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沉迷網絡游戲 偷用母親手機充值近7萬
&bsp; 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不少家庭不可缺少的一件生活必需品,當家長成天手機不離身時,身邊的孩子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拿起電子產品玩游戲,久而久之,不自覺的便沉溺其中無法自拔。隨之帶來的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日前,一名熊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竟偷用母親手機充值近7萬元。
冉先生通過網絡查到的其中一筆交易記錄
記者 趙映驥 實習生 羅海霞
面對好不容易盼來的國慶長假,正是一家團聚享受歡樂時光的大好機會,可是酉陽縣的冉先生一家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10月2日下午,冉先生的妻子胡女士在網上購物時收到銀行&ld;余額不足&rd;的提示短信,猛然發現賬戶里近7萬元的現金不翼而飛,可夫妻倆最近并沒有動過這筆錢……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10月2日下午,冉先生的妻子胡女士告訴他,最近一次銀行提示短信里顯示,卡里的6萬多元現金沒有了。兩人跑到當地派出所報案,警方提醒需提供銀行流水記錄,讓他倆明日再來。
回到家后,冉先生越想越不對,少了這么大一筆錢,銀行怎么沒有發送支出提示短信?冉先生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客服表示每次變動都有發送信息。
&ld;那第一次大數額轉賬是什么時間?&rd;冉先生問。&ld;今天(2日)上午10:53。&rd;
這個時間,手機正在孩子小冉手里。一番逼問后,小冉承認是他使用母親的微信把這筆錢花掉的。冉先生查看微信交易記錄發現:10月2日,給微信用戶&ld;山特諾伏科技&rd;轉賬40910元。10月1日,幣充值950元,轉賬3000元……
再往下翻看,在6月19日至9月30日之間,也有植物大戰僵尸游戲充值等消費轉賬共計16441元,支出總計687408元。
&ld;山特諾伏科技&rd;是什么公司?為什么小冉要轉這么多錢給這家公司?
原來,11歲的小冉一直沉溺于網絡游戲&ld;穿越火線(F)&rd;。前段時間,有個陌生網友加他,告訴他花錢就能幫他刷游戲道具,不滿意還可以退貨。小冉信以為真。
3個多月以來,小冉一直背著母親用其微信進行游戲、幣充值等。2日,小冉一鼓作氣通過母親的微信轉給&ld;山特諾伏科技&rd;4萬多元。
轉完錢后小冉有些后悔,想要把錢退回來。這個陌生網友告訴他,需要再付8000元才能退回已經付的40000多元現金。
&ld;我想他應該是想付8000元的時候,卡里已經沒錢了。&rd;冉先生說起這件事相當地無奈,&ld;我一聽就覺得這是詐騙。&rd;
冉先生對重慶時報記者說,小冉在上將他母親的微信號告訴這個陌生人,然后趁偷玩母親手機時添加對方為好友。在那之后,小冉通過母親的微信號與名為&ld;山特諾伏科技&rd;的微信用戶一直保持著聯系。害怕被發現,小冉每次和對方聊完天,都會刪除聊天記錄和微信支付提示消息。
&ld;我們不曉得孩子怎么知道支付密碼的,大概他看他母親使用時偷偷記下。&rd;于胡女士近段期間沒有使用過銀行卡消費,也沒有查看微信交易記錄的習慣,直到2日下午的購物支出的提示短信才發現余額減少的事情。
隨后,這個陌生網友將小冉的和胡女士的微信都拉黑,小冉怕被父母責罵,也早將對方的刪除,現在已經聯系不上這位陌生網友。
近7萬存款被盜刷,無奈之下,冉先生只好報警,不過警方并未受,冉先生告訴記者:警方認為是雙方自愿的交易,不屬于完全的詐騙。
不過,冉先生沒有放棄追回的努力,他昨天表示:&ld;孩子未成年給網絡游戲充值且數額巨大,況且這錢不是他本人的,是盜用父母的,這樣的交易也合法嗎?那個網友的行為不算詐騙嗎?這錢是準備給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用的,總得有個說法,不能讓這種行為沒人管啊!&rd;目前,冉先生正努力和警方作進一步的溝通。
就冉先生遇到的小孩偷偷使用微信使用大筆存款的問題,記者昨天咨詢了經常處經濟類案件的律師凌先生,他聽完記者陳述后表示:&ld;根據中國的《民法通則》,小冉只有11歲,10歲-16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法律規定只能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他的法定代人代,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人的同意。在本案當中,小冉要使用大筆資金,必須經過監護人的確認,所以小冉的父母有權追回被小冉花掉的錢。&rd;
當然,凌先生也特別提示:&ld;首先小冉的父母要證明,這個錢是娃娃刷的,而不是他們刷的,然后才好通過法律手段去把錢要回來,如果協商無果的話只有訴諸法律手段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