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試點兒童家庭監護缺失社會干預工作
&bsp; 隨著春節假期一天天變少,不少人還沒從春節的氣氛中緩過來,就又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當中了。外出務工的家長們也不得已開始收拾起行囊,告別家中的老小,奔赴起遠在千里之外的工作崗位之上。與此同時,家中的孩子們又該怎么辦?他們的家庭監護責任又該誰來承擔?
今天是春節長假的最后一天,部分在外打工回鄉過年的父母又要離開自己的子女,回到城市里。日前,江蘇省試點社會干預兒童家庭監護缺失,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一些新問題也進入人們視線。
江蘇省民政廳、省婦聯聯合最近下發《關于在全省開展兒童家庭監護缺失社會干預工作試點的通知》。內容包括:強化排查評估、源頭預防和精準幫扶,通過社會參與、綜合施策,積極幫助困境兒童及其家庭解決生活、監護、教育和發展等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難題,建立起一套家庭監護評估、監護監督、監護指導、監護支持、委托監護及監護權轉移等監護干預工作機制,構建&ld;家庭、社會、政府&rd;三位一體的監護工作格局,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通知》中明確劃定了社會干預工作試點的目標人群為家庭生活困難且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隨父母外出打工的城市流動兒童,長期因忽視、家暴、虐待或遺棄等權益受侵害的兒童,單親貧困家庭兒童,失學輟學兒童,因父母服刑或重殘重病失蹤等原因導致監護缺失兒童,因父母缺乏科學家教知識而處于困境邊緣的兒童等。
其實,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群體的許多問題不是新問題。記者在采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鄭新蓉教授時,她關注的是,在經濟下行等大的背景下,許多地方現在吸引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當地就業創業。曾經遠離父母的孩子,現在,父母突然回到了他們身邊。這應該是好事。但常年遠離父母的呵護的孩子,環境的突然改變,他們心需要一個轉變過程,這些父母更需要一個轉變,這個過程,會出現種種問題。因此,鄭新蓉教授認為,不論是新農村建設,還是扶貧工作等等,農村自身的建設,可能是未來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一個主要目標方向。(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