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適合小學生讀的書籍有哪些
小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寒假時間,多看一些經典的書籍,那哪些書籍是適合小學生在寒假看的呢?一起隨小編了解下吧。
寒假適合小學生讀的書籍
1、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全新版·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之一。全書精選了八哥學舌、經典好書推薦拔苗助長、悲摯獸、扁鵲說病、卞莊子刺虎、伯樂憐馬等95個寓言故事,其中附有部分彩頁描繪故事內容。書前有導讀、知識鏈接和閱讀延伸,幫助小朋友們優化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種閱讀教育,必然會培養起學生純正的文學趣味,促進主流閱讀趨勢的形成,可以讓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有較大的收獲。
2、做人與做事
早期智力固然很重要,但早期思想、品德及情感的培養,早期行為習慣的養成,也不能小視。因為它為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確定方向并提供動力。少年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在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教他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審美,學會創造,但尤其重要的是要教他們學會做人。從不會做人到會做人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基礎階段就是少年兒童階段。
《做人與做事》作者盧勤以她貼近兒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寫作風格,對大家十分關心的少年兒童教育的重大課題,娓娓動聽地講述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書一定會成為少年兒童的良師益友,也一定會受到少年兒童工作者和家長們的熱情歡迎。
3、唐詩三百首
中國是詩的王國,唐詩則是中國詩歌的頂峰。《唐詩三百首》作為中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受到了千千萬萬人的追捧,也是今天的孩子們感受詩歌魅力的最佳途徑。朗朗上口的唐詩,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可以讓孩子得到美的熏陶。小讀者將在韻律優美的詩句和渾然天成的畫圖中,盡情領略唐詩獨一無二的文學魅力。
本書以初步具備閱讀能力的幼童為閱讀對象,內容包括孩子們最好奇、最想了解的自然及人文科學領域,在完整、全面的知識結構內,以新觀點、新材料、新成果為標準,力求提供最好的精神營養給我們的孩子們,旨在為我們未來的新主人打造一艘艘即將揚帆遠航知識海洋的船只。
4、十萬個為什么
《十萬個為什么》的讀者對象為幼兒、小學低年級學生,也可供親子共讀。所選篇目、詞語等較多地考慮了現代孩子的閱讀特點和接受能力,為便于家長引導孩子閱讀,每篇作品都配有提示性文字,以及漢語拼音注音并配彩圖。《十萬個為什么》為家長提供了體貼入微的實質性幫助,陪伴您和孩子一起暢游這座幼兒成長樂園。3~6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啟蒙階段,是各項基礎潛能亟待大力開發的黃金時期。
5、安徒生童話選
安徒生童話選里面寫了很多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有在寒冷的圣誕節夜晚,還在賣著手中的火柴的小女孩;有愛美的皇帝每天都要換新衣,最后被兩個騙子愚弄的故事;有心懷夢想的丑小鴨,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后終于變成了白天鵝等等。這些童話給了我們美好的啟示——要有理想、富有同情心、待人善良、敢說真話。
這是一部讓人可以從小看到老的經典作品,豐富的幻想,妙趣橫生的故事,樸素的幽默感,歌頌了人間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和情感。
選擇寒假小學生書籍的技巧
1、結合年齡特點選擇推薦。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給他們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就可以推薦一些革命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十歲的蔣方舟寫的《打開天窗》,《崔巒老師教你閱讀》,《小學生必讀佳作》,《少兒百科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推薦一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等。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去推薦引讀。
一般地說,小學生最喜歡讀內容是緊張離奇,曲折有趣的,體裁是童話、寓言、故事(民間故事、戰斗故事、歷史故事),小說(科幻小說、歷史小說)的通過俗易懂、圖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從年齡上說,低年級學生較喜歡讀配有插圖的童話、故事,高年級學生則較喜歡讀歷史題材的傳記、小說等,從性別上說,女生喜歡讀童話、民間故事為多,男生喜歡讀科幻小說、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從滿足其喜讀欲入手,向學生推薦引讀。
3、結合課文學習推薦選讀。
由課文的內容學習去引導學生選讀與課文內容學習相關的書籍,不僅可以鞏固課堂學習內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欲望。老師可根據節選的課文或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向學生推薦讀物。如《唐詩三百首》、《安徒生童話》,還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薦與課文體裁相同的讀物。
4、教會學生在圖書館中找到自己適合的課外讀物。
由于課外閱讀經驗的缺乏,有很多學生走進圖書館,并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書放在哪里,即使是找到了自己的書,也不知道為什么放在這里,而不是別的地方。有的學生甚至一進圖書館就直接問老師,要老師幫助他找自己要的書。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并不是單純地幫他找書,而是把找書的方法告訴他,讓他自己去找。同時,我們還對學生進行基本圖情教育,讓學生到圖書館找書就好象在自己家里找東西一樣得心應手。
5、根據《課程標準》上推薦的內容去引導選擇。
新頒布的《課程標準》在規定各學年段閱讀量的同時,也特別推薦了一些名家名篇,讓學生去選擇閱讀,教育部也組織編輯出版了“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提定書目的系列叢書”。這些作品文質兼美,是學生課外讀物中的美味佳肴。
選擇寒假小學生書籍的注意事項
給孩子選書,書的紙張顏色、光澤度、色彩、畫面都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要素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紙張不能太白
用白色紙張印制的書刊外觀很漂亮,印刷非常精致,但讀起來眼睛卻很容易疲勞。
不管是看書還是看電視,對比度太強都對視力有不良影響。紙張過白,一是會增加顏色的對比度,二是反射光線過強,會過度刺激視覺神經,容易引起視覺疲勞。看電視為什么要開燈,就是要減小對比度。如果圖書紙張看上去十分刺眼,或者看了不到10分鐘眼睛就感覺累了,那紙張顏色肯定是不合適的。
反光不能太強
好的童書,色彩要柔和,接近自然色,反光不能太強烈。
反光越厲害,眼睛受到的刺激越強,眼睫狀肌處于過度收縮的狀態,眼睛特別容易疲勞,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功能調節性近視。
色彩不能太艷
孩子的視覺需要刺激,但如果認為鮮艷的顏色就是對視覺的刺激,那就大錯特錯了。孩子看慣了色彩太重太鮮艷的顏色,以后對自然顏色的分辨力就會減弱。尤其剛生下來的孩子不用給他看彩色的書,可以先給他看一些黑白顏色的書。
現在市場上圖書的紙張顏色變化特別多。一些艷麗的顏色,比如紅色、綠色等能提起讀者的閱讀欲望,但長時間閱讀眼睛會感到疲勞。所以,圖書紙張的顏色還是以柔和的色調為好,比如淡黃色、淡粉色等,這些顏色閱讀時不會使眼睛很快疲勞。
畫面不要太細
成人愿意看精細的畫面,而童書畫面卻不能太細太復雜,字也不能太小,否則孩子看起來很吃力,他會不自覺地睜大眼睛,湊近圖書,時間長了會影響其視力。字大一些、畫面簡單一些為好。
還要注意看和聞
看:看書的裝幀。平裝書的紙不能太硬、太薄,否則容易割破孩子的手。精裝書的書角要選擇包角的或者圓角的,否則堅硬銳利的角容易戳傷孩子。
聞:聞書的味道。有的圖書出版者為了追求圖書的外觀和手感,使書看起來更漂亮,摸起來更有質感、更真實(比如書里講到貝殼,就做成摸起來真像貝殼的質感),制作時添加了一些化學物品,如果所用的材質不環保,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一般來說,有害的物質聞起來會有刺鼻的味道,購買時可以先聞一聞,如果味道很不好聞,就不要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