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寫作文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用來記錄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經歷。優秀的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由上古時期的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節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簡單的吃了早飯,我就看到外婆在準備做月餅啦,外婆先把做月餅的材料按照對應的比例和好,爸爸將和好的面團分成一個一個小小的面團并搟成面餅,媽媽把餡料包入面餅當中,負責用月餅的模具把面團壓成月餅的樣子,最后媽媽把月餅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
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兩片之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兒,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即可!真叫饞人,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藕餅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
午飯過后,爸爸和外公把一個長桌搬到了露臺,我負責把一個用來放貢品敬菩薩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媽媽拿著貢品和實物!
看似簡單的事我們卻忙了很久。等我們忙完都到晚上了!我們邊休息邊閑聊,等待賞月,一會兒,月亮就出來了,我可愛的老妹兒是第一個看到月亮的,她雀躍鞋手指著月亮說:“月亮月亮,你們看!”我抬頭看著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別的亮又特別的圓!可是為什么又亮又圓呢?其實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發亮的,發亮是因為太陽的光通過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節月亮才最圓最大最亮!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著月餅,談笑風生,不時的抬頭看看天空中的那輪明月,說不出的舒服!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2
每個地方的風俗都大不相同,過春節也各有講究。我的家鄉溫州,在春節時到處都會充滿喜慶,每年除夕,都會讓我心跳加快,激動萬分。
溫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節里出現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蘊含在內。
我的家鄉也都會把春節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會叫上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當然就要買菜,一般都是大魚大肉和年糕。而“撣新”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具體來說就是“大掃除”。
太陽又沉了一點兒,媽媽把砧板拿出來,開始做年夜飯了。她從袋子里拿出了大塊大塊的臘肉開始切,只見手起刀落,臘肉就在均勻而有規律的切菜刀聲中被削成了片狀。往鍋中倒油,再把臘肉全部放進去,還和白漢玉似的,長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讓水分緊在里面,散發著臘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膩,是年夜飯中溫州人最愛吃的,也代表著“年年高”。大概過了二十來分鐘,飯就做好了,中間擺上主菜,外邊擺上裝著特色小吃的高腳碗,這,就是“盤頭”。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
吃過晚飯,天也早已黑了,我們在離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煙花,我總是用一根小木棍,遠遠地伸長了手去碰引線,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們沒有守歲的習慣,所以除夕就到此為止了。家鄉的除夕就是這樣,喜慶隆重熱鬧。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3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來了。在我的家鄉有一種風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這天晚上舞龍。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兒來了一陣擊鼓聲?難道有什么特別的節目在廣場上表演嗎?
剛一走向廣場,就見到一片火紅的燈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戲的人們響起一陣陣排山倒海的掌聲。十幾位舞龍者有的伴奏樂器,有的舞著龍,有的在喝彩……
只見那龍,全身都是火紅的鱗片,一片連著一片,中間沒有一絲縫隙。龍頭上長著75度至85度的嘴,頭上兩個龍角向后傾斜,鼻子上長著兩條又細又長的龍須,上面還有一雙既圓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龍開始啦!只見一位魁梧的大漢手上舉著一個跟足球一樣大的龍珠,上面鑲著五彩繽紛的花紋。龍看見后,立刻直奔龍珠,隨著龍珠升騰。大漢在龍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掄了幾大圈,龍也隨它,一圈又一圈的盤起。過了一會兒,龍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圍成一個大圈。接著龍珠又上下擺動,龍緊追不舍,也跟隨著上下擺動,猶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陣風,把浪吹掀翻了。不一會兒,龍珠直沖云霄,龍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盤,仿佛這是一座黃鶴直沖太陽。龍珠見狀,馬上緩緩下降,準備落入人間。龍可不想放棄,仍就跟龍珠一起下凡。最后,龍珠邊上下擺動,邊圍著廣場繞圈,龍也在它的帶領下形成連綿不斷的山脈。
這正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講到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4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普天同慶,可各地的風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們的春節可有趣了!
春節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家里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異鄉,也會趕回來,好聚一場。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臉上綻開了打心眼里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離不開鞭炮,在天剛朦朦朧朧透出一點光亮時,鞭炮聲就已經響徹天空。它成了人們大年初一起床的鬧鐘。看向窗外,家家戶戶的燈都陸陸續續亮起來,穿新衣,戴新帽,雙手拱起敬菩薩。之后便是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綠油油的餡料,包在一起,下鍋。當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時,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湯圓就出鍋了。愿新的一年里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大地時,人們更加忙碌起來。人們在家里紛紛熱情迎接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排成一個小隊,挨個兒去拜年,回來時總是收獲滿滿,衣兜里被揣滿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雖遠,可情誼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縱使開幾十分鐘的車,也要去會友拜年。到了下午,電影院便成了人流眾多之處,春節檔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帶來歡樂。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個個拿出最大最好的煙花,一時間,煙花勝過了月光,在那一刻為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繁花。
春節就這樣短暫而快樂地度過,成為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人的家鄉都有家鄉的風俗,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我家鄉的風俗吧!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一大早,我和媽媽到超市買了包粽子的材料。一到家我就嚷嚷著要包粽子。媽媽見我這架勢,忍不住樂了,連忙準備好材料一邊示范,一邊跟我講解要領。
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卷成一個錐形,抓一兩把糯米放進去,用手按壓結實,然后用剩下的粽葉封住錐形口,最后用繩把粽子捆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見媽媽包粽子這么容易,我更加手癢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粽葉,把它卷成一個錐形,然后把糯米放進去。哎呦!由于我技術不過關,糯米全都“逃亡”了,媽媽看了哈哈大笑。
不行!繼續努力的跟媽媽學習才行。這一次,我細心的讓錐尖嚴絲合縫。雖然我的速度比媽媽慢了許多但總算“不露餡”。到了最后一個步驟,我又遇到了難題,媽媽教我好幾次,才勉強完工。
一個成功了,接著兩個、三個……我包得越來越快,也包得越來越好。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滋滋地,跟吃了蜜一樣甜,恨不得馬上就吃上自己包的粽子。
這個端午節太有意思了!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6
盼呀盼,新年終于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里的樣子經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里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干凈凈嗎?要是這么個臟樣來待客怎么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于為什么,你自己上網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網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于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現,就能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7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掛起了燈籠、貼起了年畫……我也不例外,當我看見鄰居把“福”字貼倒了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咦,難道他們不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正在我一頭霧水的時候,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兒子,他們沒貼錯,將‘福’字貼倒是一種習俗,說明‘福’到了。”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俗稱過年。這天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喜氣洋洋,辭舊迎新,一起包餃子,放爆竹,貼春聯,歡度新春佳節。早上吃餃子,中午擺家宴,晚上吃甜食。在這一天中摔碎了碗碟要說歲歲(碎碎)平安,以兆來年萬事如意,合家歡樂。鄰人見面,要互相說吉利的話,晚輩向長輩拱手問候,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
過年為什么要放爆竹、貼春聯呢?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傳說有一只叫“年”的怪獸,他很兇猛,卻又三怕,一怕火,二怕紅色,三怕聲音大。人們就借著三怕用貼紅春聯,放爆竹來驅趕年獸,于是便有了放爆竹、貼春聯的習俗。
今天是大年初一,聽了這個故事,我真希望這世界真有年獸,這樣的話,我就可以看看它到底長什么樣,然后把它趕走,做個“驅年大英雄”。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8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便迎來了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所設。這一天主要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媽媽會很忙,因為我們要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把綠豆洗干凈,糯米調好味,五花肉腌制好,比把它切成一塊塊。媽媽做好了以上工作,便對我說:“兒子,咱們一起包粽子吧!”我看著這一片片綠色的粽子葉,再想想粽子那金字塔似的外表,一下子發起愁來,問媽媽:“該怎樣包啊?”媽媽見我如此疑惑,便做起示范來:“首先把兩塊粽子葉疊成一個類似圓錐的物體,然后把糯米、綠豆和五花肉放進去,再用一塊粽子葉封好底面,用草繩把它捆扎緊,不把它綁緊煮熟后就不好吃了。”媽媽示范完后,我就嘗試著包了起來。一開始時并不太順利,不是漏了東西沒放進去,就是綁得不夠緊。后來在媽媽的逐一糾正后,一切變得順利了。
包好后,就要開始煮了。看著這些剛下鍋的粽子,我以為十幾分鐘后便可以吃了。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這些粽子起碼也要四——五小時后才能吃。”聽了媽媽的話,我似乎有些失望,但還是忍住了喉嚨里的饞蟲。等呀等,終于煮好了。我望著這些又大又飽滿的粽子,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等不到爸爸回家,我便開始吃了起來。吃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心中感到無比激動。
家鄉的習俗多得數不清,但無論什么節日或習慣,我都會開開心心地過,開開心心地做。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9
每年的元宵節,我家鄉可沒有花燈可賞,更沒有燈謎可猜,有的是熱鬧、火爆的“玩意兒”。“玩意兒”是大人們的說法,其實是跑早船、跑紙馬的總稱。
“玩意兒”在家鄉可算是最熱鬧的和最讓人喜愛的文藝形式了。過去的過年過節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手機網絡,人們只能自編自演創作一些娛樂節目。每年冬天,人們農活一忙完,便湊在一起編演這些“玩意兒”,這樣一直鬧騰到元宵節后。村村鑼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兒”演“玩意兒”,有時村與村還要比試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會了。小伙子們拼命地跑,村村鑼鼓敲得震天響,再加上人們的叫聲、歡呼聲,好像是千軍萬馬混戰在一起,廝殺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人們卻覺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響了幾槌鼓聲,隨即是一陣鑼響,再之后鑼鼓齊響,人們又擺弄起了被遺忘的“玩意兒”。開始是一個村,逐漸的十里八村全響起來,人們離開電視離開手機離開網絡,走出家門又湊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揚威響著串鈴的紙馬,永遠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著尺把長高蹺的孫悟空翻跟頭……
近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多希望家鄉的傳統風俗會一直傳承下去。
以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篇10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節》之后,也想一展我們家鄉春節的風采,快來瞧瞧吧!
臘梅花的香氣充滿了整個小區,我就喜歡這梅花香,不為別的,只為臘梅一開就要過年了!這花香也算年味兒吧。隨著濃濃的年味兒,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前奏——臘八。臘八一大早媽媽就起來忙,原來是熬臘八粥,什么紅豆、綠豆、黑豆……什么花生、棗子、葡萄干……什么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進去,不一會兒便有了香味兒,這濃濃的粥香也是一種“年味兒”。
過了臘八,我就開始盼二十三過小年兒了,這天是大年的“彩排”,這天過的好,大年也就更好。這天是要祭灶神的,還得用麥芽糖祭灶神,據說因為麥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事,也有的說,因為麥芽糖是甜的,可以讓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二十七這天我們全家大掃除,好表現出新年新氣象,上午我們把床單、窗簾、臺布……全部洗干凈。把地掃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二十九這天早上要去買年貨、對聯。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擠掉了。回來要把窗花、對聯全部貼上。下午還要燉肉,包餃子。包餃子時還要包三、四個“錢餃子”,誰吃到的多,誰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運就多。
大年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要起來拜年,拿壓歲錢。小孩們最喜歡過年,尤其是初一、二,因為有壓歲錢拿嘛!但可不是白拿,還要叩頭如搗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