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48歲媽媽背9歲腦癱兒子求學 兩人成同桌(2)
陳英在課堂上教會兒子認一元錢
48歲的&ld;同學&rd;出現在班上,不僅讓一群小同學好奇,教書20年的班主任彭鳳英也是第一次碰到。
彭鳳英說,剛開始,一些人都不太相信陳英能堅持陪讀,但課堂上陳英全神貫注的樣子,很快打消了大家的疑慮,&ld;一天6節課下來,陳英不僅坐得住,還學得很認真&rd;。
陳英視力不好,為了看清黑板,她特意買了一副老花鏡。雖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但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陳英上課時筆記做得很認真,也和其他同學一起跟著老師朗讀課文,因為她不知道兒子能不能聽懂老師講的知識,唯一能做的,就是認真學、仔細記,回去后再一字一句重復講給兒子聽。
&ld;兒子很肯學。&rd;陳英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在第幾頁,小瑞都記得清楚。他還特別愛惜書,有書頁不小心被撕壞,他都嚷著讓媽媽用不干膠把它粘好。
放學后,同桌母親收拾回家,因為家里還亟需她回去打幫手
課堂上,陳英也是兒子的手。于小瑞握不住筆,每次都是小瑞口說或用手指答案,陳英代筆作答。
小瑞一直對數學情有獨鐘,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時,陳英給他填錯了一道題,檢查時,小瑞自己發現,指著答案,咿咿呀呀地提醒陳英。小瑞說話一般人聽不太懂,但陳英卻能和兒子順暢地交流。
作為同桌,陳英的陪伴不僅在課堂上。于行動不便,小瑞無法參加學校的運動會,期間本不用到校,但陳英也會背著孩子到操場上看看,再回到教室,陪他做作業。
不過,這位同桌也有尷尬的時候。在學校,最不好辦的就是小瑞上廁所。剛開始,陳英背著兒子到男廁所,同學們見進來一個女的,都一哄而散。后來,她又試著將兒子背到女廁所,但兒子死活都不干。最終,陳英只有等到大家都上課了,才背著兒子去上廁所。
母親給孩子講故事,吸引了眾多同學參與
陳英的付出也換來回報。在一年級上期期末考試中,小瑞的語文、數學竟然無一差錯,取得了雙百分的優異成績。
放假那天,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慶祝了一番。從不喝酒的陳英在丈夫的勸說下,幾杯啤酒下肚,然后躲在角落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
但隨著小瑞一天天長大,因腦癱出現的癥狀越來越明顯,語言、運動等方面都有障礙。陳英帶著兒子四處求醫,重慶萬州、北京、上海……凡是有利于治療腦癱的醫院,都帶著兒子去過。
幾年的艱辛求醫,讓陳英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也花完了家里的積蓄。
為了生計,陳英和丈夫在趙家場鎮上開了一家快餐店。每天中午放學鈴聲響起,陳英就背著兒子匆匆往家里趕。趁著放學時間,陳英幫著丈夫切菜、洗菜,招呼客人。忙完后,她給孩子喂飯,自己再吃一點,然后又背著孩子到學校上課。
平時,陳英也堅持為兒子做全身按摩,扶他走路活動筋骨,盼望能有奇跡發生。
&ld;兒子曾悄悄告訴我,將來他還要上大學。&rd;陳英一直記得小瑞的話。她說,她希望將來兒子能夠獨立行走,去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