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收集10萬份報紙建立留守兒童閱覽室
留守兒童是近些年國家和社會都在關注的對象,為了給留守兒童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來自江蘇省灌云縣的一名53歲男子,花費18年時間,收集了10萬份報紙,希望將這些報紙珍藏起來,為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們建立一個書報閱覽室。想看更多兒童資訊內容嗎?請看
今年53歲的劉義業是灌云縣供電公司一名普通農電員工,1997年迷上報紙收集。&ld;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的日子,當天全國各大報紙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刊登了這一重大事件,我便想著把這些報紙珍藏起來,記住這段難忘的歷史。&rd;從此以后,劉義業開始走上集報之旅。
一開始,劉義業只收集電力企業報紙,后來他的收集范圍慢慢擴大,《人民日報》《農民日報》以及《新華日報》等黨報成了他收集的重點。為了收集這些報紙,他利用收電費的時間,經常到各個單位的傳達室&ld;拉關系&rd;。一個鄉政府傳達室的門衛見他對報紙如此鐘愛,又喜歡收藏,于是每天會給他留一份。
如今,劉義業收集的報紙一共有十多種。除了電力系統報和各級黨報外,還包含主流都市報紙《現代快報》等。18年的堅持,他收集的報紙數量超過10萬份。在他看來,報紙是一部天天在出版、日日在充實、時時在更新的百科全書,具有美學價值、史料價值和實用價值。&ld;我不僅要做好一個保管員,還要好好研究。&rd;他認為,集報能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隨著報紙越集越多,劉義業專門在自家的二樓騰出一個房間,創辦了集報閱覽室。
劉義業的集報室受到村民特別是學生的廣泛歡迎和喜愛。因為非常關注留守兒童,這個集報室也成了留守兒童的閱覽室,每到周末或節假日,附近的留守兒童便不約而同地來到他家,進行學習閱讀。劉義業看到孩子們渴求知識,認真學習的樣子就非常高興,盡管每次都要收拾零亂的報紙,但他樂此不疲。他說,只要集報能給孩子們帶來樂趣,傳遞知識能量,他就心滿意足了。
留守兒童的安全一直讓家長[微博]放心不下,自劉義業的集報室開放后,這個問題迎刃而解。&ld;我很喜歡劉叔叔這里的報紙,讓我學到了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寬了視野。&rd;今年15歲的初中學生劉強是一名留守兒童,過去放學回家或遇到假期,都是一個人在家看電視或者玩電腦。自從劉義業的集報室開放后,他和小伙伴們選擇隔三岔五地來看報。
劉義業說,他收集報紙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讀報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二是幫助更多的留守兒童,讓他們多了解國家大事,養成讀書愛報的好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