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中生9歲發明無氟電子冰箱 連續6年獲得"省一等"
&bsp; 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另類人才,他們可能天賦異稟,也可能是后天努力,造就了與眾不同的他們。日前,珠江一高中生傳奇的生活經歷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從9歲時起,就已經發明出無氟電子冰箱,并且連續六年拿下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榮譽,讓人不禁感嘆連連。
同學稱他是個來自&ld;E星球的牛人&rd;
老師稱他實現了普適計算之父預言
珠海一中的高一學生李晨天6歲開始自學相關專業論,9歲創辦家庭實驗室并有系列發明創造……
新快報記者陳婕 文/圖
&ld;只要對世界保持好奇,留心身邊發生的每一件小事,甚至不起眼的小事,也許這就是一個大發明的開始!&rd;李晨天說。
初見李晨天,他只是一個身穿校服,背著雙肩包,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臉上還流露出羞答答的稚嫩表情的小男生,可是一說起他的研究,中頻輸電供電系統、吸氣冷凝式溫差驅動蒸餾系統、普適智能平臺……這個15歲的少年就馬上變身一個專業級的學者,滔滔不絕。在記者的這段采訪中,只要聊起他的研發產品,李晨天就可以一口氣說上一小時,&ld;說話慢點&rd;,坐在一旁的晨天媽媽不時提醒兒子;因為專業術語太多,晨天媽媽還不時插入專業名詞的通俗解釋,母子配合得很是默契。
在剛結束的第31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來自廣東省珠海一中的高一級學生李晨天憑借獨立發明的作品《吸氣冷凝式溫差驅動蒸餾系統》一舉拿下一等獎,并且被推薦到全國賽。
事實上,這位年僅15歲的高一學生,已經是國內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明星,被外界譽為科技&ld;牛人&rd;、少年&ld;愛迪生&rd;。小學期間,李晨天的創造天分就嶄露頭角,9歲造出&ld;無氟電子冰箱&rd;,12歲發明&ld;太陽能智能戶外井蓋管系統&rd;,13歲研發成功&ld;可編程云物聯終端機及操作系統&rd;,連續6年獲得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等獎,去年曾經憑《普適智能平臺‐‐R平臺》斬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5月他還將代表中國隊到美國去參加英特爾國際科技與工程大獎賽。
李晨天的父母都是法律專業出身,爸爸現在是律師,媽媽在銀行工作。晨天媽媽說,他們夫妻倆都是文科生,沒想到兒子科那么好,&ld;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是不是抱錯了&rd;。
晨天爸爸告訴記者,小時候并沒有覺得他有什么不同,只是特別好學,還是嬰兒時,就對外界的事物很好奇,指東指西問我們這是什么。晨天三四歲時,有一天,突然聽到他指著報紙碎碎念,仔細一聽,他居然把報紙上的文字大部分都念了出來。
晨天爸爸告訴記者,小孩子通常都會要家長買玩具,而晨天感興趣的是各種電器元件。&ld;我記得第一次給他買的玩具是空氣壓縮機&rd;。珠海翠香路附近有好多家賣電子機械零件的店鋪,&ld;幾歲的晨天就經常到這些店里去看配件,看說明書,那條街的老板幾乎都認識他。&rd;
家樓下有收二手電器的攤位,晨天就讓爸爸買一些舊電器回家,他自己拆。&ld;我們家就像是收破爛的,拆得到處都是,最生氣的一次是,下班回來,居然把我的電腦主機給拆了。&rd;晨天爸爸回憶說,&ld;當時我很生氣,把零件重新裝起來,并告誡他不要再拆我的電腦。&rd;可是第二天回來,又看到散落一地的電腦零件,正當他準備發火時,兒子對他說:&ld;以后電腦的問題就交給我吧,不用再找電信公司了。&rd;
現在,李晨天家里到處是他設計的&ld;高科技&rd;裝置。防止臟物的&ld;止回閥裝置&rd;,給家里供電的太陽能集熱控制箱,菜園監測系統……李晨天經常會有些奇思妙想,為了記住那一瞬間,家里不同房間都設置了監控,可以隨時回放。
為了給兒子提供一個做實驗的環境,他家里設置了一間的&ld;晨天實驗室&rd;。&ld;這是激光定位刻板機,這是擁有72核的小型超級計算機,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混合信號示波器……&rd;李晨天興致勃勃地向新快報記者介紹著自己的&ld;寶貝&rd;,超過3000種的電子零器件被齊收納在不同的盒子里。
&ld;這個實驗室投入超過一百萬元。&rd;晨天爸爸笑稱,&ld;我家的實驗室是全珠海最好的電子實驗室。&rd;晨天媽媽說,兒子課余的時間基本都在這里度過,他從學校回來,我們必須在他進入實驗室前就把他逮住,讓他先完成作業,他進入實驗室后就很難再讓他出來了。
李晨天告訴新快報記者,下個月,他將帶著他自主研發的《普適智能平臺‐‐R平臺》到美國去參加英特爾國際科技與工程大獎賽。據曾任教李晨天的科技老師樊芳宇介紹,到目前為止,李晨天已經成功地設計并開發了可以兼容幾乎所有市面上可見傳感器、執行器采集和執行協議模式的傳感器采集模塊和執行模塊。這些模塊配合其開發的&ld;普適智能平臺系列軟件系統&rd;,基本實現了美國密歇根大學馬克&iddt;韋澤博士在普適計算時代的預言中展望的想:人們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獲取需要的信息,甚至更進一步。他認為通過李晨天開發的這個平臺,人們甚至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控制需要的控制對象,同時系統還具備自行分析數據和自我調、控制的能力。
&ld;讓每個人平等地分享計算能力,讓每個人都能用得上數字先進前沿的技術,讓這些數據能真真正正給人們帶來用處,讓人類社會更加快捷、安全,這是我的目標。&rd;李晨天對記者說。
2011年和2013年,李晨天的&ld;智能防盜防損報警戶外井蓋及警情管系統&rd;和&ld;戶外沙井防盜防損警情系統&rd;成功申請了專利。每次李晨天的研發成果發表后,都有不少商家、企業來洽談,希望買下這些技術。憑借這些,年紀輕輕的他很容易賺到&ld;多桶金&rd;,可是他和家人都婉拒了。&ld;我可以分享開發的產品,但產品的核心技術還是希望自己掌握。&rd;晨天說。
晨天媽媽則表示:&ld;一旦有買賣,可能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我們不希望他變得勢利。&rd;
面對一系列&ld;光環&rd;,晨天顯得非常自信:&ld;我為這個作品做了很多努力,我應該得到這樣的回報,參加這個比賽不是為了要得什么獎,為了這個作品我已經連續幾個晚上加班到凌晨,所有的管道都是自己切割拼裝。&rd;
&ld;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rd;他說,&ld;我不懂樂器,運動方面也不太好,只會打乒乓球,我也不是學霸,學習上也不如那些天刷題的同學。&rd;
他說希望自己成為喬布斯、蓋茨那種綜合性人才,能把自己的科學研究實實在在轉化成生產力,能創造出自己的產品,為社會服務。
不過,對于這些&ld;光環&rd;,李晨天自言,每次獲獎時,也是&ld;歸零&rd;時,&ld;過去只代表過去,我不會認為自己有多了不起。&rd;
創新要有創新的態度。李晨天告訴記者,他的研發從來不走別人走過的路,每一次研發都是全新的。搞創新必須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ld;大家最后看到是成功的成果,但其實我失敗的時候更多,從論到現實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每一個成果都是失敗無數次后換來的,遇到難題,就去攻克,去想辦法,不懂我就學,直至把問題解決。&rd;
很多人把李晨天的成功歸結于他的天賦,但晨天媽媽卻不這么認為。她告訴記者,不否認兒子確實有點小聰明,但她認為兒子取得的成績更多來源于自身的刻苦,&ld;他也曾經無數次失敗,曾經幾次失敗后抱著爸爸痛哭。&rd;
幸運的是,晨天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晨天的父母告訴記者,從小開始,他喜歡做的事情,只要我們認為不會危害到社會,不會影響到他人,我們就支持他。&ld;沒有期望他能取得什么成績,希望他通過這些興趣獲得樂趣,只希望他健康快樂地成長。&rd;
2012年,還是初中生的李晨天,在學校組建了&ld;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社團&rd;并擔任社長,成員們對他的評價是,&ld;自小癡迷電子科技,6歲開始自學論,9歲創辦家庭實驗室,他就是來自&ls;E星球&rs;的人。&rd;
對于這位&ld;牛人&rd;社長,大家都尊稱他&ld;天哥&rd;。為了引領對電子和信息技術感興趣的社員盡快入門,他給社員們教授單片機的應用實例,安排社團每周的日常科研活動,組織社團到外參觀學習。在他的帶領下,晨天工作室學員的作品全部入圍了當年的珠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據李晨天現在的班主任王丹老師介紹,晨天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他的思維已經遠遠超過現在的任何一個任課老師,因為他基本上看了就懂。不過,雖然能力很強,但他謙虛、低調,上課都依然認真聽課。王老師還說,晨天的思想比同齡人單純,跟同學相處也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