜。我要發泄出來,我要寫些什么!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人物的自我修養的故事,是他的故事,其中自強和樂觀的精神喚起了我的共鳴。電影以喜劇的方式告訴人們怎樣度過逆境、低谷,怎樣面對委屈,怎樣維護自己的尊嚴,怎樣對待愛情……
雖然這是喜劇,但我是帶著嚴肅認真的心情看完的。因為關于社會底層人物的故事總有著更深層的意義,不管藝術如何高于生活,它都是來源于生活,這些故事反映著一些社會現實,一些現在過著幸福生活的學生們想象不到的生活。
電影一開頭,就是主角天仇面朝大海,高喊:努力!奮斗!奠定了小人物的勵志故事這一基調。主角是個跑龍套的,全副身家只不過幾百塊加塊表加本書。他只是跑龍套的,但他每次出入片場都是西裝打tie ,他不妄自菲薄,他一次次地強調“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他以演員的自我修養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他窮,一百塊相當于他幾分之一的身家,但他補償那位被敲竹杠的老婆婆時沒有絲毫猶豫,人性內在的善良從來與外在的身份、物質無關;他卑微、低賤,但是屬于他的東西他一定會拿回來,即使有刀架在脖子上,那三份盒飯他也要拿回來,這是一個人的尊嚴;他孤傲清高,他無視那些看不懂他的人,依舊按照他的方式去表演,他相信會有懂他的人,于是回家默默拿起《演員的自我修養》。他臉皮厚到我望塵莫及,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虛榮心,沒有比較,沒有名利,他只是追求一個演員的夢。
這部電影講的是個辛酸故事,周星馳想說的也許是《蝙蝠俠:the dark knight 》里小丑的那句臺詞:do you wanna know how i got these scars ?本是悲劇,但他卻拍成了一部喜劇,而觀眾也混然不覺。周星馳說過,我搞笑是因為我內心憂郁,我要拼命讓自己開心起來。
愛默生舉過一個例子:正當喜劇演員卡里尼使整個城的人笑痛肚子的時候,有一個病人去找城里的醫生,治療他致命的憂郁癥。醫生勸他到戲院去看卡里尼的表演,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
周星馳在戲里和戲外判若兩人,他的眼神和每部電影背后都有一絲憂郁,他是一個深沉的人,甚少有人看懂他的幽默,理解他的深刻。雖然他總有負面新聞,我相信里面肯定有誤會有炒作有誹謗,但不見他出來澄清過一次,因為他不屑,正如天仇一樣不屑讓看不懂他的人理解他。
可能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悲劇,生命本身就是無意義的,但我并不愿意承認。生活不是悲劇,它是一場“搏斗”。我們生活來做什么?或者說我們為什么要有這生命?羅曼羅蘭的回答是“為的是來征服它”。魯迅的回答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可能這也是周星馳把它拍成喜劇的原因吧,嗯,“努力!奮斗!”
看喜劇之王觀后感篇5
正月初一,和家人一起觀了場片子《新喜劇之王》。影片保持了周星馳慣有的搞笑作風,相較客歲的《美人魚》,少了些低俗的無厘頭,多了些深條理的喜劇元素。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勵志故事。“丑小鴨”如夢想當一名演員,盡管不乏表演能力,卻因長相丑陋,只能耐久低聲下氣在片場跑龍套,飽受辱罵挖苦和擊打,但憑借對表演的酷愛最終成名夢想成真。如夢的閱歷或許是許多名演員的真實寫照。故事情節對照老套,題材與《我是路人甲》相似,但藝術后果和細節照樣很到位的。觀完片子,有些感觸整理如下:
人生照樣要有夢想,哪怕夢想觀起來不切實際。追逐夢想的歷程有時會讓你失望到狐疑人生和否定本身。但有夢的人是幸福的。有夢想同時堅持夢想并為之盡力的人生是寶貴的。
有些夢想并不是你盡力就必然能實現的。如果實現不了,遠遠地觀著它,也很美好。如果做一個普通人更得當本身,又何必迷失在別人的勝利和勵志故事里。
夢想一時不能實現要學會轉彎,把夢想雪藏,積貯力量,畢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如果連生存都成問題,又何談夢想和遠方。
人生閱歷一些痛苦并不都是壞事,有時恰恰是這些閱歷成績了你。所以你不必怨恨。如果沒有閱歷那場痛徹心扉的情感欺騙,如夢表演的《一個騙子》又怎能打動評委得到晉級的機會,贏來命運的轉機?
還要感謝那些以各類方法默默支持和勉勵你的人。有些人只是不期而遇,卻樂意不計得失伸出援手拉你一把,這些人照亮了你的夜空,富厚了你的生命。有些人觀似冷酷甚至絕情,卻在居心血和生命陰郁為你遮風擋雨。
人生如戲,端賴演技。路人也好,主角也好,居心演繹好各自的角色就好。在以貌取人的觀臉時代,長得欠好身材欠好的人注定要靠實力上位。
小人物的勝利之路,觀似勵志,實則是一條艱辛波折充溢悲劇色彩的泣血之路。周星馳說,我拍了那么多悲劇,看眾卻都說是喜劇。
人生如夢,別太在意,更要珍惜。如夢最終站在最佳女主角的頒獎舞臺,舞臺大屏幕播放她成名前的種.種鏡頭,無論是她,她的父母,照樣現場看眾,以及看影者,想必都是百感交集,這不正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么?在別人的故事里觀到本身的影子,認清生活的樣子,吸取生命的養料,從而引發感情的共鳴,正是所有好的片子作品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