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涉毒問題凸顯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免遭"毒"害
&bsp; 眾所周知,毒品是一種對人類有著強大危害的物質,不僅會使人們對其產生強烈的依賴性,更會影響一個家庭乃至體社會的和平安定。自古以來,國家就堅決抵制毒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漏網之魚,頂風作案。這其中,當然也不乏一些年紀尚輕的青少年,為了保護他們免遭毒品的危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新華社昆明6月26日電 題:未成年人涉毒問題凸顯,如何保護孩子免遭&ld;毒&rd;害?
新華社記者王研
他們還是一群懵懂無知的孩子,毒魔之手卻毫無憐惜地伸向了他們。吸毒、販毒,走向犯罪……
未成年人涉毒問題在一些地區正逐漸增多,&ld;防毒警鐘&rd;敲響,家庭、學校和社會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孩子免遭&ld;毒&rd;害。
在一些地區,因毒品引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日益凸顯。記者從云南省檢察院獲悉,云南有的地方80%左右的未成年人案件都是因毒品引發。昆明鐵路運輸檢察分院檢察官方文琳說:&ld;近幾年我們辦的未成年人案件100%是涉毒案件。&rd;
未成年人小丁(化名)來自貴州盤縣農村。2014年8月,他和另一名男子乘坐云南孟定到昆明的長途汽車時被民警查獲。民警從其體內查獲海洛因35坨,凈重247克。
昆明鐵路運輸檢察分院接手此案后,對小丁出具了社會調查報告。檢方調查發現,小丁幼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后因經濟條件較差輟學,前往廣東打工。在廣東,他染上網癮,并受人誘惑走上了販運毒品的道路。在小丁看來,吞吞東西從云南帶到四川西昌就能掙到錢去上網,&ld;輕松掙大錢&rd;,是很輕松、很有吸引力的事兒。
小丁只是昆明鐵路公安處偵破的一起販賣、運輸毒品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之一。這起案件共有70多名涉案人員,其中20多人是未成年人,多為16至19歲,來自兩廣、兩湖、云貴川等地,絕大部分是男孩兒。這些未成年人在毒品犯罪中多處于被動地位,多為同犯或從犯。
身處有吸毒者家庭環境中的未成年人,往往陷入被動。今年2月,昆明市呈貢區警方抓獲了一名吸毒女子。這名女子賣毒品時,竟讓情夫年僅7歲的孩子把毒品送到買方手中。警察在其家中發現,吸毒工具到處隨意擺放,毫不顧忌家中的幾個孩子。
未成年人吸毒的形勢在一些地方也不容樂觀。云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韓躍先說:&ld;德宏州、普洱市等地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吸毒和毒品犯罪有向校園蔓延的苗頭。&rd;為此,他們專門向學校、教育局、公安機關發出檢察建議書,督促全面排查校園吸毒、販毒情況。
記者從云南省司法廳戒毒局了解到,2014年6月,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隊開始正式收治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員。截至今年6月,累計收治520人,目前在隊的還有285人。
&ld;這些孩子在14至18歲之間,多為獨生子女。&rd;云南省第一強戒所政委楊文周說。
未成年人吸毒的成因復雜。有的孩子因家庭教育缺失而染上毒品,尤其是如果父母吸毒,孩子吸毒的幾率將增大。記者曾在云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采訪過一名女孩,于吸毒父母在家中隨意放置吸毒工具,她4歲就模仿父母嘗試了第一口毒品,7歲就吸毒上癮,如今已多次進出戒毒所。她說:&ld;我不是父母養大的,是戒毒所養大的。&rd;
有的孩子因學校管不到位而走上吸毒之路。近日,一個在電子游戲室里吸毒被警察抓獲的男孩被送進云南省第一強戒所,他還是一名14歲的初中學生。孩子的父母因忙于生計在外地,直到3天后民警找到他們,他們才得知此事。而這名學生不見的3天時間里,學校竟未通知家長,也沒有任何尋找孩子的動作。
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一名未成年戒毒學員告訴記者:他們從小玩到大的有4個同學,一起吸毒。一位基層公安民警說,目前的吸毒方式越來越隱蔽,隱性吸毒未成年人的數字不好估計,形勢不容樂觀。
無論是吸毒還是販毒,毒魔肆虐帶來的惡果都是可怕的。
一些孩子的健康被毒品摧毀。吸毒時他們常過著日夜顛倒、渾渾噩噩的日子。一名吸毒女孩告訴記者:&ld;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天,也不知道是白天還是黑夜。只知道吸毒夠了就昏睡,睡醒了就繼續吸毒。兩三天只吃幾口飯。&rd;另一個女孩說:&ld;我總覺得吸再多也不夠。&rd;有一次,她竟吸食毒品幾天沒睡覺。
即便戒毒許久后,這些孩子健康受損的狀況依然明顯。在記者采訪過的吸毒未成年人中,有的孩子因中樞神經被毒品損傷,年紀輕輕就異常遲鈍,對一個問題要好久才能反應過來;有的孩子遠比同齡人瘦弱,至今仍渾身乏力、常冒虛汗。
一些孩子的人生因毒品而改變。有的孩子吸毒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朋友上大學,自己的夢想卻從此絕緣;有的孩子因毒品被父母拒之門外,失去了家庭;有的孩子因毒品失去了自,身陷囹圄。當同齡人處在父母的呵護下、校園的陽光里、知識的海洋中時,他們卻默默品嘗著毒魔帶來的惡果。
未成年人涉毒問題現狀,給家長、學校和社會敲響了&ld;防毒警鐘&rd;,增強未成年人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保護他們免遭&ld;毒&rd;害刻不容緩。
&ld;未成年人涉毒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未成年人成長的道路上,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正確的引導缺一不可。&rd;云南省檢察院公訴辦副主任陳怡璇說。
云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高巍建議,治未成年人吸毒問題,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相關場所的管。一些地方網吧或KTV等娛樂場所以及校園周邊,成為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和吸毒的高發區。有的未成年人甚至直接在校園里交易毒品、吸食毒品。對此,相關部門應主動介入,加強日常管。
高巍提出,戒毒場所應探索適合未成年人的強制隔離戒毒模式。目前,云南強戒場所已經開設了未成年人專管大隊,而在其他許多省份還沒有。建議今后加強對未成年人強戒模式的探索。
涉毒犯罪的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被利用,在犯罪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犯罪分子讓他們充當&ld;馬仔&rd;,甚至引誘他們吸毒成癮后,以&ld;斷供&rd;的方式強迫其販毒。
對此,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孫文杰建議,在預防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方面,建議運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誘騙、脅迫未成年人販運毒品的犯罪分子。公安機關辦案件時,加強延伸偵查,揪出幕后&ld;黑手&rd;。法院審判時則應對此類人員加重刑罰。對涉毒犯罪的未成年人,堅持打擊與教育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