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名學生的孤島之旅:教室是草地課本是自然
&bsp; 教育,并不一定要在課堂上實施才會有所成效,有時,換個時間、換個地點,或許還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哦!日前,成都實驗小學三年級的51名學生被拉到孤島上展開一段特殊的學習之旅,在這里,他們以草地作為教室,自然便是他們的課本。
沿天府大道南延線一路南行,遠離成都中心城區20公里的郊外,從碼頭出發,乘10分鐘的快艇,一座人工打造的孤島從湖光山色中顯現。周末,成都實驗小學三年級的51名學生被拉到這座孤島,這堂與四川環保宣教中心合作、三天兩夜的特殊課程打破了孤島的靜謐。特殊之處在于,教室是草地,課本是自然,考試是人際關系。
同學們在小山坡上畫畫
同學們在搭建自己設計的鳥窩
音樂課上用碗、水、玻璃杯模擬自然中風雨雷電的聲音來創作交響曲;建筑師走上講臺介紹建筑人居和自然環境的關系……這里的課堂沒有書本,只有自然的花鳥魚蟲,以及融于其中的環保教育。
班主任說,讓學生們到孤島上來住帳篷,學校原本也有擔心,因此15名老師負責小島學校的課程講解和生活起居,并提前1個月規劃了課程。但學生給了他們驚喜。&ld;營地只有4個水龍頭和6個蓮蓬頭,51個孩子在半小時內完成洗漱,原以為會很困難,沒想到孩子們自協調,有序地完成了。&rd;
&ld;如果你成為一只鳥,你會怎么設計居住環境,以小組為隊別,用一天的時間設計建造鳥窩。&rd;周六,科學老師把當天的任務布置下來。6個小組各自在營地上圍出地盤,開始討論如何建造共同的家。圓頂尖頂?有無籬笆陽臺?很快,小組內部爆發爭吵。然后,不斷有鳥窩倒塌,有學生開始哭著找老師。&ld;半數學生都在哭。&rd;班主任說,合作遇到挑戰不在于野外的環境,而在于任務難度的加大。對此,她給出的解決方式是‐‐學生自己解決。
其中一個小組,因為組長排斥組員的想法,組員們提出換組長,組長背著書包要退出露營。班主任只是向組員們重申規則:&ld;當組內有人退出時,全組出局。&rd;最后是組員們上前抱住組長挽留,&ld;哭成一團。&rd;最后總結時,孩子們一致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搭鳥窩活動。
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