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
穹頂之下》雖然是對室內演講的實錄過程,但整個作品從外到內運用了比較豐富的影像語言,觀眾聽到了柴靜的沉靜、溫婉的腔調,讓人想起了她主持《夜色溫柔》、《看見》的時候自然、安靜、不聒噪的聲音魅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
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1
這幾天,網上有一段很火的視頻,是“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我看過整段視頻,講的是柴靜為了說明現在城市pm2.5的嚴重性, 用了一年的時間,去各地明查暗訪,做各種實驗調查,親身參與并經歷實驗場景,查找法律法規,并采訪專業人員,用大量的事實、圖像、數字、視頻來還原我們生活的真實空間。事實是中國的pm2.5比世界上其它國家pm2.5的總數還要多,中國的很多城市一年中有175天到200天都在霧霾中度過。原來的天空,湛藍湛藍,像透明的鏡子那樣明凈,厚厚的白云,一團團的如棉花,一陣陣的如波濤,掛在天這邊,綴在天那邊,把天空裝飾得如畫一般。而現在的大部分城市是鉛灰色的天空,掠過了一片黑云,大地像是被扣上了一個大大的鍋蓋。霧霾中含有很多的有毒有害的致癌顆粒,人們在這樣的空氣質量中呼吸著,生活著,工作著,任憑這些有害的物質吞噬著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健康,我們不能再這樣坐以斃了。
我愛生我養我的這片黃土,我愛我們美麗的家園,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解做起,萬眾一心,眾志成誠,共建美好家園!
第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在身邊發現過破壞環境的人呢?如果有,你阻止過嗎?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這些破壞環境的人污染了我們生活的家園,會讓家園變得骯臟,所以我們一旦遇見這種場景,決不能袖手旁觀,一定要走上前去提醒和制止他,告訴他我們要保護區環境,才有可能守住我們美好的家園。
第二個問題:你對環保都了解多少?是一無所知,還是了若指掌?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只有自己明白了環保的重要,不能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惡劣,才能有開始保護的念頭,才能守住潔凈、安全的家園。所以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開始做起,五公里以內近距離出門騎車或步行可以減少汽車排放的污染,還要叮囑爸爸不要在任意場合隨便抽煙,多做一些環保工作。
一陣風吹過,飛來的塑料袋,我們將它拾起;看到別人吐痰,加快你的步伐,對他進行禮勸;看到一張紙屑,只需彎一彎腰,伸伸手;這就是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很喜歡柴靜調查最后所說的話:我們有責任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時也可以是潔凈和美好的。不停旋轉的地球,讓我們有著難以名狀的依戀和親切,它是我們的家園,我凝視著它,就像凝視著你;我守護著它,就像守護著你。
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2
《穹頂之下》這部長達103分鐘55秒的視頻,聚集了時下熱點的霧霾問題。柴靜自費100萬拍攝這部記錄片,一條舊仔褲,一襲白t恤像沙龍主人般向圍坐的聽者介紹投入調查的心理動力、調查的思路和復雜的感受,解釋有關霧霾的性質和危害、來源和構成的科學原理、調查的過程和結論。她實地考察,親自到以往遭受過嚴重霧霾侵襲的地方;她走訪有關部門,收集中國近十年空氣污染數據;她向曾在此類空難中遇害的人們表示衷悼;她用一個個通俗、形象、殘酷的數字警醒世人。
視頻發布后,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說她賣國,說她用美國的錢來指責中國的不好;有人說一個移居到美國又在美國生孩子的人有什么資格來說中國;還有的人卻十分支持她的這種做法,我更是其中之一。我認為,柴靜講述的,是客觀的,是真實存在的,這與她是什么人,做過什么事沒有關系。一句句話揭示著事物的本象,直指問題的根源,犀利而尖銳,有如一支支利箭射向環保、交管、質檢部門,可有誰敢于站出來承認已發生的錯誤,為之羞愧、臉紅?又有誰會為今日的惡果買單?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生活在中華大地的炎黃子孫,我們有權利更有職責幫忙國家找出存在的問題,為我們休養生息的環境更加完美而貢獻一己之力。
當然,在一個國家發展的道路上,可能會出現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兼顧環境,但保護環境卻不應與發展經濟沖突。大氣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便是空氣中的工業廢氣和各種可吸入顆粒物。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我們應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尤其是可清潔、可再利用的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靠,更要減少對大氣的環境壓力。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在應對職責時不互相推托、推諉,勇于擔責,不給那些非法經營的商家、那些排污量大并超標的企業有可乘之機。地球是大家的,保護這唯一的家園,是地球上每一位公民共同的職責。
生活在穹頂之下,已然成為事實。也許我們每一個人,改變環境的力量是有限的,作用并不大,但只好我們從自身做起,就會影響帶動許許多多的人去保護環境,也期望社會上能出現越來越多像柴靜一樣的媒體人。
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3
柴靜的《穹頂之下》紀錄片很火,我看了完整的片子:從中我們知道了很多我們應該知道而不知道的知識,知道后為自己生活在這樣毒惡的環境中而感到恐懼。非常佩服柴靜這個女人,之前都有拜讀過她的《看見》這本書,通過她的媒體人的視角看待問題,很客觀、真實!
這部片子引起的反響很強烈,因為內容已經觸及到某些的人和團體的利益,但更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存權益,所以罵聲不斷,贊許聲更是不絕于耳。在我們身處這樣的環境中,這樣的聲音應該多些。
試想每一位公民(包括政府人員和企業自身、個人)都有良知,我們的環境至于如此?!反觀我們的社會,其實最大的問題還 是“錢”的問題、發展的問題,現在的很多人(包括我們在此評論的人)會為了錢而不擇手段,環境問題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大家的問題,可誰又會放棄自己利益去改善環境呢?答案在當前是否定的,所以解決好環境與發展的關系才是根本。
當前,本屆政府已經頒布了深化改革的意見,不光人民群眾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我想政府應該不傻。或許柴靜的《穹頂之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會對能源的深化改革起到助推作用,我們也更希望看到政府、企業和那些的專家們更正面、更負責的回應!
最后,還 是感謝那些有良知的公眾人,也希望有更多的這樣的公眾人物做出更多的利于社會進步的事情,也包括我們每一位人,美好環境,人人有責!
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4
今日,教師帶領我們觀看了柴靜的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這是視頻中柴靜采訪一個三歲小女孩時,兩人的對話。 和小女孩的聲音一齊出此刻視頻中的是一個灰蒙蒙的畫面,小女孩四周被灰色包圍,頭頂上方是一團團黑色煙霧狀的東西,和小女孩稚嫩、純凈的聲音構成了鮮明的比較。
那,就是霾!
前央視記者柴靜自費100萬,歷時一年,經過現場調研、查閱資料、走訪專家、對話官員、收集數據等途徑,最終拍攝了這樣一部100多分鐘的調查紀錄片,詳細地向我們解說了“霧霾是什么,霧霾從哪里來,我們該怎樣辦”三大問題,層層深入,針針見血。看著那一組組數字、一張張圖片、一個個鏡頭……我的肺都幾乎不敢呼吸了!
原先霧霾如此嚴重,原先霧霾與我們如此息息相關!
經過這個視頻,不僅僅讓我了解了許多有關霧霾的知識,更喚醒我原先那種麻木的環保意識!
正如柴靜最終說的那段話:“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消費,不知克制;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設。我們有職責向他們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樣能夠是潔凈和完美的。”是的,我們有權利去享受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光明;同時,我們更有職責去保護這個世界的潔凈和完美,職責與權利是相輔相成的。
穹頂之下,讓我們與柴靜同行!平時上學,不叫父母接送,坐公交來回;不是太冷或太熱的天氣,盡量不開空調;過年過節,不燃放煙花爆竹;看到污染環境的現象,要敢于制止或舉報……同時還要做好環保宣傳,告訴身邊的大人們:少開車,多走路;少砍伐,多植樹;少浪費,減排放……雖然我們做不了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完全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盡一份應盡的職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參與,攜手共治,從日常生活到工業生產,從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員,人人都盡到自我應盡的一份職責,那么我們就能守住那份北京“APEC藍”,那個小女孩就能看見滿天的星星!
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5
一口氣看完了柴靜的《穹頂之下》,心境很沉重。這個記錄片的標題為――“我和霧霾的私人恩怨”。雖然柴靜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解釋了她想表達意思,我卻還是沒有百分之百看懂。不管何是柴靜關注環境問題的初衷,單沖她敢以作者的身份出來,把國家目前面臨的最顯著問題經過媒體曝光搬到臺面上來的勇氣,我們都要為她點個贊!很早之前就對柴靜有所關注,姐姐以往推薦我看了她寫的自傳性作品《看見》,從那以后就開始喜歡她這個人了。
柴靜的《穹頂之下》那一段時間無疑是炙手可熱的,同名的美劇和斯蒂芬金的小說原著恐怕沒想到這個名字會在遙遠的東方國度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這些我霧霾嚴重籠罩著偌大的城市,我便把當時寫的觀后感拿出來重新修改一遍。關于她所討論的問題,我在此不想多說,留給更專業的人士以及決策層討論更適宜。我只是想說一下自我的感受而已。
她在視頻中說,其實霧霾早在08年就已經出現,只是我們當初未曾細細研究,便戴了個“大霧”的帽子給它。經過她的數據分析,我才驚覺:那些年,我們有藍天白云的天氣是如此少。霧霾天氣,在一步步的,侵蝕著我們的生活。不,或許應當用“吞噬”形容更加貼切。看著視頻,我感到了柴靜的無力和淡淡的悲哀。柴靜說,她以往不明白空氣中是什么味道。經過那些調查舉證,她明白了,空氣中散發的,那是錢的味道。國人無疑是聰明的,懂得用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大的利潤。劣質煤,地溝油……身在中國,我們不僅僅要有個鐵打的胃,還要鍛煉出一個鐵打的肺!
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失去了我們的環境,同樣,太多的代價需要我們去償還去承受,我覺得我們應當反思,霧霾肆虐的天氣帶給了我們無盡的痛苦!但有些事情是需要自我本身來買單的,所以我也期望中國人覺醒,一齊來守護家園,還天空一片蔚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