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新生代父母普遍存在的4大育兒問題
原標題:&ld;二孩&rd;時代來臨,如何做稱職的父母
隨著兩孩時代的到來,許許多多的家庭里迎來了新的一員,歡笑的同時也凸顯著時下種種問題。比如說最嚴重的育兒問題,很多家長于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添丁添口的,但是另一方面還要面對生活工作的壓力。常常兩者不能夠很好的兼顧,導致教育問題頻發(fā)。今天小編就來帶您了解一下新生代的父母們那些普遍存在的育兒問題有哪些。
●鄧靜儀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會議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消息一出來,立馬成為輿論的焦點。
當大家都在圍繞著&ld;要不要生&ls;二孩&rs;&rd;時,作為生育主體人群的&ld;80后、90后&rd;父母們(網(wǎng)絡上稱之為&ld;新生代父母&rd;),其實面臨著一個更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當今的時代里,到底該如何成為稱職的父母?
新生代父母擁有與傳統(tǒng)很不一樣的成長背景,以及前衛(wèi)獨立的性格。當這一代人生孩子了,做父母了,很多育兒問題就開始暴露出來。總結(jié)如下:
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與工作壓力,使得年輕父母們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業(yè)和生活的洪流中,將孩子托付給祖父母無疑是最穩(wěn)妥的選擇。因此即使他們生了孩子,依舊還是依賴雙方父母照顧孩子。而且,于新生代的父母們都是以獨生子女居多,很多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沉溺在自己的享樂與自之中,缺乏責任心,不愿意將工作之外僅有的時間放在育兒陪伴上。這種&ld;只愿生,不管養(yǎng)&rd;的現(xiàn)狀基本都很普遍。
古話云&ld;養(yǎng)不教,父之過&rd;。隨著現(xiàn)代生活壓力的增大,在新生代父母的育兒生活中,孩子似乎越來越缺乏&ld;爸爸的教育&rd;。有一項主要針對3-6歲兒童教育的調(diào)查顯示:80%的爸爸認為自己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跟孩子互動;50%以上的家庭都存在子女教育&ld;爸爸缺位&rd;的情況。中國的家庭教育正傳統(tǒng)的&ld;嚴父慈母&rd;向&ld;嚴母慈父&rd;轉(zhuǎn)變,大多的家庭是爸爸不管不問,媽媽一手包辦。因為爸爸們&ld;忙于工作&rd;,認為掙錢養(yǎng)家是自己最大的功勞。子女教育中都是媽媽唱絕對主角,無論在日常學習或者生活中,孩子都是更多地生活在媽媽的世界里。
新生代的父母,大多數(shù)大專以上的高學歷。在孩子的培養(yǎng)問題上,這些高學歷、高智商的父母們特別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游泳、撫觸、爬行、書法、鋼琴、美術、舞蹈……寶貝們從小就被父母們安排的各種技能培訓班團團包圍,忙得不亦樂乎。而另一方面,育兒主要的任務卻交保姆或老人家代勞,把幼兒教育全部寄希望于早教機構(gòu)或幼兒園。育兒的重心似乎就是圍繞如何培育出一個更高智商的孩子。但是,當家長(微博)們一味追求孩子高智商的發(fā)展卻忽視孩子性格的形成或情感的培育,就會產(chǎn)生很多不良的后果,就像我們今天經(jīng)常在新聞上看到的諸如&ld;自殺、失蹤、謀殺&rd;等等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
新生代的父母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當他們的孩子出生了,這些&ld;獨二代&rd;們從出生起就開始受到比&ld;獨一代&rd;更細致的呵護,更過度的關注和更過份的保護。當孩子搖搖擺擺蹣跚學步時,家長生怕其受到意外傷害,怕他摔跤,怕他磕碰,總是牽著小手不敢放開。當孩子執(zhí)拗倔強地堅持要自己做,卻又捅出漏子的時候,家長就會煩躁地大發(fā)脾氣,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之下,孩子的獨立主動性和自主性長期受到挫傷,往往表現(xiàn)出過多的自責、內(nèi)疚、羞怯和缺乏自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孩子上學后,父母們替孩子做事、替孩子思考、替孩子選擇、不讓孩子自己拿定主意,只恨不能替孩子學習,不能替孩子成長。而孩子們則所當然心安得地享受著父母的深恩厚澤,不思進取,一旦遭遇挫折,身處逆境,則無所適從。于包辦,父母們常常剝奪了孩子獨立做事、獨自思考的機會,于是,孩子變得依賴性強、缺乏主見、沒有創(chuàng)造性、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