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建成273間未來教室 服務超過15萬中小學生
&bsp; 未來教室的建成,使得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更加頻繁,同時,很好的調動了課堂的氣氛,讓學習更加有趣,另外,未來教室的投入使用,也意味著信息技術與未來教育的良好結合,昭示著教育事業的一大變革。日前,據悉江蘇蘇州建成273間未來教室,服務超過15萬中小學生。
圖文并茂、聲像兼備,未來教室讓師生互動更頻繁,讓課堂內外的學習更有趣,是信息技術與未來教育變革的一大趨勢。10月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參觀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時,現場視頻連線蘇州市第三中學校的未來教室,與蘇州市教育局局長顧月華進行了遠程交流,聽取蘇州教育信息化工作匯報。
視頻連線中,顧月華向陳寶生匯報了蘇州與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開展的未來教室教育信息化項目的相關情況。蘇州與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將未來教室引入蘇州中小學一線教育教學實踐,通過應用融合有效變革傳統課堂,探索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有效擴大優質數字資源覆蓋面,以信息化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帶動教育現代化建設。
據了解,作為蘇南教育現代化示范區核心區域,近年來蘇州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果斐然。目前,蘇州全市共建成273間未來教室,覆蓋83所中小學校,服務超過15萬名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部分學校已實現在教育教學中大規模、系統性的日常應用。
蘇州有18000名教師接受了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涌現了300多名市級專家型種子教師,建立了一支具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實證研究能力的創新型教師隊伍,將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作為學校辦學評估、教師職稱評審和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指標。在2015年教育部&ld;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rd;活動中,蘇州市曬課21976節,獲評部級優秀課328節,占全國總數26%,位居地級市前列。從實踐看,未來教室對自主學習、學情分析、資源建設和學習評價等方面已經產生了積極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