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
《返老還童》是一部黑暗的、同時又充滿浪漫色彩的影片,一個生下來就是80歲模樣的怪胎,一首長達一個世紀的個人史詩,一段跨越時間的愛情,在時間的長河中逆水行舟的本杰明·巴頓將帶觀眾從相反層面體會生的歡樂與死的痛苦。下面給大家分享的是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5篇,歡迎大家參考。
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篇1】
《返老還童》是20__年的一部電影,其實我早就看到宣傳了,只是一直沒有心思去看。正好,這次學校有放,就和室友一起去看了。影片采用倒敘的方式,用念日記的形式敘述了整個故事。年邁的舞蹈家躺著床上,讓她的女兒讀者她丈夫的日記本,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男主角從小生下來,可以說是一個錯誤。作為新生嬰兒的他,全身老化,一身的老年病,皮膚更是沒有新生兒的彈性。他被父親拋棄,卻被一個好心的女人收養。表面上衰老的他,心里的年齡卻是個小孩兒。相反的是他卻一天天的變得年輕。在他8歲時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女孩兒。
故事的變化讓大家都無法預料,女孩兒的離開,父親的相認,面貌的年輕。當他正當壯年時,他和邁克船長一起出海,并正好趕上2戰的爆發,船長和船員都犧牲了,唯獨他幸存著。船長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對他說:“你可以像瘋狗一樣抱怨你身邊的一切,但當最后一刻來臨時,你只能輕輕松手。”
我很喜歡這句臺詞,因為人的一生面對著太多的無奈,而太多的無奈我們都無法預測和解決,只能是無能為力。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我們唯獨能做的只是順從。
我順從了自己的意思,卻不能順從自己的心。百般無奈下,我還是解不開心里的那個結。
打開手機,電源已經充滿了。那就像一個循環,完了又充,充了又完……
一個人只有一生,有多少人承諾著來世,可是我想問,如果有來世,你真的還記得嗎?
我珍惜著今生,珍惜著所有屬于我的一切,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
懷著那份思念,憑借著僅有的那么一點動力,生活……
養母幫助衰老的男子站起來。
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篇2】
一部好的電影,一句無心的對白,一段已經唱爛的歌詞,和一個你曾經無數次夢到的情景,都能讓人觸景生情而淚流不止。在這個紛繁的世界里,物質一直在持續而無規律的變化。時光好似一根斷了的弦,也許撥動后不會發聲,卻一直在他的世界里顫動。
在一個周末的早上,無聊的打開電腦,突然被一個意外的電影所感動,也許這僅僅是一部幾年前的老片,卻也能激發人內心深處那吶喊的激情。也許小說本身是要描述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可是到最后,讓人震撼的也許不僅僅是愛情這么簡單。當你愛的人一點點的變年輕而最終在你的懷中死去,不知道你的內心有沒有被震撼。真正的人生也是如此吧,當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總有一個要先于另一個人而老去,而健康的另一半,就要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也許他們彼此相愛,但在另一半的眼中,此刻他就是他的孩子,他的生命的全部。我喜歡影片的結局,颶風到來,吹走了曾經倒轉的時鐘,帶走那彌留的靈魂,還有那些過去的歲月。在你的生命中,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將會怎樣,所以要努力的活在今天。
發現已經很久沒有寫東西了,一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不知道是快是慢,轉眼間,我已經到了而立的年齡。人生的路也許還很漫長,但從此要承擔起照顧家人的責任。也許你不曾對你的母親說過你愛他,也許你不曾做過一件讓你覺得自豪的事情,也許你沒有一次讓你的情人覺得浪漫的舉動,也許你都不曾擁有夢想……可是那有怎么樣,你還好好的活著,活在現實的世界里,活在這個讓人留戀的凡世中。
不知道想要表達什么,其實很簡單,我看了一部好電影,有了一點小感受,產生了一點小靈感,寫下了一段小牢騷。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還得平靜的放手而去——這就是人生,不管你如何選擇,答案就是這樣。
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篇3】
快到四月了,屋子里還是那么冷!
邊騎健身車邊看《返老還童》,只是因為大衛芬奇,布拉德皮特。
看了二十多分種了還沒有看進去,唯美的畫面,平靜的敘述,光線都那么暗,然后讓我感到些壓抑。大衛芬奇要告訴我些什么呢?
直到本杰明當了水手,暗夜的海上,死神降臨。沒有過份的慌亂、恐怖,燃燒、炮火然后一切恢復平靜。暗夜的海被大衛芬奇拍的那么如讓人身臨其境。有一束光通向無邊黑暗的天際和著單調重復的海浪的聲音然后光束里的海波光鱗鱗映出起伏不停的船的剪影。這個時候,一個個曾經鮮活卻又已逝去生命的面孔同名字一起平靜的出現然后大衛芬奇用船長的臨終遺言告訴我:你可以肆無忌憚的生活,發毒誓詛咒命運,但是到頭來你還是得坦然接受。
我被感動了,而且和本杰明一起在又一個黎明來臨之時和船長和所有曾經有過夢想的人們道別,望著藍天望著一只遠去的蜂鳥。
感動我的還有愛情,本杰明和黛絲的愛情。
黛絲第一次回來找本杰明,那個晚上黛絲月光下起舞,本杰明盲然不知怎么把握,他看著黛絲離去而得出
我們的人生由機遇決定,包括那些被錯過的結論。
黛絲終于回來了,可是既使終日纏綿本杰明還是有“沒有什么會天長地久是多么悲哀”的感慨。不過黛絲相信“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一如我曾經因為生活,因為所有折磨我讓我欲罷不能只能無可奈何接受的所有現實而必須妥協,必須學會安靜的生活,但仍然堅信“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一樣。
大衛芬奇的每一個鏡頭都拍的很美,他總是在黑夜,在月光下展開故事讓我看著看著生出一種想起年輕時往事的虐心的憂傷。
就像他在影片結尾讓我明白的:不管你經歷過什么,時光總是會被歷史的長河湮沒,無論美好痛苦憂傷命運早就安排好了,都會平靜的逝去,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坦然接受。
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篇4】
其實在大學之前真的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加上最近剛好在經歷一段不曾體驗但又不得不說很難熬的失戀時間,也不只是因為在別人提起經典而自己不曾聽聞而慚愧,也不覺當別人都在影院追著最新院線時自己還抱著電腦,看著上個世紀的懷舊情懷,總之各種原因,最近在惡補老片子。
其實內心也一直有經典情懷,總覺得即便會有人噴,會有那么多不解,但或許他被稱為經典總有一種不可企及的高度,或許正是"經得起多大的詆毀,才受得起多大的贊美".
《返老還童》是印象最深的,且不說女王凱特和男神皮特的演技,或者其中我窺探到最多的是班杰明與黛西不同尋常的愛情,這世間的陰差陽錯總有一種讓你遺憾入骨。第三次遇見,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他們都剛剛好相會交融,度過一生之中最寶貴但在常人看來在尋常不過的戀人時光,如若將凡人比作同向的涉嫌,那么他們就剛好是方向相反的射線,一旦相交,就再也沒有回頭。"
當我皮肉松垮時,你還會愛我嗎?"從凱特口中吐出的臺詞溫和沉穩但斂著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神傷;"當我長青春痘時,你還會愛我嗎?"他說。當他的女兒慢慢長大,他知道自己該離開,他收拾好要為母女倆留下的財產,將支票傾情放在屋內的書桌上,在黑暗的房間里,他想最后回望,卻正好迎上黛西的目光,四目相對時,我開始哭,一直哭,從流淚到哀嚎,哭到最后我竟不知道,我到底是在為什么哭,是他們明知相遇即分別的一生的愛情,是這世間所有的陰差陽錯造化弄人的人生,還是我自己。
這或許更是一場關于性命的領悟 ,一場一個人一個時代的史詩,影片以凱克先生為新奧爾良火車站制造的大鐘開始,一口倒走的大鐘,他想讓時光倒流,試圖戰死沙場的兒子重生,試圖減少一場戰爭的進行,還有麥克船長的藝術家夢,多次出現的雷聲是何用意呢?性命中的意外會有很多次,但即便這樣,這位老人仍坐在養老院中并沒有因雷擊而離世,在我看來,這是在告訴班也是告訴觀眾,人總是要完成生命帶來的使命,尋求安身立命之平和,安心和歸屬感。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去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等到最后一刻,你還是得平靜的放手讓一切過去。"這句話在影片中出現過三次,一次是船長臨終前對班所說,一次是在父親離世前告訴他,最后一次是在他游歷世界知識告訴自己的。人生如白駒過隙,短到歡樂之時不過數年,這生死之間的一瞬,竟也是說來就來,凡物質必不永恒,但當死亡真的來臨,不管你以怎樣的姿態,也不論你是否做好準備,都請坦然放手,沒有什么可以長留時間太陽每一天都會照常升起,正如無法阻擋的降臨的出生與死亡一樣。
或者也窺探出了生命的意義,可能電影想給我們傳達的太多,又或者一千個人的一千種解讀過于深刻,這場奇遇,因為愛而顯得濃墨重彩。
返老還童大學生觀后感【篇5】
電影《返老還童》以敘述日記的方式回憶描寫主人公"本杰明"一生的重要經歷!只是,電影的表現形式非常奇特(也可以說是奇妙吧)!因為主人公本杰明一出世就是衰老得快要死去的身體,慢慢隨著他的成長,居然奇跡般健康活了下來并且擁有越來越年輕的身體特征。這正好與我們普通人相反。但是最重要的是。
主人公本杰明從成長到他衰老最后死去的整個人生經歷,一幅幅喜怒哀樂的生活畫面,一張張永遠難忘的面孔,還有那幾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歷。電影最經典,最寓意的地方就是開頭和結尾。
開頭本杰明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個不懂世事的嬰兒,到最后年邁到死去,仍然又回到了那個不懂世事的嬰兒狀態。不同的只是,他已經經歷完自己的人生!突顯了人們都要經過自己的人生,不在意身體的衰老變化,而是生活的意義,抹不去的記憶,難忘的親人,朋友面孔,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歷…一生中,經歷完之后,人又要無奈的回到剛來這個世界時候的樣子,什么也不帶著,什么也帶不著的離開這個世界!
個人認為,電影是成功的,出色的!電影刻畫的主人公以"返老還童"的形式寓意的表達出了電影的意義,是體現涵義的電影!
蜂鳥的奇跡 “蜂鳥是唯一可以向后飛行的鳥。”
“蜂鳥絕對不是一般的鳥。它的心跳每分鐘1200下,每秒翅膀扇80下。如果想讓翅膀停下來,10秒鐘內絕對死亡。這可不是一個尋常的鳥,簡直就是個奇跡。”
孤獨
童年。他有著孩童美好的好奇心。但是在一群沒有了期望的老人面前,他是個不安分的老頑童。本杰明不知道自己是個孩子,他以為自己不過和身邊的老人一樣。于是只能在無人的夜里,自由的去眺望老人院之外的世界。
少年。本杰明邂逅了黛西,如果他是個正常人,他們會是青梅竹馬的朋友。而現在,他們卻像是忘年交。一位不知名的夫人告訴他逆行的人生,意味著他要經歷所有他愛的人都要比他先死去。這是一份他必須承擔孤獨的責任。
青年。許多的人走進本杰明的生活,溫暖過他的人生,卻又匆匆的跟他告別,留下他繼續孤單,船長、伊麗莎白、父親……年輕的黛西正處于事業的巔峰,未嘗挫折的她瘋狂揮霍著青春,代表著戰后嶄新美國的年輕一代,而經歷過戰火之痛的本杰明平淡孤獨,終是與那份激情擦肩而過了。
中年。腿部受傷沒法再跳芭蕾的黛西回到本杰明的身邊。他們遲來的愛情甜美無比。只是孩子的出生不得不讓著幸福終止。擔心無法承擔父親職責的本杰明選擇了離開。就像兩輛相對行駛的列車,縱然經歷遙遠的路途才有了片刻的相遇,不等品盡其中美好,便匆匆離去,向著各自的未來不再回頭。也許是記得養老院的朋友Oti說過的話:你是個與眾不同的人,注定你要一個人生活。
老年。孩童般容貌的本杰明坐在鋼琴邊,望著黛西,問道你是誰。終于又走到一起的愛人,卻不能互訴心聲。本杰明又成為那個純凈的嬰兒,在黛西的懷里,久久凝望的眼睛緩緩閉上。
一段令人心酸的孤獨人生,本杰明像當初來到這個世界般離開,孑然一身一無所有。但他并不是唯一孤獨的人,黛西、Oti、伊麗莎白、父親、還有養老院那些靜候死亡的老人,孤獨就像瘟疫,都曾在悄無聲息中光顧過他們的心靈。你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又何嘗不會害怕孤獨。源于孤獨,終于孤獨。孤獨也許就是生命的本質。
“不論是胖子們、瘦子們、高個的或是白人,他們其實和我們一樣孤獨。”
偶然與必然
本杰明的黑人養母奎尼總是說,你并不知道未來等待你的是什么。命運之神無意間的翻云覆雨,就會讓你的生活在分秒之間、毫厘之間變了樣。就像黛西遭遇的車禍,正是無數個偶然才讓她的命運陡然改變。本杰明與眾不同的逆行人生,道斯先生一生被雷電頻頻眷顧,神父在幫助本杰明站立后的興奮中猝然倒地,伊麗莎白在橫渡英吉利海峽時的天公弄人……命運之神樂此不疲的戲弄著蕓蕓眾生。當然有時他也會發發慈悲,比如讓不能生育的奎尼有自己的孩子。
但是不管你的生命或喜或悲,顯赫或是卑微,情愿還是不情愿,最終都要去面對同一個歸宿。生命的無常和生命的終結,是你無法掌控的悲哀。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生命,但是等到了最后一刻,你還是得平靜的放手而去。”
奇跡
人生就是一段走向死亡的孤獨旅程,你不知何時何地要遇到怎樣的悲喜情仇,更不知這段旅程有多長,所有的一切可能都取決于偶然。像是一盤關于生死的賭局,如果你還活著,是不是應該感到慶幸。遭遇七次雷擊的道斯說,雖然我的一只眼睛瞎了,耳朵也聽不清,身體到處抽搐,經常忘事,但是上帝不斷提醒我,我能活到今天就是很幸運了。所以生命或許是孤獨的、悲哀的,也是奇跡的。只要你還活著,你就還有機會去領略生命旅程中的種種幸福;只要你還活著,你就還有機會從上帝那拿回他曾經取走的屬于你的東西;只要你還活著,你就還有機會創造奇跡。
所以,哪怕你只是個拖船船長,你依然可以成為一名藝術家;
所以,哪怕你成為不了橫渡英吉利海峽最年輕的女性,你依然可以成為女性最年長的橫渡者;
所以,哪怕你是逆行的人生,哪怕你要一刻不停的為生活奮斗,你依然可以像一只蜂鳥,成為最綺麗的生命奇跡。依然可以像一只蜂鳥,用永不停息的振翅穿行于冷厲的風雨,用翅膀劃出的∞,向生命致以最高的敬意!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對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界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有束縛。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于這個令你驚嘆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重新開始。”
就像那個曾經叱咤風云的邁克船長死去時說過的那樣:“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世界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你的命運,但是當最后一刻到來時,你只能輕輕放手。”這是平靜的極致表現,也是愛的最終歸宿。
這是由一部讓我感動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