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
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通用5篇)】,供你選擇借鑒。
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篇1
閑暇時讀書,最愛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點,看海棠花未眠。”一位老人靜靜端詳著睡眠中的花朵,沒有采擷,只是帶著尊重來呵護自然的美,提醒我們,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蟲一鳥,皆是倔強而美好的生靈,懷著尊重和珍視,去欣賞,去“遷就”她們,才能領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動。是以,面對自然,我們應該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圍爐夜話》有言:“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南宋大學者朱熹在《中庸注》亦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备嬲]人們應當常存敬畏之心。我們生活在繁華都市,城市的霓虹燈令我們忘卻明月的寧靜,城市發展的鐵蹄一次次地踏破自然的防線,而自然也冥冥之中提醒我們我們應該懷有敬畏之心待之。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如滄海一粟,面對地震、洪水、颶風等面前人們無力反抗。而且人們需要自然,而自然不需要人類。曾國藩在《戒子書》中有言:“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誠然,我們要敬畏自然。
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才能產生想象力——梭羅。我們的衣物、建筑、文化等都取之于自然。依筆者之見,既然受恩于自然,就應該敬畏它。然而,聽聞人們因吃野味,而導致肺炎病毒的傳播,令我尤為錯愕。
去年的今天,我應該在操場上奔跑,在陽光下沐浴,在校園中漫步,在教室中讀書;而今天我只能在封閉的屋子中盼望疫情的消散,不能感受最純正的大地氣息,不能感受親切而芬芳的花香,不能感受沒有隔離時的自由......歸跟到底,這是因為人們的僥幸心理和獵奇心理。人們愛吃野味這是來自蠻荒時代人類的本能,人們不滿足于足以飽腹的牲畜,使欲望不斷膨脹,最終將矛頭指向野味。結果可想而知,引發了這場浩大的病毒侵襲?!胺采婆抡?,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狈叫⑷迦缡钦f。
平者內保之而不外蕩。
作為自然的受惠者,我們應該珍視自然的饋贈,敬畏自然,行有所止;而不能變本加厲向自然登門檻式地對自然索取,不能任由欲望膨脹。
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期待疫情的結束。
張曉風在《我在》中有言:“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篇2
敬畏,是人性當中最杰出的胸懷。心懷敬畏,才會在人世間不卑不亢,自在淡然,讓靈魂慢慢舒展,使美麗緩緩綻放。
雖談敬畏,我們卻常常對于某些事物只存畏,何來敬意。誠懷敬意,重視一切事物的價值與意義,本來就是一項難能可貴的事情,更何況在這個人生浮沉皆變數的時代。于是我們在大多數時候,毫無敬意理所應當地享用著事物的一切,這怎么不叫人痛心流淚。甚至于無敬無畏,只有憑人亂說的滿紙諾言。敬不是空談,不是氣概;畏不是軟弱,不是害怕。敬畏是敬仰,是膜拜,心懷敬畏是勇者的特質。李白勸慰友人,高喊“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敬畏自然的神奇;蘇子嘆滄海一粟,是敬畏生命的浩渺。博觀約取,由此觀之,敬畏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只有心懷敬畏的人,才會得到身邊人的認可以及某種機緣的垂青。
敬畏自然,是世間生靈共存,人類社會長久發展的必需;敬畏經典,是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記憶的文化傳承,對人類文明的固守;敬畏才能,是在社會競爭中贏得人才與事業的資本。年輕意氣風發的漢武帝對天下才士的以禮相待,正是一種敬畏的體現。敬畏,使得天下賢才感受到武帝渴望才士的胸懷,使得王朝之外的廣大國家反敬畏于這個王朝的氣量,能讓天下歸心,萬朝來服。這是一個君主的敬畏,是一個民族內部永不磨滅的光芒。
相反,當失去敬畏之心時,也意味著生存亦不久矣。始皇一統天下不久,便大興土木,肆意揮霍,到了二世是更加殘x奢侈,卻還想著千秋萬載,世代延續,不顧蒼生疾苦,以至于水覆行舟,這是沒有敬畏之心的悲劇??鬃尤蕫?,老子無為,墨子尚賢,萬鋼畏法度,他們都不曾否定敬畏的重要性。歷史以泣血的事實為我們鐫刻下敬畏的必要。古時如此,今朝亦矣。現代社會的競爭愈發殘酷,時代的特征積累著其的血腥,將和善淹沒在殷紅之中。所以和善才更彌足珍貴。而和善的本質是敬畏。
敬畏是一朵綻放在心間的花,搖曳著一莖恬然淡泊;敬畏,是一首云淡風輕的小詩,點染著一段厚重平實。敬畏,更是一種智慧,它能夠讓一個開放多元的對于一個渺小的靈魂產生令人驚嘆的敬意,甚至于改變一種行業或者整個世界的走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篇3
從來沒想過當死神來到我的面前時,我會做何反映。是呼天搶地,不愿離去?亦或是坦然自若,從容面對?我不知道,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又怎能給出正確答案,誰又能預見未來呢?
“誰都會面臨死亡”,我的翻譯老師告訴我們“孩子們,不要懼怕死亡,每個人注定會死,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边@個年近花甲的老人,提到死亡是那樣的淡然、從容,是我沒有想到的。也許當人們越接近死亡時,才越能看清他的模樣,沒有了無知的恐懼,也便能平靜地對待吧。
所以我不會恐懼死亡,有時我是相信命運的,冥冥中的注定,也許真的難以違抗,就像子尤的媽媽說的,無常再所難免,如果我們的命數就到這里,那就欣然地接受吧。
也許,你會想“死都不怕了,還有什么好敬畏的?”我說你錯了,死亡是最容易的,困難的是怎么生,怎么好好地活下去,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讓自己死的時候不至于太過遺憾,真的這很難。
所以我們需要敬畏生命,需要珍惜生命,需要把這一段人生歷程走好,哪怕它可能不長。不要以為生命是自己的,時間是自己的就可以任意揮霍,因為我們的生是愛的賜予,我們的活是很多很多人心靈的寄托,我們因愛而生,我們的身上背著使命和責任,輕易放棄生命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更是對責任的逃避。
我們需要敬畏生命,因為還有好多好多的人,他們即將被上帝剝奪存在于這個美麗世界的權利,但他們仍然在笑者、唱著,拼了命地活好每一天,甚至是每一秒,縱然來日不多,他們還在爭取,盡量延長著自己的生命,而我們好好地活在世上的我們為什么還要將生命視為兒戲,肆意地揮霍呢,難道是確定厄運不會降臨在自己頭?還是即將失去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的?我不得而知
有時覺得疾病這東西真的很厲害,一夜之間就能將鮮活的生命打垮,就能將一個人從顛峰扔到谷地。也許疾病就是命運的使者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就更應該敬畏生命,愛護身體,趁著這健康的年華多做些事少后點悔。
我想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我們能健康地活著,我想我們應該懂得珍惜,因為變化隨時都可能出現,生命就像一個盛滿水的玻璃杯,需要我們的敬畏,需要我們的呵護,什么都不可能是絕對的,明天會怎樣有誰會知道?那么就珍惜現在,敬畏生命吧!好好地過,為別人,更為自己。
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篇4
法國作家盧梭寫《懺悔錄》,起因是他小時在一個伯爵家當傭人,因偷拿了主人家的一要絲帶被發現,便誣陷是女仆瑪麗偷拿的,導致女仆被開除,這件事盧梭帶來了終生痛苦,晚年時他在書中坦白“這種沉重的負擔一直壓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決心撰寫這部悔改錄”。盧梭自省和悔改里充滿了敬畏,是一種對道德和良知的敬畏。
晚清名臣曾國藩有一副對聯“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無憂”。他認為,身處官場,必須性得敬畏,他告誡子孫:“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唯胸懷浩大是真正受用,謹慎更是通往幸福之路”。
一個人只有心存敬畏,才有一日三省的謹慎態度,才有戰戰兢兢的戒懼懸念,也才能在變幻莫測的政海里、復雜的社會里,不分心、不浮躁,保持內心的清靜與淡定。
曾國蕃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一生常情敬畏之心,堅守做人為官的基本準則,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原則不動,底線不松,最終一路平步青云,大業輝煌,成就自我。
他在《曾國蕃家書》中寫道:“不要以為家里有人做大官就敢欺負人,不要以為自已有點學問,就敢恃才傲物。在順利之時,更不能忘乎所求,很多人身敗名裂,就是不知顧忌”。
人一旦沒膽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甚至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
有關敬畏的作文議論文篇5
敬畏敬畏,既尊敬又畏懼,是一種比較復雜,又比較普遍的情感。
人人都應當有敬畏之心,因為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的前途。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被別人看見你正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指手畫腳,別人會怎么看你?你肯定說,你絕對不會對自己的長輩指手畫腳。但你得知道,對于你的同伴,你也得敬畏。誰會看重一個整天在學校里不尊重同學的人呢?
或許你會認為,只要我敬畏身邊的人就可以了吧?不不不,這是遠遠不夠的。你要知道,我們生活的社會中,不只有我們自己,還有其它的生物。就用一個離我們日常生活比較近的例子來說。
農藥,想必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的市場,全面禁止噴灑過農藥的果蔬賣給百姓們。老師告訴我們一件好玩又嚴肅的事。就是在他和我們一樣大時,農藥特別泛濫。那些原本有大量小魚小蝦的水田里,連泥鰍都找不到。以前,在農村里,總是“聽取蛙聲一片”,卻變成了“聽取蚊聲一片”。以田園風光聞名的鄉村,卻變成以“害蟲風光”聞名了。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為我們人類對大自然,對自然界的各種生物,沒有絲毫的敬畏心情。
還有來華旅游的外個人說:“中國人真是太厲害了,他們什么都能吃!”的確,大到鯊魚,小到蜈蚣,中國人什么都吃。但如果你敬畏這些生物,還會有這樣的舉動嗎?
人的敬畏之心也不只體現在之前那幾方面,對法律、對國家的敬畏,也很重要。
丑話說在前頭,我們中國人對法律的意識真的挺淡泊的。比如說開車違反交通規則的人,普遍心里想法是,“沒多大事,扣3分而已”,很多人就這樣來表現自己的“大度”。殊不知,這就是對法律的不敬畏。有一個軍需處長,可作為貪官的典型代表了。貪污了兩個多億,當反貪局到他家去搜查時發現,一面墻體都是錢,還有一部分發霉了。這樣對法律不敬畏的人,又有什么資格繼續當官呢?也許子孫后代都翻不了身了。
人的敬畏之心不僅是對別人的敬畏,也是對自己前途和命運的敬畏。
人當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