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作文
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相信大家會想到許多,例如春節、清明節、元宵節等等,寫一寫中華傳統節日分享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中華傳統節日優秀作文范文,以供大家參考!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1)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
春節的時候,人們會貼春聯,貼門神、貼窗花,人們還會做很多菜,大魚、臘肉、雞、鴨等等,然后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
新年那一天,爸爸一大早就把我叫醒了,我開心地爬起來,然后把弟弟叫醒,我們一起穿上媽媽給我們準備的新衣服。首先我們一起去向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給我們一人一個大紅包,我們又去向爸爸拜年,爸爸也給了我和弟弟各一個紅包,然后我們去向媽媽拜年,媽媽也給了我們紅包,一大早我們就收到了那么多紅包,我們開心地手舞足蹈。
然后我們去陪爺爺奶奶包餃子,爸爸媽媽在迎春放鞭炮,爸爸把鞭炮點燃了,鞭炮開始“噼里啪啦”地響起來,放完鞭炮以后,餃子也剛剛做好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餃子來。新年美好的第一天開始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春節很熱鬧,而且我們還可以收到壓歲錢。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2)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盼”字,也都有自己盼望的事,而我則盼望著過春節。
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從小時候開始,我就盼望著過春節,因為在春節的時候,會有很多親朋好友來到我家,還有很多和我同齡的小朋友,我可以跟他們一起開心地玩,所以,我從小時候就開始盼望春節。
漸漸長大一點,我還是盼望春節。這時候的原因變了,不僅僅因為可以開心地玩,還可以放鞭炮和禮花。每當看到我親手點燃的“涌泉”出金色的火花,我心里就比蜜還甜。也許,我更愛看禮花。禮花升上天空,綻開,變成美麗的圖案。散落下來,漸漸消失在夜空中……我不僅替它們感到惋惜,可是,它們的生命雖然只有那么短,卻帶給人們快樂和幸福。
現在我依然盼望春節,因為,我盼望著拿到壓歲錢。我拿著壓歲錢買一些課外考古書籍來看,讓我在書海中遨游,懂得越來越多的考古知識,從中獲得快樂。
一個“盼”字,代表著多少人的心愿和期盼,而春節年年有,我也年年盼,又一個春節即將來臨,也許,以后,我盼春節的原因又將又有變化,但我對春節的盼望,不曾改變。盼春節,盼望新一年的幸福與快樂……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春節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在春節,我們可以放鞭炮,可以貼福字,可以看春晚,可以搶紅包,還可以包水餃……
除夕上午,我和家人一起包起了餃子。首先拿一張餃子皮,打點餡兒放到面 皮上,然后在面 皮邊上,涂點水,再對折,最后把邊折的像扇子一樣。一個既精致的餃子就出爐了。
除夕下午,奶奶和媽媽就開始忙準備年夜飯。爸爸忙著貼春聯,我和弟弟也一起幫忙。我們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我希望福氣能源源不斷的來到我們家,讓我們家幸福安康。這個“福”字還是我寫的呢!
除夕晚上,我們吃著豐盛的團圓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突然爸爸說:“快!有紅包,快去群里搶紅包!”我趕快叫爺爺和奶奶把手機給我,我緊緊地盯著那兩部手機,紅包來了,我立馬開啟了搶紅包模式。不過,只搶到了一個紅包,還只有兩塊八毛錢。我覺得錢多少不重要,快樂就好。
第二天早晨,天剛亮,我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吵醒了。啊!新年到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4)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給我們留下無數寶貴的財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絕對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每一年,我們都會因為某個傳統節日的到來,開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動,共同慶祝我國獨有的傳統佳節活動。
在中國的各大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那絕對非端午節這個節日不可,在這一天,我們不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劃龍舟比賽,還能在端午節的這天,吃到美味鮮甜的大粽子,這是我們中國最為獨有的端午風俗之情。
端午節傳承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端午節的起源,據說是人們為了紀念楚國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國,投江而死,一身愛國之心感動不知多少民眾。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紛紛將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喂飽魚群,而不去傷害屈原的軀體,同時還在江中駕馭舟船打撈屈原的軀體。隨著日久天長,人們長此以往的堅持,也漸漸形成我們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習俗,變為我們現在端午節每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
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就與母親一起體驗了應該如何包一個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時候,我都是等著美味粽子出爐開吃。而這一次我親自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用兩片長長的粽葉,折成一個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黃黃的糯米,塞進幾顆美味的臘肉,最后使用小草繩一綁,就成了我最喜歡的大粽子了,今后我也要在端午節這一天,親自做出我喜愛的大粽子。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5)
我國有很多個傳統節日,例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說起端午粽子,每年我們家都會圍在一起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在包粽子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先煮一鍋水,再把新鮮采摘蘆葦葉放在水里煮一下。接著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洗干凈,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啦!等蘆葦的葉子晾干后,我們就開始包粽子,先取三片蘆葦葉,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狀,再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夾一兩個棗,最后用線捆好,這樣粽子就包好啦。
雖然我是第一次包粽子,但我包得還是很不錯的。我包的粽子又肥又大,就像一個正在睡覺的老佛爺。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進一口大鍋里蒸一個多小時,這樣香甜美味的粽子就做好啦!粽子的原料雖然簡單,但味道卻極佳,只要聞到粽香味,就能讓人垂涎三尺。
除了吃粽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活動——劃龍舟。每一年端午節,我們就能在寬廣的江河上看到那神采奕奕的龍舟,每一條 龍舟都有二十多人人奮力劃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還有一人在船尾擺舵。劃龍舟的過程中,眾人還會齊喊“一、二”“一、二”,場面熱鬧非凡。
即使端午節的時候陽光猛烈,卻無法抵擋觀眾們的熱情,岸邊群眾頂著火辣辣的太陽,為自己喜愛的龍舟隊吶喊助威。聽到觀眾的加油聲,龍舟隊員們就更加有干勁了,一條條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陣勢相當激烈。圍觀的群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個壯觀畫面。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鬧非凡的端午節。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6)
正月初一,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沒錯,正是春節。
我們家的春節可有趣了!每年過節,我都會跑到門外去放爆竹,來去除可怕的“年獸”。“爆竹聲中一歲除”,“噼噼啪啪”開始放爆竹了。我連忙捂住耳朵,生怕被噼啪聲震聾。爸爸媽媽也捂住自己的耳朵,隔壁的鄰居連忙跑出來,大聲喊:“過年啦!過年啦!”后面又一家接著一家地喊。我的爸媽又拿出手機開始拍照。我們在爆竹中玩耍,可熱鬧了!
放完爆竹后,就開始做年夜飯了。我和爸爸在認真地洗菜,當媽媽的小助手。只見媽媽右手拿鏟子,左手持大勺,鍋中的菜在媽媽的操作下翻飛著。不一會兒,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就出鍋了:有紅燒魚、糖醋排骨、蘿卜湯……我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一口飯一口菜,再喝一口橙汁,就這樣,原本滿滿一桌的菜,被我們吃得一口不剩。我們可真是一群“吃貨”。最后,我們在春節的熱鬧氣氛中進入了夢鄉。
每年的春節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今年更是讓我難忘。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7)
大家從小時候認識字開始,都知道中華文華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中華文化是歷史民族努力創造出的成果,如今,有其中一種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傳承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那就是中華傳統節日,中華傳統節日的來源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先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國的傳統節日包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等重大節日,其中春節是也是歡迎的節日之一。
臨近五月,五月的到來說明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還有其他名稱,又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等。說起端午節,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想到的便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人們最熟悉的傳統習俗莫過于吃粽子,賽龍舟,但其實還要掛艾草、點雄黃酒,吃五毒等習俗。
小時候,聽到端午節來臨便按耐不動,因為對于一年吃一次的粽子最為期待,每到端午節來的時候,媽媽和奶奶都會準備好做粽子的材料,粽子有甜的、咸的、豆沙餡的、沒有任何調味的,作為南方人來說,粽子當然要吃咸的啦,南方人對于咸粽子沒有任何抵抗力,糯嘰嘰的糯米中間包裹著花生,咸蛋黃、豬肉等各種調料,想想都忍受不了,這個時候我相信對于北方人來說,一定會反駁粽子當然要吃甜的,對于是吃咸粽子還是甜粽子這個世紀大難題,南北方人雙方都無法理解對方,其實每個地方的習俗和口味都不一樣,但一樣的是,我們都在過同一個節日,都尊重傳統節日,或許我們無法理解雙方的口味,但我相信大家都在尊重對方。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8)
“中秋節到啦!中秋節到啦!”大家開心極了!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聽說晚上還有嫦娥奔月呢?
你們知道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嗎?中秋節的習俗有吃月餅,賞月等。中秋節的月餅有很多種,有的是芝麻月餅,有的是紅糖月餅,還有的是紅沙糖月餅。我最喜歡的是紅豆月餅。圓圓的月餅想月亮,咬一口,一層層的酥皮掉了下來,再咬一口。我吃到了紅豆,味道真美味!你們喜歡中秋節嗎?我很喜歡中秋節,因為我最愛吃各種各樣的月餅。
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還可以賞月,這一天的月亮真像大大的月餅。但我發現其實別的時候,月亮也會圓圓的。為什么不是中秋節的時候,月亮也會圓的像月餅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你們知道嗎?
中秋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