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霧霾紅色預警學生停課成家常便飯惹家長擔憂
北京再次面臨空氣重污染,學生停課成了一項常見舉措,但是這可愁壞各位家長了。孩子們&ld;放假&rd;在家,父母們卻還要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孩子無人看管,這可如何是好。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們都認為學校不該停課,甚至是想盡各種法子幫助學校恢復正常上課秩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各位家長們有何難言之隱吧。
&ld;我市將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措施。按照有關規定,我校決定停課兩天,請家長按照市教委&ls;停課不停學&rs;的要求,監督孩子在家自學,完成相關網絡課程和作業……&rd;
看到手機里孩子的班主任發來的微信,劉璐驚呼:&ld;這可壞了!&rd;
12月18日早晨,北京市再次發布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自12月19日7時至22日24時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措施。這是北京第二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也是首次在空氣質量良好時直接發布紅色預警。
對于此舉,飽受霧霾&ld;摧殘&rd;的北京市民們紛紛表示解。然而,這也讓一些家長犯了難。
日前,有媒體曾在網絡上發起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成家長不贊成霧霾天氣孩子停課在家,主要原因是&ld;孩子在家沒人帶&rd;。調查中也有家長表示,&ld;停止戶外活動就夠了&rd;。此外,在88名被訪者中,有75人表示&ld;不會因此為孩子請假&rd;。
劉璐就是其中一位。今年,她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雙方老人不在身邊,夫妻倆一直自己帶孩子。
因此,這天老師的通知發下來,劉璐犯了難。&ld;周一公司正好有外派的重要活動,董事長都參加,從早上10點到晚上6點,無法請假。孩子爸爸的單位管特別嚴,不讓帶孩子上班。這下是怎么也管不了孩子了!&rd;
在這一次紅色預警發布時,北京市教委強調,要對學校&ld;停課不停學&rd;特別是各校干部教師堅守崗位、應急值班的情況進行逐校檢查;各中小學、幼兒園要安排老師與每一位學生、家長或監護人聯系,確認孩子有人監管。
對于劉璐來說,一方面學校和政府要求孩子必須有人監管,一方面于種種因素限制,把只有6歲的女兒留在家里不現實。
&ld;安全問題的確存在,家里的煤氣、電器,不能保證孩子不去摸。對于我們來說,她一個人在家一天,中午飯也沒人管,這是在北京,我公司離得遠,不可能中午再跑回來給她做個飯。&rd;劉璐憂慮地說。
更令劉璐糾結的就是這次&ld;停課不停學&rd;的規定。&ld;學校開設了網絡課堂,需要家長幫著找到網頁輸入用戶名、密碼,還有一些老師布置的作業,需要家長下載下來幫孩子打印,這些都是6歲的孩子沒有辦法自己完成的,只能靠父母&rd;。
上一次紅色預警時,劉璐想著,這只是很難碰到的極端事件,為了讓孩子完成課程和作業,她和老公一人請了一天假。
那時,老師每晚會把第二天的課程網站地址和作業發過來,劉璐要及時登錄和下載。第二天,老師會去網站上統計聽課的人數,有時還會要求家長去打印一些PPT課件。當時,有學生家長在群里抱怨說,就算家里有老人看孩子,還是得請假回家,否則孩子就上不了課。
有家長在群里問:沒有辦法幫孩子弄這些課程,少看兩天視頻對以后上課有影響嗎?沒等班主任回應,其他家長就幫著解答了,&ld;視頻里講的都是新知識,兩天的內容可不少呢,開學后老師直接往下講,落下的課誰給你家孩子補啊?&rd;
這邊孩子在家必須有人看管,那邊公司無論如何不能請假,這次,劉璐只好作出一個無奈的決定,&ld;厚著臉皮把孩子送到他的同學家!&rd;
也就半個月,對于紅色預警,劉璐從支持變成了害怕。&ld;要問這紅色預警的頻率是多少我可以接受,說實話,我真是一次也承受不了。我們是雙職工家庭,家里又沒有老人,要是總這樣,這不是逼我做全職媽媽嗎!&rd;
和劉璐比起來,邵妍擔心的則是另外一件事。
今年,邵妍的兒子11歲,上小學五年級,這兩次紅色預警,得到放假消息的兒子總是歡天喜地的。
于兒子年齡算大點的,單位離家里也很近,加上單位很忙難以請假,邵妍都是讓兒子自己在家學習。她笑稱這是&ld;遠程監管&rd;。中午,她會回家給孩子做飯。兒子上網非常內行,她也不用擔心兒子上不了網絡課程。
邵妍介紹,兒子的網絡課程每天早晨8點半開始,老師用視頻在線教課,還會和學生互動,在線解答問題。老師建了一個視頻上課群,包括個年級4個班的學生,停課時100多個學生一起上課。一上午兒子共上3節課,每節1小時。下午是自學時間,兒子就做作業。令她欣慰的是,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兒子的作業都寫完了。
邵妍也有自己的擔憂,兒子正是愛玩電腦的年紀,因為要視頻上課,她沒有辦法限制兒子用電腦。但上課以外,兒子會不會玩游戲?她只能選擇信任兒子。
因此,兒子在家,她工作時總是惦記著,時不時還得往家里打個電話,問問兒子在干什么,心里想著如果兒子不聽話,她就立馬回家&ld;查崗&rd;。&ld;如果他在學校,我是肯定不會擔心這些的,這種情況下我工作都有點分心&rd;。
12月18日,當邵妍再一次接到學校因紅色預警而停課的通知時,她更擔心了。&ld;沒想到紅色預警會這么頻繁,這么快就兩次停課,兒子在家學習怎么也比不上在學校,一放假兒子的學習狀態就差一些,這樣下去他的成績肯定會受影響&rd;。
的確,不少初中生的家長也在網上抱怨,初中學習任務比小學更重,初三的學生更是要面對中考的壓力,而學校停課,就算不影響教學進度,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影響。
與上次紅色預警不同,這次學校表示,如果家里條件不允許,可以把孩子送到學校來。班主任在家長群里問有沒有人要把孩子送過來,邵妍看了一眼回復,幾十條都寫著&ld;不去學校&rd;。邵妍試探著問了兒子,兒子說,學校里沒有同學,自己才不會去,邵妍只好作罷。
在這個霧霾頻發的冬天,北京的謝一梅用100元換來了孩子在學校的空氣質量。
第一次紅色預警過后,謝一梅女兒所在的班級有家長群發了一封倡議書,提出家長是否可以&ld;眾籌&rd;,每人交100元,自費購買一臺空氣凈化器。倡議書一經發出,家長群里就是一片的支持聲。
&ld;其實我之前就了解到,女兒同年級的幾個班,家長都集資買了空氣凈化器,這都快成了教室的&ls;標配&rs;了。&rd;謝一梅說,&ld;我們家里有兩臺空氣凈化器,但事實上孩子在學校的時間要比在家里的時間長多了,教室里也買了,做家長的才能安心&rd;。
劉璐希望中國青年報記者反映家長心聲‐‐光停課不是長久之計,面對大自然的懲罰,人類那么聰明,總是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然而,這樣的家長&ld;眾籌&rd;行為,一些學校仍是禁止的。
同在北京的李青前幾日也收到了其他家長發來的集資購買空氣凈化器的倡議書,然而當家長們紛紛響應時,班主任卻說,空氣凈化器有插頭、電線,考慮到電器的安全問題,學校不允許家長私自購買空氣凈化器。
對此,李青感到非常不解,每次把9歲的兒子送出裝有空氣凈化器的家,她心里總是不痛快。&ld;我們這么小心地保護孩子少吸點兒霧霾,結果到了學校就完全暴露在霧霾里了。學校里孩子多,不開窗戶就會有病菌,開窗通風就會有霧霾,還不讓我們買空氣凈化器,那學校就應該自己想辦法改善教室里的空氣啊&rd;。
12月18日的紅色預警通知一出,李青的朋友圈更是被一則消息刷了屏:&ld;請不要用學校停課作為霧霾的解決手段之一,請給所有學校、幼兒園安裝可去除P25的新風系統并定期更換濾芯!&rd;
這則言辭激烈的消息中所說的新風系統,是新風換氣機及管道附件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系統。新風換氣機將室外新鮮氣體經過過濾、凈化,通過管道輸送到室內。有媒體指出,新風系統解決了顆粒物污染與氧氣濃度不足的問題,成為目前業內公認室內空氣凈化最有效的方案。
這種類似中央空調的空氣凈化裝置,至今已有50年歷史了。上世紀70年代西班牙90%以上的新建住宅中裝用V(可控制的通風機械)系統。在德國,住宅通風系統已經與建筑物融為一體,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看到這,李青也選擇了&ld;怒轉&rd;這則消息。&ld;聽說已經有一些單位和私立學校安裝了新風系統,如果這真的像網上說的這么好用,并且還能代替中央空調,那就應當在中小學中推廣。畢竟根治霧霾問題需要很長時間,而孩子們的健康問題應當是頭等大事。學校的空氣質量上來了,也就不用動不動停課了&rd;。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家長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