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作文
要寫好記敘文,就必須要明確“為何敘”,即主題要明確。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大家一起看看!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
斗轉星移,中國共產黨在艱難與曲折中走過了95個春秋,在這悠悠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兒女書寫了一幅壯麗的紅色經典畫卷,孕育了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基因。凝神靜思,我們看到了革命先烈們為抵御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而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場景。當我們一次次聆聽父輩們講述那些紅色英雄故事,當我們一次次捧讀那段艱難與輝煌的歷史,當我們一次次瞻仰那些灑滿烈士鮮血的革命遺址,無不激情澎湃,熱淚盈眶。
凝望貴州,紅軍長征從這里走過,遵義會議熠熠生輝,四渡赤水聞名天下。
耳聞貴州,紅色故事接輩流傳,光榮傳統代代頌揚。
2015年6月,隨后,省委書記陳敏爾要求,遵義要把傳承紅色文化作為最大的使命擔當。
是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是新時期提高黨的戰斗力,增強黨的免疫力,強化黨的創新原動力,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在重溫紅色經典的基礎上,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讓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時期彰顯時代價值和內涵。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他們以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了黨性的溫度,展示了紅色基因的力量,展示了紅色信仰,展示了革命傳統的時代特色與信仰力量的新高地。在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種永不退色、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
作為官渡的一員,我感受到的是一份繼往開來的責任,一股與時俱進的力量。自工作以來,讓我最刻骨銘心的是去年的那一場雪,村里破舊的瓦房,孤獨的老人,被雪壓斷的竹子,因凝凍而無法通行的道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狀況下,黨委政府率領我們所有干部下鄉搶險救災,送物資、送溫暖。無論山路有多崎嶇,無論雪路有多滑,當把棉被送到群眾手上,看到他們臉上舒緩的笑顏,我感覺自己一點兒也不冷了,心是溫暖的,整個人都是溫暖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扶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吹響中華大地,我們都應該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是對紅色基因的最好傳承。
作為一名黨員,我將責無旁貸,用滿腔熱血傾出我的奉獻,用無悔青春書寫我的忠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秉承“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的工作理念,兢兢業業,腳踏實地,扎實做事,立足本職,全心全意地服務好百姓,解決好群眾關心的事,做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有氣節的干部,力爭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生活在這片紅色沃土上,我們就應該像堅挺屹立的竹子般生活,要有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的覺悟,要有貞資曾冒雪,高節欲凌云的干勁,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我堅持要做一個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干部,在為人民服務的長遠道路上,無論遇見什么艱難險阻,我都要有竹子一般的信念: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2)
招遠這片土地,自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盛產黃金,抗日戰爭時期,豐富的礦產資源引來了大量日本人,在招遠進行瘋狂的進行黃金掠奪,同時這里也涌現出了大量的民族英雄,也有了“地下出黃金,地上出將軍”美譽,招遠共43位將軍,上將就達到了4位之多,招遠特殊的山水養育了特殊的兒女,孕育出了天地金魂,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位傳奇人物“花爪子”——馮官令。
“花爪子”,在招遠市可是位響當當的人物,鬼子偽軍一個個是談“花”色變,可是越怕談越愛談,越談越玄乎,談來談去他們把馮官令描繪成飛檐走壁、來無蹤去無影的劍俠英豪。此后,二鬼子們夜間只要鬧矛盾,就互相惡狠狠地咒罵對方:“你小子不用咋狂,叫你明天出門碰上‘花爪子’!”。鬼子視馮官令為“眼中釘”、“肉中刺”,曾連續多次圍捕他,說誰抓住“花爪子”就“賞錢兩千,官升兩級”,但誰都沒這個能耐抓住“花爪子”,馮官令光是在家中就被鬼子堵了5回,直接用槍點著就有3回,但他都英勇機智地逃脫了。
馮官令在金礦當礦工時,在井下打眼放炮炸傷了手,傷好后一雙手變得花花點點,就得了“花爪子”的綽號。當時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后,這個綽號會讓鬼子漢奸聞風喪膽。
1939年日寇侵占了招遠的玲瓏金礦以后,一天,馮官令親眼看到,鬼子無故將大蔣家村農民蔣萬騰推到電網上活活電死,還在一旁哈哈大笑,這讓他體會到了當亡國奴的痛苦。1940年,34歲的馮官令憤然離礦,參加了抗日工作。
1941年臘月的一天,在玲瓏金礦附近的潘家集上,一個扛槍的偽軍勒索百姓,打了一個賣粉絲的攤主老漢。當時的馮官令肩搭一個錢褡子、一身地道的農民打扮,正在鄰近小鋪佯裝喝酒??辞辶诉@個偽軍的暴行,趁附近無其他偽軍,馮官令走上前,拾起一個秤砣,出其不意地將這個偽軍擊昏,奪下他的長槍,迅速朝天開了一槍。趁慌亂之際,他迅速潛入胡同溜走,當時南招二區區中隊加上馮官令奪來的那支槍總共只有三支槍,可以說馮官令算是力了大功。
“花爪子”潘家集徒手奪槍的故事經人們演繹,被傳得神乎其神。駐招城和玲瓏金礦的鬼子們開始知道:“八路軍里有一個‘花爪子’,大大地厲害!”。
1942年4月10日,八路軍五旅十三團 派小股部隊與縣大隊部分隊員組成小分隊,襲擊位于玲瓏金礦中心的日軍衛兵所,馮官令擔任向導,帶領小分隊穿澗越峰鉆電網,迂回到玲瓏礦區的南山坡。
馮官令讓大家潛入一片松林等候信號,自己帶一名偵察兵戰士敏捷地進入礦區內一幢低矮的工棚,借了礦工的衣裳和礦帽,裝作礦工手提礦燈,肩扛鐵锨,走出工棚。
馮官令和偵察員大大方方向門崗走去,佯裝礦工去上工。鬼子竄過來,用刺刀指了指礦工上班的路,示意往他們那里走。馮官令用拿礦燈的手指了指鬼子身后那條路,說要到那邊干活。鬼子不解,剛一回頭張望,馮官令就雙手緊握鐵锨朝著鬼子頭上砍去。鬼子倒在地上,偵察員馬上舉起用紅綢布包著的手電筒朝玲瓏山南坡閃了三下。
在山南坡埋伏的戰士們看到信號飛速包圍衛兵所,將一顆顆外面套著裝有石灰粉、辣椒面布袋子的手榴彈從衛兵所的門窗紛紛投進,里面的鬼子睜不開眼,摸不著槍,東一頭、西一頭地瞎撞,大半死傷。馮官令將手伸進衛兵所的窗里,麻利地摸到一支手 槍。僅一兩分鐘,奇襲結束,隊伍迅速撤離,當附近小蔣家據點的偽軍趕來反擊時,隊伍早已不見了身影。
這次奇襲活動,馮官令和戰士們編了一段快板:“毒瓦斯,手榴彈,石灰粉,辣椒面,鬼子嘗得夠新鮮;喘不過氣,睜不開眼,摸不著槍,拉不開栓,乖乖進了閻王殿……”而馮官令更是被老百姓傳的神乎其神,人民眼中的大英雄。
馮官令打了一個有一個漂亮的仗,屢立戰功,1943年夏天,他和另一名戰士化裝成農民,用一把砍柴刀殲滅了大蔣家東山炮樓半個班的偽軍,繳獲步槍4支、電話1部;同年,他們一夜之間在敵人眼皮底下,從玲瓏金礦運出優質風鉆鋼1500公斤,把日軍驚呆了。1944年4月,他們智取了偽軍寨子據點,一舉俘虜偽軍20余人。同年夏,又在琵琶嶺羅山廟設伏,殲滅護路偽軍,繳獲步槍10余支。1944年4月7日夜間,他和幾個戰友持槍闖進偽水口鄉公所,“請”出了偽鄉長兼寨子據點偽軍小隊長,命令他幫助八路軍解放了寨子據點,一舉殲敵20余名,繳獲大批槍 支 彈藥和軍需,拔除了玲瓏金礦日寇在運送黃金必經路上設下的這顆釘子……
馮官令有勇又有智,他非常講究對敵策略,在招遠清除了一個又一個惡貫滿盈的叛徒。1980年,他年邁因病去世,但在招遠提起“花爪子”,很多上了歲數的人都知道他是曾殺敵幾十名、被譽為“獨膽英雄”的抗日勇士?!盎ㄗψ印钡墓适吕先藗儠v給自己的孫子孫女聽,孩子們在聽一段故事,更是在聆聽一段歷史,聆聽一段保衛家國的英勇事跡,而我有幸聽到了這段故事,現講給大家聽聽。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3)
“先登寶塔山,再看南泥灣;先聽安塞鼓,再看山丹丹……”一曲《我要去延安》唱出多少人的心聲,而我則有幸生長在延安,一個傳奇又美麗的具有革命色彩的地方。
說到延安,我不得不夸夸她。
鳳凰山倚圣地之西,與清涼山相對,和寶塔山成犄角之勢,三山相擁,圍攏著城區。上鳳凰山的道路四通八達,有石階小徑,也有車輛通行的大道,我是從市場溝石階沿著小階上山的,上到山頂已是汗流浹背了,映入眼簾的便是游人散客,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散步,有的引吭高歌,有的竊竊私語……好一副幸福祥和的景象。關于鳳凰上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說很久以前那,鳳凰上叫西嶺山,山下有個葉家渠,村里有個葉姓人家,葉家大公子飽讀詩書,一日吟誦“家有梧桐招鳳凰”之句,遂栽植梧桐,吹簫迎鳳,經七八年,終于感動了玉皇大帝,派鳳凰仙子下凡了卻他的愿望,后鳳凰仙子與葉生生情,結為伉儷,觸犯天條,被天庭責罰,化為山岳亡臥西嶺,就形成今天的鳳凰山。
沿著石階,緩緩前行,不覺中我已等上了最高出,封頂建有亭臺,攀上去時,見亭上有“邀月臺”三個大字,抬頭仰望,一顆顆星星眨巴眨巴著眼睛瞇成一條縫,突然間想起了一首應景的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剎那間,燈火輝煌,云霧再次繚繞,遙望清涼山方向,依稀可見修建中的新區景象,俯瞰老區輪廓更加清晰,三山蔥翠,倆河奔流,高樓林立,道路交錯,車輛行人川流不息,彰寫延安之繁華。
思想上的洗禮,視覺上的眺望,好一座秀美之山,文化之山,革命之山,但是沒有了飲食,還能繼續前進嗎?
延安,一個流連忘返的地方。延安雖地處陜北,但在小吃上卻種類繁多:洋芋擦擦,搟面皮,香菇面,大米皮,子長煎餅,錢錢飯…...當然還有當地糜子面做成的油糕,黃饃饃味道更是回味無窮。我對洋芋擦擦卻情有獨鐘,它味美價廉,操作簡便,沒有海鮮的腥辣,也沒有走獸的野味,但它是延安人民三餐不離得佳肴。
土豆削皮,加工到一寸見長,拌些許干面粉,使得每條細土豆都裹上一層衣裳,避免粘連,在加少許正逢時節的槐花,上鍋,蒸十五分鐘,蒸好后用筷子抖散,這時加上先前炒好的柿子醬,肉沫,辣椒油,蔥姜油,是不是口水都要止不住啦!
延安,永遠繼承著老一輩艱苦樸素,自力更生的精神,這里景色優美,風景怡人,這里美食佳肴,無所不有;更是您游玩的地方!這就是美麗的延安。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4)
作為一個00后,我并不對革命抗日戰爭有多大的了解,并不對這些英雄故事有多大的觸動,因為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我的家鄉卻在紅都—延安。雖然我并不知道這里有過多少次著名的戰役、會議,但我知道他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老一輩 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戰斗了13個春秋指揮和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
很多人想起陜北,腦海里都會想起塵土飛揚這個詞語,但就是這方黃土高原,養育出了熱情、粗獷、豪爽的陜北人!如果說,南方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溫文爾雅的話。那么,陜北人給人的感覺肯定是干脆豪爽。比起江南女子的軟儂細語來,我還是覺得陜北漢子的以高亢著稱的信天游更好聽些。如果說他們江南風景比我們好,那我可不服。你看,在黨的號召下,我們這里的山都建起了層層綠化帶。遠遠望去,更別有一番風韻。黃河蜿蜒的流過,在我們陜北的宜川縣形成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它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延安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黃帝生于此,長于此,葬于此,我們有著名的黃帝陵,每每到清明節祭祖,來黃帝陵就會絡繹不絕。在歷史上,延安就曾作為兵家要地,也走出過許多英雄人物,如李自成等。
作為一個延安人,我為我的家鄉延安而自豪。它曾為中國的發展與解放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我愛它,我愛革命紅都—延安。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5)
7月8日早晨,我們參加了晶報組織的紅七月自駕之旅,陪伴我們旅途的是本次活動最眩目的車型:天籟VIP 。我們購買天籟車不久,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出去飛飛。
近百輛車近200人的自駕大隊浩浩蕩蕩,駛向贛州,贛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這里奠基,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從這里出發;
贛州是中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也是東江的源頭,和廣東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系;
贛江之水碧波蕩漾,章江和貢江合流成為贛江,江西省由此簡稱贛。
近百輛自駕團隊,匯成一條長龍,尤為壯觀,引來無數過往車輛羨慕的燈光和眼光。我們從深圳啟程,前往贛州。駛離深圳后,窗外,藍天白云,青山碧野,所有車輛都撒腿歡奔起來,猶如奧運賽跑,我們天籟車就是其中的劉翔,一路領先,成為此次賽跑的勝者。
此次活動所有車輛都裝了對講機,這個對講機成了維系全體車友的無形紐帶,車友們一路天南地北談笑風生,中間不斷有其他車主詢問天籟車使用情況——問的最多的是這車怎么那么快???我們回答這是天籟3.5,最大功率是180千瓦,最大扭矩是318牛,比同級車動力性好很多。
一路上感人的情節很多,在中學里讀“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文章,許多車友都記得瑞金的紅井,車友們掬一捧清洌甘甜的井水,敬意頓生。
最令人感動的場景發生在葉坪紅軍廣場紅軍革命舊址群內。7月9日下午,我們到達“共和國的搖籃”———瑞金,全部車輛車輛在葉坪革命舊址群大會師。車友們首先在紅軍紀念碑為先烈獻了花籃,之后進行了紅軍文藝表演和為老區人民捐贈的儀式。在得知革命先烈的后代因為生活貧困,讀書學習沒有保障時,我們紛紛起身涌向臺前捐資助學。捐款臺下排起了長對,捐款臺上人們爭先恐后,當時的感人場面,隨便從哪個角度按下快門。都是一幅動人的畫面。
在旅途中,很多人文景觀引人入勝,我們游覽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巖景區,然后來到有江南宋城美譽的八景臺風景區。站在八景臺上,青風徐來,滿目生輝,心曠神怡。朝北望,贛洲著名的章江和貢江猶如在腳下匯聚,合二為一后向北奔流而去。
7月10日下午,自駕游活動圓滿結束,大家互換名片,互留電話,場面熱烈。
回來之中又是我們拿了第一!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6)
現在我們已經步入21世紀,科技的發展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人類。但是,那些祖祖輩輩留下的紅色經典卻漸漸淡出我們的腦海。不,我們不應該將它們遺忘,我們應該細細品味,始終將它們銘記在心。
細讀《紅巖》,真的讓我感觸很深?!都t巖》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它的基本情節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館)內的敵我斗爭為中心,交錯地展開了我地下黨領導的城市的地下斗爭、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獄中斗爭以及華鎣山區的武裝斗爭,集中描寫了革命者為迎接解放、挫敗敵人的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最后決戰,歌頌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驗下的堅貞節操,塑造了許云峰(許建業)、江姐(江竹筠)、成崗(陳然)、劉思揚(劉國志)、余新江(余祖勝)等眾多可歌可泣,令人難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輝。
當時,解放戰爭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推進,反革命的最后堡壘重慶正處于全面包圍之中,盤踞在這里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垂死的掙扎,而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里的共產黨員則同他們展開了一場勝利前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斗。
這部經典紅色作品,也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他們雖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但是,他們始終以一腔熱血對待自己的革命事業。其中,江姐這個人物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她失去了丈夫,但依然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后來,由于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受盡拷打。最后英勇犧牲,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僅29歲的生命。
我要感謝《紅巖》,它就像一面旗幟,讓我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和理想。沒有革命英雄的英勇善戰,沒有革命英雄的拼死保衛,哪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可看看今天的社會,很多人都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為了金錢,有些人不惜走上犯罪道路;為了權力,有些人不惜花錢去阿諛奉承。這些黑暗的社會現象,讓我們不禁連連感嘆。難道就讓烈士們的鮮血付之東流?不,我們應該振作起來,不能再腐敗下去。為了我們的未來,更為了我們子孫后代的未來,用勤勞的雙手,去建造美好的明天。
我愿就這樣,品讀紅色經典,書寫精彩人生。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7)
這次的大連之旅,日俄監獄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位于中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這座監獄是1902年由沙皇俄國始建,1907年日本擴建而成。監獄圍墻內,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有各種牢房275間,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還有檢身室、刑訊室、絞刑室和15座工場。監獄圍墻外,有強迫被關押者服苦役的窯場、林場、果園、菜地等。總占地面積22.6萬平方米。
小的時候,對那些愛國主義教育沒什么深刻的感覺,甚至于感到是每年的例行公事。那時候定期出板報,雖然時間在走,但是校園里那塊屬于我們的黑板卻是一樣的板面,一樣的英雄故事,一樣的詩抄,甚至于連標題都是一樣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走過監獄的檢票口,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仿佛小時候那些諳熟于心的故事都變得真實而又鮮活。所有的一切給人的感覺都是:壓抑。那段屈辱的歷史,那段不忍觸及的記憶在這所監獄里都變得血淋淋。通過關押犯人房間的鐵窗,看到里面的草鞋和飯桶,不知那些個小到只有8平米的房間怎么住的下6個心懷天下的愛國志士?任何取暖的設備都沒有,哪怕是薄薄的棉布,不知我們的勇士是以怎樣的滿腔熱血抵擋住充斥著絕望但堅定的嚴冬?所有的房間都是一樣的模式,一樣的陰暗,一樣的感知不到外界的一切。
心里已沉重到無法承載,參觀的指引路標又指向了暗牢。這里關押的都是重犯。進去之后基本上就是不見天日。房間沒有窗戶,只有一個手掌大的圓形洞口留給獄守察看。通過這個口我看到了黑暗。我沒有在暗牢里逗留太長時間,因為無法抵抗內心的恐懼,無法控制滿腔的憤怒……
心弦再一次被撥動是在絞刑室。絞刑室有兩層樓高,上方是錯綜復雜的繩子,地板上有一塊是活動的,下方是一個木桶。我們無法想象這些都怎樣解釋。同行的人告訴我們,在執行絞刑之前要根據犯人的身高體重計算繩子的長短,以保證一次處決致死。那塊活動的地板可以打開,尸體就從那里掉入木桶。驗明正身已死之后便解尸然后埋葬……妹妹躲在了我的身后,她認為好惡心。我躲開她的手把她拉到前面,我知道我們不應害怕,因為有那么多的人挺胸抬頭的接受處決,到死也不低頭。我們如果躲在他人的身后,恐懼的不敢面對那段歷史,我們就對不起曾在這里為了革命理想而犧牲的先烈。感到恐懼的不應是我們,而是那些曾經做過這些慘絕人寰之事的帝國。早晚有一天,他們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羞愧,低頭。
參觀途中有一個北大門。沉重的心稍稍有一點緩和,因為曾有4個前輩從這里逃走。沖吧,沖出這牢籠,自由的追尋你們的理想,代替這里其他人去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事業!
途中的樹木郁郁蔥蔥,草色特別青翠。我看著這些感到一種暈眩,絞刑室的木桶,刑審室的各種刑具,破舊的飯碗,陰暗的牢籠,檢身室破舊的衣裳……都像一幅幅圖片浮現在我面前。我不知道當年的植物是否像今天這樣郁郁蔥蔥,我只知道烈士們當年的鮮血在今天依舊鮮紅……
與那些窄窄漆黑黑的牢房不同的是,參觀的最后一處是寬敞而又明亮的大廳。沒有陳列的刑具,沒有讓人心痛的黑白照片,只有一塊大大的紅色幕布,遒勁而又瀟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8)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無數烈士拋灑鮮血鑄成了一座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豐碑。
今天,我們就來尋找紅色的記憶。首先,我們來到山門河旁的摩崖石刻。山門河怪石嶙峋,雜草叢生,只剩下了干渴的河床。而在靠近山門河的山壁之上,有一個山洞。洞的兩旁刻著“抗日建國”四個大字,代表著中國人民不朽的史詩。我們小心翼翼地踏著碎石行走,沿著縱橫的河床來到石刻的近前。距村民說:“這石刻上共產主義的象征?!边@無疑令我們多添了幾分敬畏之情。走到石刻前,四個醒目的大字,占據了視野。那虎虎生威的.“抗日建國”,令人感覺到了革命戰士身上的浩然正氣。那字中還隱隱約約地閃爍著一張張臉。那是朱德的臉、是周恩來的臉,上無數革命先烈的臉。
離開了山門河,我們去向了黑巖。黑巖曾是一個革命根據地,那里在解放前是焦作的心臟,也是革命的大動脈。經過顛簸的十幾分鐘山路,我們到達了黑巖。一下車,便看見了一大塊共產主義宣傳牌。跟著村里的老人,我們來到了當年縣委的舊址??粗枪派畔愕臅h廳,我不禁又回到了當年的崢嶸歲月。村民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黑巖的歷史,我深深為祖國能有那樣意志堅定的人民感到驕傲。
回家的路上,我仍然沉浸在紅色的記憶之中。我想啊想,仿佛又看到了高懸的瀘定橋、翻騰的金沙江。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踏著薄霧,穿過蔥蔥郁郁的蒼柏,來到莊嚴肅穆的雨花臺烈士陵園。輕撫如煙如畫的雨花石,耳邊縈繞著兒時學唱的那首略帶憂傷的歌曲《雨花石》。
“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通過如絲細雨,我凝望著那些先輩。戴著鐐銬卻錚錚鐵骨的工人叔叔;身體羸弱卻橫眉冷對的大哥哥;怒目圓睜的農民伯伯;大義凜然、臨危不懼的阿姨;抿著嘴、咬緊牙的報童小弟弟,身陷囹圄卻充滿勝利希望的大姐姐。他們就如那小小的雨花石,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但是我卻不能忘記,那些戰火紛飛的時代,他們是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我們筑起的萬里長城,任憑風吹雨打,依然堅韌不屈。他們的身影依然留在我心中,他們的音容笑貌依然在腦海里留駐。
“千年以后繁華落幕,我還在風雨之中為你等候,我還在土中為你守候……”
“不忘先烈、永存紀念;飲水思源、代代相傳”。手捧一束白花,放慢腳步,輕輕放下。繁華如今,我不敢忘卻,也不愿忘卻那些曾經的過往,那些如歌如泣的人類悲壯史。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0)
去年,我和伙伴們走進了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紀念館、了解革命故事,尋訪那段刻骨銘心的紅色記憶,學習雨花英烈的崇高精神。
來到雨花臺,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烈士群雕,他們面貌堅定,有帶著鐐銬、藐視敵人的工人,有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有怒目圓睜的農民,有咬緊牙抿著嘴的小報童,有雖身陷囹圄卻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烈士群雕栩栩如生地表現了革命先烈大義凌然的浩然正氣。
參觀中,烈士史硯芬在獄中咬緊牙關抵死反抗敵人的悲痛畫面仿佛就浮現在眼前?!拔业乃朗菫橹鐣?、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能踏著我的血跡奮斗前進,我們的革命事業必底于成,故我雖死猶存……”這封信是史硯芬對她的弟妹們的囑托,也是對新時代少先隊員的囑托。
這次參觀,雨花英烈的英雄事跡深深觸動了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我們新時代的少年和祖國一起成長,一起共創美好的未來!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1)
聽爸爸說,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我就好奇地問爸爸:“什么是長征?長征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爸爸摸著我的頭,給我講起了關于長征的知識和故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雖然有些地方我聽得不是很明白,但腦海中還是留下了一些印象深刻的記憶。
從爸爸所講的知識和故事中,我知道了紅軍長征時曾經經過我的家鄉——來賓。在來賓虎頭山,紅軍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戰斗十分慘烈,有300多名紅軍烈士在戰斗中英勇犧牲。人們為了紀念這些紅軍烈士,在來賓大坡山修建了紅軍烈士陵園。如今的陵園,松柏蒼翠,環境清幽,墓碑高大莊嚴,令人肅然起敬。陵園里面還建有一座烈士紀念館,里面陳列著紅軍烈士的遺物,記錄著他們的豐功偉績。每逢清明節、建軍節等節日,到烈士陵園開展紀念瞻仰活動的人可多了。
外婆家在來賓徐屯村,離外婆家不遠處有一座四合院,拱形的門用青石砌成,上方刻著五角星,給整座院落增添了幾分威嚴。院子中的房屋顯得有些破舊,里面還住著幾戶人家。聽說這里就是當時的賀龍指揮部,紅軍長征經過家鄉時,賀龍等紅軍領導人就是在這里指揮千軍萬馬參加虎頭山戰斗。紅軍臨走的時候,村民們依依不舍,往紅軍戰士手中塞吃的、穿的,送了一程又一程……
如果沒有長征,沒有紅軍當年的流血犧牲,就不會有我們偉大的祖國,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紅軍長征的故事中有我的家鄉,我的家鄉給我留下了紅色的記憶,我為我的家鄉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2)
黨九十歲了,我們為黨的歷史之久而高興,更為黨在九十歲之際,依然干勁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無量而自豪。
黨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奮斗史,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誰都不可能不知道我們的黨出生在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一開始就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誰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這個成立初才一二十個人的中共真正攜起了廣大工農和各個正義之士的手,中國職業寫作網,各類文章以堅韌的品質頂住了國內外的各種壓力乃至壓迫,撐起了共和國的一片天空;我們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產黨帶領我們走向一今天的社會主義,走進了幸福和民主……說起黨的奮斗歷程,總不會忘記想起那一句“槍桿子里出政權”。我一直認為南昌起義是黨奮斗的真正的開始,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們再也不是靠著幾個人來掀些小小波瀾了,我們有了自己的武裝。黨的歷程同樣是一部成長史。依稀記得黨在成立初的茫然,我們不能做出一份切合實際的綱領,工人運動一次次失敗。也記得,成立初的黨如此弱小,甚至要依附于的力量。不會忘,建設時期我們一次次的錯誤……
提及這些,我們同樣要自豪地說,我們有能力,也做到了,在挫折中成長。要說黨的寶貴之處,我想也莫過于此了吧,有進步能力的黨才是真正有活力、有前途的黨。
走在校園,我總能看到一群群朝氣十足的同學爭取著成為黨的一分子,我真的為黨高興,少年強則國家強,我看到了一個更好的未來,我想說,少年愛黨,剛黨更強!黨九十歲了,做為一名黨和祖國的接班人,唯愿黨更好、更強!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3)
聽過這樣一首歌,其中有一句這樣的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睆倪@一句歌詞中我認知到了中國人民對黨的崇敬與感恩。是啊,如今,我們團結奮發,為了自己,為了親人,為了社會,為了祖國,努力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活。這讓我們不得不贊嘆:我們的黨不愧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青島人,從小就出生在這與海為鄰的美麗城市,在這十二年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青島翻天覆地的變化。沿海的風景一年比一年更加吸引人的眼球,青島的旅游業也逐漸上升,雖比不上杭州西安的歷史悠久,但卻別有洞天。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首都——北京盛大舉行,青島作為一座沿海城市被榮幸的選為帆船比賽的城市,所以“帆船之都”這個名字就由此而來。在帆船比賽來臨之際,青島設立了奧帆基地,我也去過2次,最吸引我的要數那插滿各國國旗通向燈塔的那條路,看著那一面面國旗,心里總想著青島與世界接軌了,青島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個眾所周知的繁榮城市。話說青島的變化可真不小,這不今年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全部通車了,雖沒有真正的體會過大橋和隧道的風采,卻能真真切切的知道青島又更加的強大了?;蛟S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坐上地鐵了呢!
人們常常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舒適的生活?!币驗樽詮母母镩_放后,我們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2008年,那是振奮人心的一年。是奧運之年,是建國59周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中華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讓它徹底貫通;火車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時隔兩年,我們又迎來了另一個盛會——第四十一屆世界博覽,這屆世界博覽會在中國上海市舉行,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奧運會和世博會這兩大盛事,都讓中國人實現了百年的期盼……中國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黨是燈塔,照耀著中國革命前進的道路。黨是巨人,用堅實的臂膀保護著中華兒女。它指引著人民,引領著國家,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失敗走向勝利。黨是力量,黨是希望,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可以共同奏響繁榮的交響曲!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4)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長征為人類歷史寫下了最壯麗的一頁: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遠的豐碑!喇叭聲仍咽,戰鼓聲猶響,馬蹄聲還鳴。若要問在長征精神中學到了什么?我會回答,學到紅軍永存的信念!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棱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會滅;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勝利其實就在不遠處!因為:信念永存!
讓我們接受新的長征。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5)
我讀了《金色少年紅色之旅》這本讀物后,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心中激起了對外國侵略者以及蔣介石政府強烈地憤恨,又對盡國盡忠的英雄將士產生崇高的敬意。這兩種感受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從《金色少年紅色之旅》中我知道了:我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寫滿血淚的屈辱歷史。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割地賠款,外患迭至,內憂不斷,從而讓中國面臨著民族存亡的地步。1911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新政權。然而當時的中國,卻處于災難深重的境地。帝國主義列強竟無視中國主權,承認日本接管德國侵占中國山東期間所享有的各種特權。這是何等的恥辱!消息傳到北大,無不引起各界人士的憤怒,從而引發了舉世聞名的“五四”運動,工人、商人。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6)
你看到過“紅色”的月亮嗎,告訴你,我就看到過,在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吃過晚飯,和媽媽一起出去逛街,無意地抬起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紅色”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記得以前看到的月亮都是銀白色的,灑在地上整個大地就向白天一樣,可是今天的月亮怎么變成了淡紅色!這使我感到非常奇怪?百思不得其解,我想,會不會是太陽在地球的另一面,露出了一點光,照射在月亮上,還是晚霞把月亮染紅了,會不會是…
回到家,我和媽媽一起翻書尋找資料,終于知道了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是因為空氣中濃厚的大氣層把紫、藍、綠、黃光全部吸收掉了,只剩下紅光可以穿透過來,所以此時的月亮看起來是淡紅色的。
看來“紅色”的月亮,是偶然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7)
它,是大馬路上必備的警示;它,是控制遙控器的外線;它,是每日懸掛的驕陽;它,是人群中漸升的旗幟……
我們的血液是紅的,激情之余,闡述著持久不移的夢想。它是一種生命,熱情似火燎。當人體那最后一滴紅散盡,就預示著生命的終結。
紅是如此霸道,但又如此仁慈。
當第一聲渺遠的雞鳴引入耳畔,那輪紅就毫不怯色地爬上半空,霸道地用紅色攬了事件的一切,但又無私地將生命的養料灌輸給萬物。
紅色的東西總是惹眼,紅色的東西總是觸動人的心靈。
在眾師生眼中映出那面逐步上升,不斷飄揚的紅旗。是的,他是多么自豪,多么精神,多么搶眼。不要說他張揚,因為他有向人們展示自己的資本!在那紅色的圣地,被紅色淹沒了的戰士們,揮舞著刀槍,捍衛了祖國的寶地,這是用血凝成的一面旗,為何不可以傲笑于叢林?
紅歌響起來;紅日升起來;紅旗飄起來;紅血涌起來;東方的紅旗,請鳴起那黎明的盛響!
中國人紅遍天下!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8)
今天,我們107班陽光松樹中隊組織同學們前往譚家橋紅色紀念館參觀學習,重溫紅色記憶,傳承愛國精神。
我們在粟裕爺爺的墓碑前,懷著激動的心情,重新許下鄭重而莊嚴的入隊誓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然后我們致敬并敬獻小黃花,希望粟裕爺爺在天堂過得快樂!
粟裕爺爺是常勝將軍、戰神,但是他對在譚家橋之戰的失敗是遺憾的,所以他逝世后有一半的骨灰留在了這,他要跟這里戰死的士兵們長眠于此。
隨后還參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我們仔細聆聽館長的講解,當我看著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一個個歷史故事,還有那戰爭所留下來的作戰工具時,我感受到革命先烈在長期的革命斗爭過程中堅定的理想信念。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那些革命烈士有了更崇高的敬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他們的血肉換來的,發揚并傳承這種愛國精神,少年強則中國強!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精選篇19)
在多彩的顏色大世界中,我最喜歡的顏色是紅色。
在文明古老的中國,紅色代表吉祥喜慶。過年時,要掛紅燈籠,要穿紅衣服,還要在家里貼紅窗花,門框上要貼紅春聯,門心上要貼紅福字,家家戶戶還要放紅鞭炮;紅色還代表激情斗志。在國際運動賽場上,大多數中國運動員穿的都是紅色的參賽服,這樣可以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使運動員的信心十足、力量加倍;在古代,紅色還有驅邪的功能。許多古老宮殿廟宇的墻壁都是紅色的。一直到現在本命年的人要穿紅衣服、紅襪子……;紅色還有高度警示作用。像在交通方面路口的紅燈,還有大多數警示牌的圖案都設計成是紅色的……最重要的是紅色還象征著勝利。在戰爭年代,每次戰斗勝利后,戰場上都要高舉紅色的旗幟,戰士們搖動呀,歡呼呀,跳躍呀……
在我們身邊紅色還有很多,所以在顏色的大世界中,我最喜歡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