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歲男孩玩網游購買游戲幣刷掉媽媽8000元
小孩子癡迷于玩網絡游戲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教會孩子學會克制,謹防孩子游戲成癮。近日,安徽一8歲小男孩玩網游購買游戲幣刷掉媽媽8000元,致使媽媽誤以為銀行卡遭盜刷報警。其實,近些年來,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一再給家長們敲響警鐘。
中安在線訊 據新安晚報報道,3月20日,淮南王女士到銀行取錢時,發現銀行卡中莫名其妙少了8000元。王女士以為自己的卡被盜刷,或是遭遇了詐騙,急忙向警方報了案。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民警調查后發現刷卡人竟然是王女士年僅8歲的兒子,這8000元全部被孩子網購了槍戰游戲里的裝備。
警情:銀行卡少了八千塊
“王女士當天來報案是20號晚上6點多。”淮南市公安局新淮村派出所民警葛東星告訴記者,王女士報案時拿了三張從銀行打印的賬單流水,上面顯示當天下午3點到4點之間,一張卡里的8000元被三次“網絡轉賬”轉走。
由于許多電信詐騙案件最終都是通過網絡把錢轉走,葛東星考慮王女士可能是遭遇了電信詐騙,可經過詢問,王女士肯定地回答自己并沒有接到過詐騙電話,也從未通過網絡轉過錢。
“那會不會是手機中毒后,被人盜刷了錢呢?”葛東星把王女士的手機拿過來查看,發現上面有一個支付寶軟件,打開軟件顯示,當天下午有三筆錢被轉出去,和銀行流水單上的一樣。對此,王女士稱自己并不會使用支付寶。“會不會是你家人用你的手機轉的賬?”葛東星提醒道。王女士回憶,當天下午三四點鐘時,只有8歲的兒子樂樂(化名)碰過自己的手機,當時兒子做完作業,在用她的手機玩游戲。
調查:刷卡的竟是八歲娃
葛東星隨后在王女士的手機里發現一款槍戰游戲軟件,打開自動登錄后,里面有購買記錄。王女士急忙打電話回家,讓愛人問樂樂是怎么回事,樂樂當即承認下午的確用支付寶購買過游戲裝備,8000元就這樣“打了水漂”,這讓王女士又氣又心痛。
王女士告訴民警,她和愛人工作都很忙,平時照顧兒子的時間不多,兒子經常自己在家玩手機、iPad、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幾乎也沒人制止他玩。
王女士還有一個女兒叫玲玲(化名),在一所寄宿中學上高中,為方便聯系,父母給玲玲買了一部手機。樂樂每次看到玲玲從學校回來,總喜歡拿她的手機玩游戲,玲玲不想讓弟弟玩自己的手機,就在媽媽的手機上下載了一個槍戰游戲,拿給樂樂玩。
今年春節期間,玲玲用媽媽的手機下載了一個支付寶,并綁定了媽媽的一張銀行卡用來購物,設的密碼就是樂樂的生日,沒想到只有8歲的樂樂在旁邊全記住了。3月20日下午,樂樂在玩游戲時,就用這個支付寶購買了8000元的游戲幣。
專家:莫縱容孩子玩游戲
如今不少孩子能夠熟練操作手機、電腦打游戲,甚至連幼兒園小朋友也不例外。專家稱,現在的孩子會得多、懂得多,玩游戲時往往沒有節制,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正確引導,不能縱容。
“現在出現沉迷游戲超低齡化現象,最主要的責任在家庭,雖然現在各種網絡游戲遍地,可并不是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只是吸引了父母疏于管教的那些孩子。”淮南市公安局拘留所心理咨詢師岳建國說,孩子在3歲以內是性格形成期,這個時期非常關鍵,家長不能任由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因為孩子想玩游戲、一哭鬧就放任孩子去玩,一定要及時糾正。而3歲至6歲的孩子則是人格形成期,這個時間不要過度批評指責孩子,平時要讓孩子多做些有益的事,比如洗碗、掃地等家務,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否則孩子今后離家接觸到游戲時,也容易沉迷。
民警提醒,網絡支付平臺雖然方便,但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市民除了要設置好密碼,綁定的銀行卡內也不要留太多余額,謹防出現賬戶被盜等情況,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對于尚不懂事的孩子,家長要多花時間陪伴,正確引導他們接觸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