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學生"模樣乞討者跪地行乞 身份真假難辨小心上當
看到街頭路邊的行乞者,大多數人都有一顆憐憫之心,想著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大家也別忘了,騙子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讓人捉摸不透的,他們恰巧就是利用了你們的憐憫之心,致使你們上當受騙而渾然不知。就比如,街頭那些“學生”模樣的行乞者,看似純潔善良無公害,很可能就是借著幌子招搖撞騙,大家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東北網5月12日訊 近日,記者走訪齊齊哈爾市各大商場附近經常能遇到形形色色的行乞者,其中“學生”乞討者尤為引起記者的注意。他們多是一些適學年齡的青少年,大多會身穿校服,腳下鋪有一張大同小異的“求助書”,內容不外乎父母患病耗盡家財不幸去世,自身無依無靠,他們通常借口途經此地丟了錢包,或以尋親無著、身無分文為幌子,向路人乞討。
前不久,記者在齊齊哈爾市某商場附近看到一名身穿校服的年輕乞討者低頭跪在路邊向行人求“車票錢”。不到一小時的工夫,這名乞討者就有了近百元收入,但并沒有離開。
如今,這些“學生”乞討者真假難辨,致使善良群眾屢次受騙,致使同情心漸漸麻木,心腸變得“硬”了起來。這些乞討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理由卻不一定真實。
據齊齊哈爾市民李女士向記者反映,昨日下午,她在齊齊哈爾市某商場門口,看到一名“學生”乞討者在不停地磕頭,而他旁邊躺著一名中年蓋著毯子的男子。地上的一塊紙板上歪歪斜斜地寫著爺倆“悲慘的遭遇”。此情此景讓善良的李女士鼻子一酸,她沒有片刻猶豫,就從包里掏出10元錢放進男子面前的紙盒里,可是當她走到不遠處時,發現了相同的一幕,依然是地上躺著一個人,身蓋毯子。不同的是旁邊是“學生”男孩換成了女孩在磕頭乞討。見此一幕,李女士心里五味雜陳。“感覺自己的善心被人戲弄了,非常氣憤,真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大對他們的監管力度,嚴懲這些假乞討者。”李女士說。
李女士表示,她倒不是心疼那10元錢,而是覺得在這些乞丐里面,她真的不知道到底誰才是真正需要被幫助的弱者,她也不知道以后再碰到這樣的事,自己該如何是好。職業乞丐高收入的現象傷害了社會的良心,有損社會公平與正義,令人憤慨,也希望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管理、多方協作,完善救助體系,從根源上杜絕職業乞討的現象。要真正遏制這種人群,應該從源頭上加以預防。
由于經常接到假乞丐街頭騙錢這樣的報警,相對來說,齊齊哈爾市巡警對街頭行乞者了解得比較多一些。一名巡警向記者坦言,職業化傾向使得乞丐隊伍日益壯大,欺詐手段也層出不窮。希望齊齊哈爾市民擦亮眼睛,提高辨別能力,乞丐群體里魚龍混雜,而職業乞丐和假乞丐的增多,無疑搶奪了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受助機會。齊齊哈爾覺得對于乞丐,也需要“打假”,讓真正生活困苦的流浪乞討人員能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他們個個身穿校服,背著書包,一副稚氣未脫又楚楚可憐的樣子。有的在地上寫著“求吃飯”、“求車費”等字樣,或者攤開資料證明自己家庭困難,一貧如洗。然而他們的目的往往只有一個“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