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讀后感1000字
愿你是風,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開藍色的波瀾。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將彩色的人生擁抱。名著讀后感怎么寫呢?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名著讀后感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留守孩子讀后感1000字(篇1)
在讀《老舍讀本》之前,我的心情非常緊張,因為老舍是位大作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很深奧、難懂,而且這本書還要寫讀后感。
讀了幾篇文章之后,我的心情頓時輕松了,老舍爺爺的文章簡潔、易懂,充滿了童趣。讀著讀著,我仿佛看見了老舍爺爺筆下的小貓正在他的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我仿佛看見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在花園里擺弄花草;我仿佛聽見了送信的郵遞員叔叔在說“你們家的花真香啊!”;我仿佛看見了一位慈祥的父親在對自己的女兒說“洋娃娃考了4 O分!”;我仿佛聽見了母雞在老舍爺爺家的花園里“喔喔”地叫著;我仿佛觀看了土地廟的一場比武,一場拳打腳踢……
讀完整本書,我知道了老舍爺爺是個“老小孩”,他對生活永遠好奇,永遠有興趣,他什么都寫,面特別廣。因為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內心充滿了光明和善良,所以他看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寫出的文章充滿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老舍爺爺讓我懂得了寫文章不一定要用華麗的辭藻,也不一定要用多么復雜的句子,或者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只要你有獨特的觀察與思考,用最平凡、樸素的語句同樣可以寫出好文章,同樣也可以反映出生活的情趣。
留守孩子讀后感1000字(篇2)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一):留守兒童的生活
一直很難想象中國留守兒童的心情。住在偏遠的大山里,一年到頭難得見到父母。他們的父母在哪里了?是不是在廣東或者江蘇某個偏遠的地方賣命,卻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多么渴望父母的關愛?
看完此書,禁不住淚奔。。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二):留守兒童
第一次聽說留守兒童這個詞,是讀大學的時候有人在校園內辦了個活動,也是為留守兒童支教的。那個時候才知道有這么一群孩子,父母都不在身邊,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貧窮之中。又想起中國曾自稱經濟發達的大國,什么經濟排名世界第二。想來不覺莞爾。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三):封面就很吸引人
書買回來還沒看
僅僅是封面就很吸引我
我不知道該如何說
留守兒童問題這么多年了為什么還是沒有解決好呢?
這是人民的悲哀
更是國家的悲哀!
M!少在國外買幾個LV這些孩子幾年都能生活的很好了!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四):難以忘懷的是孩子的笑臉
關上本書,還是難以忘懷孩子們的笑臉。其實沒有看完這本書,因為已經無法翻越完。一個個孩子,住在城市里的我很難想象還有孩子們在忍受著這樣的生活,還有孩子們不能喝父母團聚,讀著讀著眼淚變流了下來。什么時候我們的孩子才能和發達國家的孩子一樣呢?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五):中國未來的希望已然留守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事情。但是在這本書里我卻看出了深深的憂慮,祖國未來的花朵只能開放在大山里,如果沒有澆水灌注,是不是會枯萎呢?經濟勝利的花朵何時才會在這些山谷里綻放,我對此很憂慮。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六):不是當中人 不能體會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句話 “你看那個小孩 她其實很想吃 可是沒錢”
看了這幾篇日記 小時候的辛酸日子 一下子全涌出來了 一直都不想回憶這些的 我從6歲開始就變成了留守網兒童 一直到長大 爸媽一年也就回來一次 每次他們離開的那天 我和哥哥都會哭上一整天 心里空空的 那個時候恨過他們 其實現在心里也會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七):長大了會怎么樣
可能你不太會相信,我曾是留守兒童,身高148一女生,絕對不是遺傳,小時候打豬草,可能背得過多吧,從初中開始后我就再也沒有長高。我留守了四年,父母外出打工,初中把我托付給了伯伯了一年,高中婆婆三年,里面的各種滋味,只有自己了解,很相信一句話:若不堅強,軟弱給誰看。。。。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八):留守兒童日記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日記是記錄什么的?日記是記錄每天的生活與喜怒哀樂,這本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孩子們的故事。飯都吃不起的孩子卻在等待父母歸來,而他們的父母卻不知在哪個角落做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工作。本書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這些故事,讀來令人深思。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九):稚嫩的筆跡,讀出震撼的淚!
每一篇日記真實而又樸素,每一個想法簡單而又遙遠,留守兒童應是得到父母關愛的時候,卻已用稚嫩的肩膀擔起家里的責任!386199部隊,卻只剩殘余的6199,這到底是誰的責任!他們渴望讀書卻不得不為生存而逃學,他們渴望愛卻不得不獨自流淚!或者他們弱小,但是他們人數眾多;或許他們缺乏父母的愛,但是他們能相互關愛...他們應該得到關愛!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讀后感(十):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他們
希望這不僅僅是個開始
希望有 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他們
希望他們每天回家也有可口的飯菜
父母溫暖的懷抱
希望希望不僅僅是希望
留守孩子讀后感1000字(篇3)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兒童劇——《留守小孩》,它讓我受益匪淺。
《留守小孩》講的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年輕老師為一群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建了“留守之家”,可是主人公石頭的父親卻已三年未歸,因此石頭的性格比較孤僻,這一年,石頭的父親終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在回家的前幾天,石頭的父親因腳手架坍塌而導致受傷,當石頭聽到這件事后,他立馬哭著跑走了,艾老師就決定,留下來陪石頭一起過春節!看到老師和小伙伴們對自己的呵護與照料,石頭也由一開始時的孤僻轉變成了合群。而故事的結局就是石頭的爸爸回家了!
看著石頭微笑的臉龐,艾老師欣慰的目光,這使我對幸福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兒童劇中艾老師為了石頭,寧愿自己不回家與父母過春節而留下來陪石頭的舉動令我非常感動。我十分欽佩艾老師,欽佩她的無私,她的偉大。在春節來臨之際,誰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呢?誰不想回到自己溫馨的家呢?但是,為了一個孩子,她決定獨自留在異鄉;她決定放棄與父母想見的機會,僅僅是想讓她的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的春節。艾老師想到的常常都是自己的學生。我覺得石頭是幸福的,即使他的父親已三年未歸,但艾老師以及小伙伴們對他的關心和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雖然是頭三年未得到父愛,但是他卻生活在幸福中。
仔細想想,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一樣豐厚的獎品嗎?是被眾人羨慕嗎?我覺得不是!因為我認為,幸福可以是一句表揚,是一個微笑,是一個動作,甚至是觀賞那日落的美景!
幸福其實無處不在。那些常常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人,其實,幸福就在他們身邊,請仔細地發現它,品味它。
上學前,母親一句:路上小心。讓我倍感幸福;課間,老師一句:同學們,辛苦啦。讓我倍感溫馨;回家路上,交警一句:你們回家了,注意安全。讓我倍感幸福。
一句句平凡的言語卻帶給我們不平凡的感動!
換一種角度去品味幸福,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留守孩子讀后感1000字(篇4)
生命因知足而幸福
現今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不用煩惱;父母天天把我們當做掌上明珠一樣看待,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日子。然而在偏遠貧困的鄉村當中,卻有著一種不一樣的日子。貧困山村中的孩子很稚嫩,但無不向往著外面大山的美好世界。他們只渴望能上得起學,吃得起飯,享受有一家和睦的生活……
在這兒,不會有霓虹的閃亮,只有昏黃的燈泡一閃一暗,在這兒,不會有華麗的高樓,只會有破爛不堪的茅草屋搖搖墜墜;在這兒,不會有母親暖暖的話語,只會有不遠處大黃狗驚心的吠叫……
這本書講述了26個留守兒童的困苦生活,他們們平均年齡只有9歲,但卻要擔起很重的家庭勞務,220篇日記,雖然文采一般,算不上什么優秀作文,但在每一篇日記的背后,都隱藏著一顆柔軟而脆弱的心,21幅用劣質水彩筆畫出的夢想圖,21個發自內心的單純愿望,12封寫給爸爸媽媽的信,全國5800萬留守兒童的生活寫照。
這里的生活是困苦的、是難熬的。他們過早地承擔起本不該這個時候承擔的責任,每天勤勤勉勉地做事,但卻像山上的草和樹一樣,自由自在卻有著被遺忘的苦楚,來自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都是那么遙遠。城里的孩子都是幸??鞓返幕幽耆A,而這些留守兒童卻是飄萍一般的草樣年華。親情對我們來說,是很容易得到的,而親情對那些留守兒童來說卻是一種奢侈品。
留守兒童的教育也是非常落后。我們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然而這句話用在留守兒童身上卻是空話。他們缺乏全方位的監督,再加上思念父母,還有家里的勞務繁忙,以至于對學習缺乏自制力、上進心和自覺性。
在一些條件好的地方,父母對孩子是倍愛有加,可以說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曬了的心理。但這些留守兒童很小就沒有父母的疼愛,反而要做父母該做的事;當樹上第一片枯葉落下時,父母們便千叮嚀萬囑咐地給孩子們添衣加褲。剛有雪花報到,孩子們便個個成了“小企鵝”,而留守兒童沒有溫暖的衣服,也沒有父母的呵護。俗話說:“愛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愛而不教,愛而無度,澆灌失當,結出的往往是惡果?!梆B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边@話還是說得有道理的。父母不能虧了孩子,更不能慣了孩子。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在社會的角落里存在著一些渴望著被愛的人?,F實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幸福打拼著,每天忙碌的身影在大街上來來回回,他們無暇顧及那個角落;成功人士們站在成功的高度上俯瞰這個社會,他們也永遠不會留意在這個社會的角落里有這樣一群等待著愛的孩子們。父母們給予他們了生命,卻沒有給予他們一個良好的生活。我們應該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呼吁更多的人關注他們,讓他們將來能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
留守孩子讀后感1000字(篇5)
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我便被那悲情的書名吸引了。好奇心促使著我,使我迫不及待地去了解它的內容,去品味書中人物的性格。
這本書寫得好感人啊!看完之后,我已經淚流滿面了,我為向華萍的悲慘命運而哭,為羅大勇的慘死而哭,為陸星兒和陳軍蒙受了不白之冤而要分離兩地而哭……書中描述了一群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之間所發生的一些催人淚下的事,他們青春、陽光、勇于承擔責任,熱心助人,然而他們從小就沒得到過多少父母給他們的愛,陪伴他們成長的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也忽略了這些孩子們的想法,沒好好看管著,有的孩子便與壞人為伍,干一些犯法的勾當,毀了前途。
好令人痛心哦!
我喜歡向華萍,喜歡她的熱心腸,喜歡她的敢作敢當,喜歡她的爽朗。雖然,有時候她會使壞,騙媽媽的錢,可這是因為她非常渴望得到母愛呀!她想了解她在媽媽心中的地位,媽媽到底喜不喜歡她。當華萍闖了一個個不可原諒的禍,媽媽帶她去了城里后,華萍日思夜想的爺爺竟然死了!華萍知道后,傷心不已,我的眼淚就隨華萍的眼淚流了出來,這是我看到這本書后第一次哭了。
我喜歡羅大勇。雖然他是小混混,可他為了華萍,為了對她負責,竟肯發奮,長進了!幫向華萍照顧爺爺。爺爺失蹤時,幫他割麥子,累得不像人樣!羅大勇為了這份純潔的愛,付出了很多,還決定長大后要娶華萍。正當他向著理想出發時,卻被他的那些壞朋友害死了!我又哭了,我第二次哭了。
我羨慕陸星兒和陳軍。他們之間擁有著一份最最真摯,最最春純潔,最最難得的感情。他們的情已超越了一般的友情,是一種純真的情感。他們要一起上高中,要一起上大學……他們為之努力著。但是村里人卻以為他們之間的關系不正當,封建的思想扼殺了他們之間的感情,使他們不能一起履行約定。我再次哭了,我第三次哭了。
我討厭農村的封建思想。這一夜,我睡不著了,我在想,想現實中的那些留守兒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