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心臟手術痊愈后入學仍遭到多家幼兒園拒收
對于學校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并不能因為身體健康問題而將孩子拒之門外。而是更加對他呵護備至。將一個身體已經康復的幼兒與其他小朋友&ld;區別對待&rd;難道是現在我們素質教育提倡的嗎?幼兒園老師與家長簽訂免責協議真的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嗎?
2歲半的成都孩子東東(化名)得了先天性心臟病,治愈出院后,先后被附近的四家幼兒園&ld;拒收&rd;。好不容易,通過教育局協調,第四家幼兒園收下他。不足一個月,又要求家長簽訂承諾書,承諾&ld;心臟病引起的一切意外,園方概不負責&rd;,否則只能轉園。
對此,家長認為不公平,&ld;孩子已經治愈,醫院也開具了入園健康證明,為什么還要被當成一個特殊孩子對待?&rd;
園方則說,要是孩子的先天性心臟病復發,責任&ld;攬不起&rd;。
11月3日8時許,成都市武侯區金瓦路,在家里吃完早飯,東東拿起遙控,旁若無人地玩起電動玩具車。
&ld;去幼兒園咯&rd;,聽到媽媽的呼喚,東東立馬丟下遙控器。
鍋蓋頭,大眼睛,走路一搖一擺,虎頭虎腦的東東透露出一股靈氣。
爸爸開車走了3公里,到了幼兒園。東東很快走進教室坐下,一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著話,一邊拿起畫畫書。
東東喜歡上幼兒園,教他的莊老師說:&ld;剛開學時,別的孩子過來,都要哭上好半天,就他不哭。每天,家長來接他回家時候,他還賴著不愿意走。&rd;
因園方要求,中午,東東媽騎著電瓶車到幼兒園將孩子接回,睡了午覺,再把孩子送去。&ld;天氣冷了,我都受不了,更別說小孩子。&rd;
東東的父母都是江蘇人,在成都做生意。2013年3月3日,東東在江蘇省宿陽縣出生。
東東媽懷孕時,肚里孩子查出胎心有雜音,孩子出生后,脖子上多了個紅點。東東爸立即送孩子到醫院。經診斷,東東患有&ld;因空間隔缺損導致的先天性心臟病&rd;。
幾經輾轉,2014年1月,做了手術的東東出院。《出院小結》上,記者看到&ld;出院情況&rd;一欄,&ld;治愈&rd;后打了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