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幼童遇車禍雙目失明 通過鼻內鏡微創手術重見光明
&bsp; 車禍有多么可怕,相信大家通過媒體新聞報道早已經是十分了解了!即便是沒人受傷,也會給人們留下極大的陰影。倘若不幸受傷了,后果將不堪設想。日前,一名兩歲幼童遇車禍雙目失明,幸運的是,醫生通過鼻內鏡微創手術幫助其重見光明啦!
雙眼復明后的小薇露出開心的笑容。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攝
廣州日報訊 (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彭福祥)因車禍導致雙眼失明的2歲女童小薇,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接受高難度的&ld;經鼻內鏡視神經減壓術&rd;。廣州日報記者11月6日獲悉,中山一院在國內率先開展的這項微創治療技術,已讓500多位視力受損的患者獲益。而成功復明的小薇更是創下患者年齡最小的全國新紀錄。
&ld;寶寶,來撿球嘍。&rd;在爺爺的呼喚聲中,小薇毫不遲疑地一一拿起擺放在地面上的小球。&ld;我把她接來廣州的時候,她什么都看不見,走路要用手摸。現在,視力一天比一天好,走路也沒問題了。&rd;爺爺李先生激動地握住主刀醫生左可軍的手,感謝醫生讓孫女擺脫了黑暗。
今年10月1日,湖南留守女孩小薇(化名)在家門口玩耍時被車撞倒頭部受傷,雙目失明,后被診斷為顱腦外傷導致雙側視神經挫傷、雙側視網膜挫傷。小薇隨后接受了大劑量的激素沖擊療法,但病情毫無起色。&ld;我孫女只有兩歲,如果瞎了,她以后的路怎么走?&rd;在廣州工作的李先生不甘心,找到中山一院眼科和耳鼻喉科,懇求醫生再為孩子想想辦法。
當時,小薇失明已超過一周。中山一院眼科主任廖瑞端立即邀請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以及中山一院鼻眼相關外科專家聯合會診,決定嘗試經鼻內鏡視神經減壓術,盡一切可能挽救小薇的視力。
這是一次風險極大的嘗試。&ld;手術難度很大,磨骨時就像在雞蛋上面磨薄蛋殼,但又不能把蛋殼磨破。&rd;主刀醫生左可軍教授解釋說,受車禍發生時巨大沖擊力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幸存者會因出現骨折、骨裂,令視神經受壓迫、缺血而無法正常工作。通過鼻內鏡微創手術,醫生借助鼻竇內的通道,用高速電鉆磨去壓迫視神經的骨頭,為其&ld;松綁&rd;,&ld;就像戒指卡在手指上,消防員要用工具磨開戒指,來恢復手指血液流通一樣。&rd;
小薇的情況更為棘手。&ld;和成人相比,2歲孩子鼻孔狹小,竇腔尚未發育,鼻竇也和成人不同。不僅手術操作空間狹窄,連術中要判斷視神經的位置都相當困難。&rd;左可軍解釋說,磨骨時若稍微偏離一毫米,就有可能發生鼻竇嚴重出血、顱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并發癥。
10月20日和28日,小薇在全身麻醉下分兩次接受手術,最終恢復視神經血管流通,將雙側視神經毫發無損地解救了出來。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護下,小薇雙眼視力逐漸恢復。
左可軍介紹說,小薇重見光明,得益于新興交叉學科&ld;鼻眼相關外科&rd;的發展成果。很多人以為,眼病只能找眼科醫生看。實際上,隨著新型交叉學科的發展,淚囊炎、眼眶受傷等眼病也可以尋求耳鼻咽喉科專家的幫助。左可軍表示,鼻內鏡微創手術對治療上述疾病也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