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人食用自制臭豆腐食物中毒 仍有兩人未脫險
&bsp; 不少家庭出于安全衛生方面的考慮,選擇自制臭豆腐食用,然而,很多時候,在制作發酵食品時很難達到無菌條件,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食物中毒的情況,日前,祖孫三人食用自制臭豆腐,不料竟發生食物中毒,目前,仍有兩人未脫離生命危險,希望大家一定要引以為鑒。
&bsp;
劉艷軍用棉簽為昏睡中的馬淑芳沾濕嘴唇。本版圖片京華時報記者陶冉攝
病情好轉的妞妞在醫院打地鋪。
劉艷軍在重癥監護病房外祈禱。
截至昨天,78歲老人馬淑芳及其三女兒劉改平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治療了35天,其孫女13歲的妞妞也剛出院不久。她們是山西呂梁人,6月18日,三人在食用自制臭豆腐后食物中毒,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6月21日進京治療。據其家人介紹,三人已花費近50萬元醫藥費,馬淑芳曾在蘇醒時寫下&ld;死&rd;字,不想拖累家人。
昨天下午,記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7醫院中毒救治中心門診樓一層見到馬淑芳的二女兒、四女兒劉艷軍及孫女妞妞。妞妞于6月30日辦了臨時出院手續,但仍需觀察,苦于沒有床位,只能和陪同看護的姑姑們在大廳里打地鋪。
妞妞告訴記者,6月18日下午,她從寄宿學校回家,晚飯時,馬淑芳端上自制的臭豆腐,她和三姑劉改平都吃了些。&ld;以前奶奶也做過,我們經常吃。味道和以往沒什么不同,我們并沒有發現問題。&rd;
次日早晨,馬淑芳起床后出現頭暈、雙眼視物重疊、血壓升高等癥狀,家人懷疑是腦出血。當天中午,劉改平也出現類似的癥狀。&ld;我的癥狀較輕。只覺得頭暈、乏力,渾身使不上勁。&rd;當晚6點左右,馬淑芳又出現嘔吐等癥狀,&ld;前后吐了兩次,很嚴重,嘔吐物呈黑色。&rd;劉艷軍趕緊將三人送往醫院。
經診斷,醫生稱三人為食物中毒,建議轉院到北京治療。6月20日晚8點多,在二姑的陪護下,妞妞和劉改平乘救護車從呂梁人民醫院離開,連夜趕往北京,6月21日早上6點多抵達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馬淑芳則于當天中午抵達該院。
據馬淑芳的二女兒劉女士回憶,在轉院途中,起初劉改平還有意識,嘴里能吐出幾個字,&ld;車到娘子關人就不行了,開始流口水,個人一陣陣地抽搐,還斷斷續續地說,&ls;別管我了,讓我死吧,救咱媽。&t;說到這里,劉女士開始哽咽起來。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中毒救治科副主任醫師王浩春介紹,6月21日,馬淑芳等三人轉入該院治療。三人均為A型肉毒素中毒。其中,馬淑芳、劉改平屬于重度中毒,多臟器衰竭,&ld;馬淑芳到院時已處于休克狀態,劉改平也已呼吸困難,要24小時呼吸循環支持。&rd;兩人入院后被收治重癥監護室內,仍需進一步觀察。妞妞經治療后,病情有所緩解,現已辦出院手續。
王浩春稱,入院35天以來,馬淑芳、劉改平兩人已花費40多萬元,每人每天花銷在6000元左右,總體治療周期在兩個月以上,&ld;后期離開重癥監護室還需要繼續治療,花銷確實很大。&rd;
據劉艷軍介紹,他們姐弟共6人,妞妞的爸爸劉永峰最小。早年劉永峰和妻子離婚后,妞妞一直她照顧。今年5月,劉永峰出車禍下肢多處骨折,已將積蓄用盡。目前,劉永峰仍在臥床。&ld;為照顧他,母親和姐妹幾個都輪番在他家伺候。&rd;也是為了省錢,馬淑芳才選擇自制臭豆腐,當成下飯菜來吃。沒想到發生這種事。&rd;
劉艷軍說,因治療費用高昂,一家人現在都只吃些饅頭或泡面,&ld;妞妞還在恢復身體,為了省錢不能給她買好的,有些過意不去。&rd;談及此,劉艷軍滿面愁容。
更令劉艷軍介懷的一幕發生在6月25日。當天,她在重癥監護室看護馬淑芳。馬淑芳渾身插著管子,靠呼吸機維持生命。馬淑芳勉強睜開一只眼,意識較前兩日清醒,&ld;她示意我拿紙,給她寫東西。&rd;
隨后,她看到馬淑芳用顫抖的手在病歷紙上寫下&ld;不治&rd;&ld;不在這&rd;&ld;死&rd;等字跡。劉艷軍說,&ld;這些字像刀一樣扎在我心上。我知道她怕花錢,我們姐妹幾個賣血也要把媽媽治好!&rd;
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中毒救治科副主任醫師王浩春表示,肉毒桿菌外毒素是一種嗜神經毒素,是已知外毒素中毒性最強的毒素。人食入這些含毒素的食品后,即可發生中毒。成人致死量為001g。產生該毒素的肉毒桿菌本身無致病力,但在體外適宜條件下能產生強烈的外毒素,從而引起食物中毒。
王浩春說,&ld;攝入毒素后潛伏期一般為12~36小時&rd;,臨床表現主要以各種麻痹及胃腸道癥狀為特征,危害嚴重,病死率很高。早期為消化道癥狀、繼發眼部癥狀,其后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呼吸衰竭甚至循環衰竭。
特效治療方法是A型肉毒素抗毒血清,但是必須在早期使用效果才明顯。臟器衰竭期,主要以臟器支持與替代為主,直到病人的臟器功能恢復為止。
王浩春稱,肉毒桿菌外毒素生長和產生外毒素的適宜溫度為25~27℃,低于15℃或高于55℃即不繁殖和產生毒素。&ld;自制的臭豆腐溫度比較適宜產生A型肉毒素,在缺氧的情況下,細菌大量繁殖,再加上食用前未經足夠的熱加工,食用后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rd;
為避免食物中毒,王浩春提示,隔夜的食品不要吃,在食用豆制品前應該熱加工到位,否則容易引起中毒。另外,這種毒素發病的季節性不太明顯,發酵制品引起者多見于晚春和初夏,肉類中毒者多見于夏秋季。任何年齡、性別均可發病,抗體水平低,無免疫性。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表示,&ld;市民在自制食品時一定要慎重。&rd;蛋白質類食品,尤其是豆制品,臭豆腐、醬豆腐、豆豉、納豆等食品,不建議市民進行自制。此類食品在企業生產時有嚴格的生產條件,在家中操作很難達到無菌條件,更不具備相關的衛生條件。豆制品的致病菌可能致命,建議市民不要自制肉類發酵品、魚類發酵品和豆類發酵品。
范志紅指出,蔬菜類的發酵品可以做,但夏季操作要比冬春季污染危險大,&ld;雜菌生長速度太快,要有一定的生產技術,且要嚴格注意風味和質地,應該是脆的、清香的、酸的,只要有雜味,就應該立即扔掉,以免中毒。&rd;
此外,對于現在比較流行的一些養生食譜,范志紅也提示市民,應以謹慎態度面對,以洋蔥泡酒這類食品為例,&ld;是否安全要看食品的酒精度,如果在紅酒里放少量洋蔥則問題不大,如果放入大量洋蔥,稀釋了酒精濃度,防腐效果就會打折,雜菌也會隨之滋生。&rd;酒泡楊梅也是同樣的道。
京華時報記者武紅利實習記者姚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