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國際學校學生家庭年收入超50萬元
&bsp; 近幾年來,國際學生越來越受大家的請離開,不少家長爭先恐后的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就讀,只為完成孩子今后出國留學的夢想。但是,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就讀當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嗎?顯然不是,沒有雄厚的家底,高昂的學費如何負擔得起呢?
11月26日發布的《中國國際學校報告藍皮書(2016)》(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處于10-18歲之間的學生為國際學校的主要群體,國際學校的學生在家庭年收入分布上,50萬元及以上的占比最高,為394%。
據悉,《報告》對中國國際學校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在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抽樣調查在全國范圍內獲得309所國際學校的相關信息。此外,課題組在北京范圍內通過抽樣調查獲得1322份問卷,總結了北京地區國際學校學生的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國際學校僅招收中國籍學生。在309所國際學校中,在招生對象上,只招收中國籍學生的有158所,占比511%;可以同時招收中外籍的有105所,占比339%;只招收外籍學生的有46所,占比150%。
《報告》顯示,在性別比例方面,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其中,男性占564%,女性占436%。在年齡分布方面,以10-15歲和16-18歲這兩個年齡段為主,分別占478%、479%;10歲以下的占14%,18歲以上的占30%。可以看出,男性學生雖然多于女性學生,但體差別并不明顯;在年齡方面,處于10-18歲之間的學生為主要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父母的職業分布方面,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ld;企業的管者或私營企業主&rd;&ld;領導干部&rd;&ld;自職業者&rd;&ld;專業、技術人才和辦事人員&rd;分別占447%、124%、123%、98%。國際學校的學生在家庭年收入分布上,50萬元及以上的占比最高,為394%;少于20萬元的占234%;30萬元到50萬元的占195%;大于20萬元且小于30萬元的占比最少,為176%。
此外,《報告》指出,在出國留學意向所受影響因素方面,學生自身的判斷力居于第一重要的位置,占707%;家長的影響占533%;此外,社會觀念的影響占309%,同學和老師的影響占159%;媒體的影響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占比較小,分別占58%、42%。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G)秘書長苗綠介紹,中國是世界第一留學大國,低齡留學快速發展,為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出國留學做初期準備的國際學校,受到中國家庭越來越多的青睞,以期增加其子女出國留學或進入世界名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