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觀后感
不妨將《嗝嗝老師》視為《起跑線》的姊妹篇,它會告訴你,印度窮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入讀了名牌私立學校就能改變命運,提升階層。一切,道阻且長。其實,無論是在哪里,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有幸遇到奈娜這樣的好老師,也不是每一個老師都能像奈娜這樣不忘初心,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要靠自己。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嗝嗝老師》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嗝嗝老師》觀后感精選篇1
非常感謝區(qū)委宋書記和魏局長聯袂向我們推薦《嗝嗝老師》這部火爆熒屏的電影,這個周末因這部電影而意義非凡。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患有打嗝癥狀的女老師(奈娜)從小遭受旁人的奚落和嘲笑,是老校長的博愛給了她重返課堂的機會。因為心懷感恩,所以勤奮學習,經過不懈努力,奈娜取得雙學位證。以她的實力,隨便去哪里都能找到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可她卻偏偏意志堅定地想去當老師,只因她想做一名像老校長那樣優(yōu)秀的老師。就這樣,在一次次碰壁中愈挫愈勇,歷時五年鍥而不舍的堅持,母校在別無選擇的困境下決心冒險聘用她。
從這部電影,我感受到震撼心靈的兩股力量:師愛的力量,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且能代代相傳,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持的力量,不僅能達成心愿,而且能創(chuàng)造奇跡。奈娜的精神就像北斗星,指引貧民窟的14個孩子擺脫恐懼,勇敢地放飛夢想。我被奈娜的教育情懷深深折服。
從奈娜身上,我領悟到優(yōu)秀老師的必備素養(yǎng):第一,要對教育事業(yè)充滿熱誠;第二,要對全體學生充滿信心;第三,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第四,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總之,這是一部有溫度、有深度、有力量的印度電影,影片中既有感人肺腑的場景,也有耐人尋味的臺詞,還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值得我們用心去品。
《嗝嗝老師》觀后感精選篇2
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嗝嗝老師》。這是一部印度教育片,催人淚下。
電影里的女主人公奈娜患有妥瑞氏神經綜合癥。不能控制住自己,會發(fā)出“哇哇哇”的怪叫聲,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譏諷。在媽媽的堅持下,奈娜就讀于普通的學校,雖然缺少父愛,但是媽媽給予奈娜更多的關愛,讓她更加自信。一位校長的一句“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你”讓奈娜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平等待遇,同時也讓她在心里有著要當一名好教師的夢想。
長大后奈娜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于成為一名中學教師。她面對9F班沒有放棄,用她自己的教學方式,首先,調節(jié)孩子們的心理問題,找到每個人的專長,正面引導。其次,以游戲形式進行學習,讓他們在娛樂中學到各方面的知識,能增加印象,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所有的學生為了她而自愿改變,不再怨天尤人,最終考試過關,取得第一名,獲得徽章,比賽得獎,所有的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一群十分叛逆的孩子之所以最后能變的十分優(yōu)秀,是因為嗝嗝老師對他們無私的愛,所以愛是十分重要的。當我們有一天變成了處境中的弱勢成員,我們肯定也不希望被他人所排擠所欺負,所以我們務必要保持一顆赤誠善良的心,人生而平等!
《嗝嗝老師》觀后感精選篇3
今天,我們小記者團組織看了一部富有時代教育意義的電影《嗝嗝老師》。
故事的主人公奈娜老師是一位圖雷特綜合癥患者。此奇怪的病,使她不停的抽動打嗝而糟受了太多異樣的眼光,慶幸的是奈娜老師通過自已的克苦努力,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如愿以償當上了圣帝克學校的老師!
不幸的是奈娜老師接手的是“學渣”9F班!這個班全是由學校出了名的奇葩組成!但奈娜老師并不氣餒,始終認為: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的理念。在面對這群調皮學生,她更多的是包容與理解!并決定深入學生生活,真正讀懂了學生,引導9F班走上了正軌,最終走上了領獎臺!
記得以前我也是一個談“興趣班”色變的典型!不管啥興趣班一律是“no”!在媽媽以買十本書作為交換條件,我才勉為其難地報了“大夢作文班”。
可就是這樣誤打誤撞,在這里,居然遇到了我的寫作真帝——黃老師!他善于發(fā)現每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用獨特的教學方式一步步讓我找到了存在感并真正走進了我的內心,化解了多年來對作文的恐懼,也激發(fā)了寫作熱情!讓我最終從一個“惜字如金”的作文恐懼者蛻變成今天“洋洋灑灑”的作文小子!當然,這變化還得感謝老師的因材施教和耐心教導!雖然我談不上什么千里馬,但能有幸遇上伯樂也是大快人心的事喲!
奈娜老師有一句話非常深刻:你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擅長領域的天才,可你們卻在做自已不該做的事——怨天尤人!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是天才,只有拋掉怨天尤人的心情,不懈努力才能擁有更美好的自已!
《嗝嗝老師》觀后感精選篇4
《嗝嗝老師》這部影片,主要講身患妥瑞癥的女主如何一次次在媽媽和弟弟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突破世俗枷鎖,成為一名老師,并且在教書育人的路上改變許多孩子的未來的故事。
片中奈娜老師是一名天生患有妥瑞癥的人,從小備受身邊同學和他人的嘲諷,但是校長對她的肯定和鼓勵影響了她的一生,長大后她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成為一名像校長一樣的好老師,影響和鼓勵每一個學生,但是在這過程中她遇到了重重困難。
五年的求職都沒有學校愿意接受她,最終她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教的班級卻是來自貧民窟的學生,是被整個學校排擠,看不起,給予不公平待遇的班級,9F。這個班的學生也十分叛逆,抽煙酗酒,課堂搞怪,捉弄老師??墒悄文壤蠋煵]有放棄,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感化學生,同時,她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零基礎的孩子踏進科學殿堂,扔雞蛋講拋物線知識,打籃球驗證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等等有趣的片段,引得觀眾眼前一亮。最后,女主突破自我與父親冰釋前嫌,以及貧民窟里的孩子們如何破繭成蝶完成逆襲,是全片最催淚的部分。
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社會貧富差距對青少年的影響,同時,也讓我們明白教育是改變貧富差距的唯一途徑。一位好老師,肯為這些孩子付出自己的愛和耐心,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為人師表,永不言棄,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遵循的準則。
《嗝嗝老師》觀后感精選篇5
《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教育這個題材,好像蠻硬的?但電影用輕松幽默又帶著溫馨的方式,從一個自己有無法控制的抽蓄問題的老師帶一個放牛班,來讓觀眾對“教”與“學”有不同的感受。說到印度的教育電影,就會想到《三個傻瓜》,《我的嗝嗝老師》雖然沒有到那么感人,但還是兼顧商業(yè)性跟很好的訊息,蠻容易消化,看完也可以帶走一些想法。
這種要讓人“改變”的故事,就看過程是否有說服力了,片中不只是老師改變了不想念書的學生,改變的還有老師教學的方式,學校對于老師及學生的看法等等。蠻不錯的一點就是這些改變并不是發(fā)生一件事就完成了。很現實的,有些事情的確會在當下打動我們,讓我們“想要”改變,可是回到生活中,改變的過程遇到挫折,當初讓我們不想改變的那些環(huán)境或個人因素還在,幾次之后我們很容易又會覺得不可能改變的,于是又回到原狀了,而《我的嗝嗝老師》有去談這一塊,所以讓它更能說服觀眾。
當然,劇情有比較戲劇化的設計跟時間上的巧合,但也因為這樣所以還蠻能吸引一般大眾,如果要把訊息傳遞出去,我倒覺得這樣沒什么不好。而且片中的大人小孩選角都不錯,感情流露都蠻真摯,不會有做戲的感覺,角色特色鮮明,雖然人物蠻多的,但不重要的都還可以分辨出來,連年輕演員也可以把內心的感受表現的不錯,把故事想傳達的訊息帶出來。
所以想傳達的訊息到底是什么?其實還蠻多的。女主角本身就會受到異樣眼光,她跟大家不同,但只是她的不同比較外顯而已,其他人就比她“正常”嗎,我們?yōu)槭裁匆X得人一定要怎樣呢?同樣這些放牛班的學生也是因為貧窮背景而受到其他學生排擠,甚至被老師排斥,越是用叛逆的方式反抗,越是被討厭,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除了點出問題以外,《我的嗝嗝老師》也有解決方案,老師用更生活化的方式把大家已經知道的事跟課本上的內容連結,且把不同學科融合,因為在真實世界上問題本來就不是一種學科可以解決的感覺。而且不只是學科而已,老師教得再好,如果學生沒有意愿,也不會去學習。所以幫助他們看到學習的意義,可以選擇怪罪環(huán)境,怨天尤人;也可以選擇接受環(huán)境,去做自己能做的。除了學科上有好的教學方法,也要在心態(tài)的引導上配合,才會有效果。
還有,《嗝嗝老師》最后還更進一步點出,并不是當了老師之后就不用再學習了,教人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出去,但并不表示自己已經完美。這點也很值得已經“定型”的大人們思考,自己有多少年沒有改變了?沒有再吸收新知了?沒有再成長了?不見得是指學術上,待人處事上、生活態(tài)度上等等也都包括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