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構建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標準體系 老師也要修學分
&bsp; 修學分也就是學分制,是教育模式中的一種,與班建制和導師制合稱為三大教育模式。目前,學分制改革已在各大高校中全面展開,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大學生自主選擇,實現教育公平。近日,據悉我國將構建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標準體系,也就意味著老師也要修學分。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消息,為促進教師終身學習,不斷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教育部29日公布了關于大力推行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管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構建教師培訓學分標準體系,健全學時學分合轉換機制,探索建立教師培訓學分銀行,發揮培訓學分應用價值。
目前,一些教師培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項目設計、輕體規劃,重統一培訓、輕教師選學,重短期學習、輕持續提升,重學時認定、輕結果應用等問題。
對此,意見提出,要以大力推行教師培訓學分管為抓手,著力構建培訓學分標準體系。學分標準體系的構建將有助于各地科學制定教師培訓周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有利于培訓機構分層、分類、分科建立教師培訓課程體系,有利于推進廣大教師按需開展自主選學。要合制定培訓學時與培訓學分轉換辦法,體現培訓級別和學員學習成效差異。
意見提出,探索建立教師培訓學分銀行,記錄和存儲教師參加培訓與自主研修的成果,推動高等學校認可培訓學分,建立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教育的銜接機制,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ld;立交橋&rd;,拓寬教師終身學習通道。
針對當前培訓學分管執行不到位、結果未有效運用、未能發揮激勵功能等現象,意見提出,將培訓學分與教師管、學校考評和教育督導工作相結合;加強教師培訓學分監測與通報,分級落實監測責任,及時發布年度和周期監測報告。強化教師培訓學分的有效應用,將教師參與培訓與自身專業持續發展結合,依托教師信息化管平臺,建立教師培訓檔案,適時記錄教師所學課程、學習成效和學時學分等關鍵信息,對教師遞進式、持續性、終身化成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