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過萬圣節引熱議 家長:過洋節意義在哪兒
&bsp; 萬圣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時間是11月1日。但是,很多亞洲地區的人都將萬圣節前夕,也就是每年的10月31日誤稱之為萬圣節來慶祝。效仿西方國家,購買各種稀奇古怪的面具、衣服等等。這令一眾家長很是不解,為什么要過洋節呢?過洋節是否會冷了中國傳統節日?
本報訊 &ld;幼兒園真的是逢洋節必過,就連國外的&ld;鬼節&rd;也不放過。小朋友們熱鬧一下就算了,還要家長陪著一起鬧騰。&rd;近日,海口市民王女士苦惱萬分地說,前幾天她突然接到兒子幼兒園老師發的信息,要求家長、孩子買萬圣節的服裝道具,一起過萬圣節。&ld;一些姐妹的孩子在其他幼兒園,也接到了過萬圣節的通知。過這個節日,不僅浪費錢,還會嚇哭小朋友,意義在哪里呢?&rd;王女士說,幼兒園崇尚過洋節,尤其是像&ld;鬼節&rd;這樣的節日也要過,讓家長們很糾結。記者 黃婷 實習生 符林珠 文/圖
家住海口新大洲大道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在附近的幼兒園讀中班。前兩天,女兒的班主任突然在微信群里通知家長買萬圣節的服裝和道具,幼兒園下周一將組織小朋友過萬圣節。
&ld;女兒上小班時,老師也要求買萬圣節的服裝道具,我本來想把去年的拿來用,可女兒不同意,一定要買新的。去年買衣服、道具,花了100多塊錢,今年估計會花費更多。&rd;王女士苦惱地說,給孩子過萬圣節,花錢不說,而且這個節日對小朋友真的合適嗎?&ld;去年孩子過完節回來,只學會了嚇人,我問她萬圣節是什么,她完全不懂。&rd;王女士說,她不明白現在的幼兒園為何都這么喜歡過萬圣節。
無獨有偶,家長孫女士也在為幼兒園要給孩子過萬圣節苦惱。&ld;前兩天接到老師通知后,我帶孩子去超市買道具,女兒一看到鬼臉面具,嚇得直往后退。&rd;孫女士說,她最后買了卡通面具,但是她擔心有同學會買鬼臉面具,嚇著女兒。
&ld;萬圣節這樣的節日,到底該不該過,希望幼兒園能夠聽聽家長的聲音,好好考慮一下。&rd;孫女士說。
&ld;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家長發的帖子,說現在幼兒園要給孩子過國外的節日,那么,等到中國的中元節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孩子拿著紙錢去燒啊。&rd;家長吳先生說,雖然該家長的話有些偏激,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幼兒園對洋節的盲目崇拜,對中國傳統節日教育的忽視。
林先生的兒子在海口一家幼兒園讀大班,他告訴記者,萬圣節、圣誕節這些西方節日已成了幼兒園的盛典,孩子每年都要買衣服,幼兒園也會組織表演節目,很熱鬧。而到了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時,恰巧趕上法定節日放假。&ld;有時候幼兒園會提前給孩子介紹節日的來源,偶爾會在節日之前組織孩子唱個歌、跳個舞,就算過了節了。&rd;林先生說,洋節日如此隆重,而中國傳統節日卻簡簡單單,這樣導致孩子更加熱衷過洋節。&ld;孩子從小就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反而忽視了中國傳統節日,讓孩子從小就種下西方文化的種子,就太可怕了。&rd;林先生說。
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多位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他們紛紛表示,孩子上學前從不過萬圣節,但自從孩子們上了幼兒園之后,幼兒園就組織大家過這個節日。大部分受訪家長表示,并不支持孩子過萬圣節,但礙于是班級集體活動,也不好讓孩子落單。
昨日,記者走訪了海口多家超市。
在龍昆南路一超市,記者剛進門便看到了琳瑯滿目的萬圣節商品,其中,一個&ld;口流鮮血的僵尸&rd;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不少家長在為孩子挑選道具。
記者注意到,萬圣節商品區域人來人往,最熱銷的有南瓜燈籠、服裝和面具等,價錢為5元-80元。
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來買萬圣節道具的人還不算多,萬圣節前一兩天,人是最多的,&ld;消費者八成是家長,而且一大半是幼兒園孩子的家長。&rd;工作人員說。
在海口紅城湖路一超市,記者發現,該超市的萬圣節物品所剩無幾。該銷售區域售貨員告訴記者,&ld;萬圣節物品月初就上架了,現在快賣完了。&rd;售貨員表示,萬圣節服裝和道具每年這個時候都很好賣。
記者了解到,不僅商場、超市熱銷萬圣節商品,網上同樣熱銷。記者在淘寶網主頁輸入&ld;萬圣節&rd;發現,銷量最高的商品是兒童演出服,月銷量為43868件。萬圣節面具、南瓜燈、南瓜桶等也是熱銷產品。
記者對比發現,同樣的面具,在超市賣十多元,在網上僅需3-5元。全職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于大家過萬圣節追求的是&ld;瞬間刺激&rd;,所以今年買道具不打算花太多錢,&ld;網購是很好的選擇,我今年花了50多元便把孩子萬圣節道具都準備好了。&rd;
那么,幼兒園為何熱衷過萬圣節,老師們怎么看?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幼兒園的老師。多數老師承認確實會給小朋友們過西方節日,但是并不是因為崇尚&ld;洋節&rd;,而是為了給孩子多點&ld;主題體驗&rd;。
海口椰海大道一幼兒園負責人說,該園每年都會陪孩子過萬圣節,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為了借助萬圣節這個機會,讓孩子多一個&ld;主題體驗&rd;的機會。&ld;除了西方的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更加重視。重陽節讓小朋友跟爺爺奶奶一起包餃子,就是讓家長體會到和孩子一起動手體驗的快樂,也加深孩子和親人之間的感情。&rd;該負責人說。
海口濱海大道一幼兒園老師說,今年萬圣節將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度過。&ld;我們希望通過家長的參與,讓親子有個互動的好機會,讓孩子了解學習西方異域文化。&rd;該園老師說。
海口一家國際幼兒園的負責人則表示,該幼兒園側重英語教育,有外教,會涉及一些中西方融合文化教育,諸如萬圣節、圣誕節之類的節日是開展英語教育的機會,都會引導孩子搞些主題活動。家長不必為此過度擔心。
幼兒園里究竟要不要過&ld;萬圣節&rd;?怎么過?就此問題,海南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老師鄒木榮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幼兒園借助萬圣節等西方節日作為載體,開展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游戲、活動這無可厚非,但是不提倡逢洋節必過的做法。
鄒木榮說,幼兒園帶小朋友過西方節日并不是不可,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挖掘節日的正能量,適當引導。幼兒園老師可挖掘萬圣節中一些能激發孩子興趣、讓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看得見的節日元素更好,比如老師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制作南瓜燈、用蔬菜瓜果做成生活裝飾用品。 對于萬圣節中妖魔化、裝鬼搞怪的恐怖元素,最好摒棄。
他認為,幼兒園更應該重視對小朋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比如中秋節、清明節等,雖然遇到法定假日會放假,但是并不妨礙幼兒園借節日的機會教育孩子。他建議學校可打時間差,利用節前的時間搞一些中國傳統節日主題活動,讓孩子從小接觸、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洋節過熱的同時,我們的許多傳統節日,卻被年輕人所冷落所淡忘,甚至不屑。比如剛過去的重陽節,有多少孩子在意?顯然,傳統節日中的文化和精神價值,其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正在逐漸弱化。因此,商家借洋節制造商機,雖無可厚非,但也不必&ld;煽&rd;得過熱,至于幼兒園的老師,更應該正確引導。錢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