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小學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4.06%
十二五收官之際,各地區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悉北京在2015年小學就近入學比例上達到9406%,令人驚嘆不已。在教育為本的社會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率,逐步實現教育均衡化發展,是各地區深化教育改革的重點目標。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北京在十二五期間都做了哪些成就吧。
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網絡進一步健全,義務教育毛入學率繼續保持在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9%。全市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的比例達50%以上,居全國首位。
基礎教育區域、城鄉、校際差距進一步縮小。北京市16個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評估,就近入學已成為首都義務教育新常態。
政府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強化,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大幅提高,&ld;入園難&rd;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與運行機制不斷完善,中小學(微博)建有自己網絡學校的比例達95%以上,廣大師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明顯提升。
2015年全市小學就近入學比例為9406%,初中就近入學比例為906%。
各區結合2015年深化教育改革總體要求,通過學區制、集團辦學、九年一貫制等多種方式,合資源、優化布局,在學區內、集團內、對口直升,或在九年一貫制學校內,探索場地和教育設施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優質師資流動、人才貫通培養的機制。其中,東城區通過推進學校深度聯盟建設、探索九年一貫制學校實驗模式、構建優質教育資源帶、實施初中雙優建設工程等多種措施,全面推進中小學品牌建設,努力實現優質資源全覆蓋。西城區優化辦學模式,大力推進教育集團辦學,將全區教育集團規模擴大到17個,覆蓋全區65%以上中小學,集團內各學校在辦學念、教育教學、學校文化、師資共享等方面融通,有效擴大了優質資源的覆蓋面。
以信息化手段推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2015年,以師生教育消費需求為導向,本市提供數字化優質課程和在線教育服務,開通北京數字學校云課堂,優化近2萬節名師同步課、主題微課,支持中小學開展微課教學、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等新教學方式研究;與作家、科學家和名師合作開發了《我們身邊的京劇》、《讓我們在&ld;做&rd;中學歷史》等10門混合式課程。空氣重污染學生停課期間,全面向京津冀地區開放課程和資源,短短三天,90多萬用戶訪問了北京數字學校網站和電視,訪問量達到400萬次,平均訪問時長為35個小時,其中15%的用戶來自津冀地區。
實施&ld;一十百千&rd;工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ld;一十百千&rd;工程要求,每個學生在中小學學習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分別走進一次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抗日戰爭紀念館;至少參加十次集體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觀看百部優秀影視作品、閱讀百本優秀圖書,學習了解百位中外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和優秀品格,在圖書館、博物館等千余個具備相應社會資源的單位培養和聘用千名課外輔導教師。學校各學科平均應有不低于10%的課時在社會大課堂輔導完成。
啟動實施&ld;中華傳統文化素養提升&rd;項目。廣泛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活動。
探索構建北京市&ld;1346&rd;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的特色模式。2015年啟動北京市校園足球教師培訓計劃,首批培訓中小學體育教師500名,首批引進阿根廷足球青訓專家5名。建設了北京崇文小學、西藏中學等34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中古友誼小學、三里屯一小等200所北京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全面啟動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2015年9月新學期開始,北京市面向社會公開征集200家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館、企業、社會團體等類型資源單位提供851個活動項目,為全市初中學生提供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去年本市正式啟動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首次啟動&ld;雙培計劃&rd;、&ld;外培計劃&rd;和&ld;實踐創新培養計劃&rd;等招生培養方案。
其中,&ld;雙培計劃&rd;就是北京市屬高校與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養優秀學生,參加&ld;雙培計劃&rd;首批試點高校共40所,涉及專業128個,學生1807人。
&ld;外培計劃&rd;是北京市屬高校與海(境)外名校共同培養優秀學生,參加&ld;外培計劃&rd;的北京地區高校共12所,涉及海(境)外高校26所,共47個專業,涉及學生559人。
&ld;實培計劃&rd;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大學生畢業設計、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高等學校實驗教學開放共享三部分組成,目的在于進一步創新高水平人才培養機制,深入實踐育人綜合改革。作為北京教育領域推出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ld;雙培計劃&rd;和&ld;外培計劃&rd;惠及本市所有戶籍生源,于招生名額采取平均方式分配,高中生源相對較少的遠郊區將獲得更多&ld;紅利&rd;。據統計,僅門頭溝、延慶、密云三個遠郊區,2015年就有274人成為&ld;雙培&rd;&ld;外培&rd;計劃的&ld;幸運兒&rd;。&ld;外培計劃&rd;、&ld;雙培計劃&rd;不僅僅給學生機會,也減輕了家庭負擔,更加凸顯&ld;老百姓的實際獲得感&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