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非公民學生學費明年上調 公民學生學費保持不變
&bsp; 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學生學費的多少都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學費下降,家長們自然是非常高興,這樣一來,將可以節省大筆教育支出;反之,家長們也會感到擔憂。近日,據悉新加坡非公民學生學費明年將會上調,而公民學生的學費將保持不變。
(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僑網10月1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明年1月起,在新加坡就讀政府或政府輔助學校的非公民學生每月學費將上調20元至150元。新加坡公民學生的學費保持不變。
永久居民學生的每月學費上漲20元至60元,外籍學生的學費漲幅則介于20元至150元。
新加坡教育部在文告中指出,這次調是根據教育部的定期學費檢討工作做出,以進一步區分公民和非公民權益。
上一輪調在今年1月實行,永久居民學生的學費當時同樣上漲20元至60元;外籍學生的學費也一樣調高20元至150元。
隨著學費明年調,公民與非公民的學費差距將進一步擴大。非亞細安成員國的外籍學生學費漲幅最大,這群學生若就讀初級學院或勵仁高中(illeia Istitte),每月學費將從1150元調高到1300元,與公民學生須繳付的6元相差1200多元。
非亞細安成員國的外籍中學生每月學費將從800元增加到950元;小學生學費從每月550元增加到600元。
就讀初院及勵仁高中、中學和小學的永久居民學生學費明年起分別是每月280元、200元和130元。
新加坡公民繼續享有免費小學教育,每月雜費維持在6元5角。就讀中學的公民學費維持在每月5元,雜費照舊是10元。初院與勵仁高中的公民學生學費保持在每月6元,雜費依舊是13元5角。無論學生國籍,學生都繳付相同的雜費。
去年就讀新加坡本地政府學校的學生中,約9%是永久居民,另5%是外籍學生,這個比率過去幾年維持不變。
自教育部于2009年宣布通過包括小一報名優先權和學費等方式,區分公民和非公民的教育權益后,非公民的學費先后在2011年起和2013年調高。永久居民學生的每月學費在2013年上漲50元至80元;外籍學生每月學費則調高115元至250元。
除了中小學和初院,大專學府在調學費時,非公民學生都會面對較高的學費增幅。
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這個新學年調學費,新加坡公民的工院學費增加100元,工教院學費調高10元,永久居民學生的工院和工教院學費漲幅介于153元6角至200元;而國際學生學費漲幅介于700元和1350元。
教育費上漲受到一些非公民關注。原籍馬來西亞的李秀香(42歲,美容師)和家人去年成為公民,兩名兒子也在這里接受教育。
她說:&ld;我們一家人都在新加坡生活多年,想到孩子日后就讀大專學府,學費會更昂貴,特別是非公民,一直都有考慮成為公民。&rd;
來自中國臺灣的外籍學生許丞楷(16歲)就讀本地一所中學,八年前與外派到這里工作的父親一同到新加坡定居。他原在國際學校上課,后來因父母看好新加坡本地學校的教育素質,而轉到政府小學上課。
他說:&ld;今年才剛調學費,知道學費明年又上調,我感到有些壓力,感覺自己得更認真學習,才不辜負父母為我投入的教育費。政策必然得保障公民利益,我畢竟不是公民,只能去接受調。&rd;(胡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