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學齡兒童容易飲水中毒
每個父母都很關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問題,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可是對于那些貧困縣的兒童來說似乎很難。近日,據北京發布的2015年教育藍皮書透露,貧困縣學齡兒童食用不干凈的食物導致生病、飲用的也是生水,關愛兒童,想知道更多最新的兒童資訊嗎?請看茂名市助420名困境兒童。
這份教育藍皮書全稱為《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5)》,由知名教育學者楊東平主編,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藍皮書指出,衛生習慣不良和營養搭配不合理仍是貧困地區學齡兒童身體健康的兩大隱憂。
統計數據顯示,在營養搭配方面,貧困縣近兩成小學生每周只能吃到一次肉,還有一成的學生幾乎很長時間才能吃到一次肉,且學生們能吃到的食物結構單一,這是其生長發育較大城市兒童遲緩的重要原因。
藍皮書對三類學校食宿、醫療、安全等的硬件設施配備情況對比發現,貧困縣村小、教學點能為學生提供的食宿、醫療、衛生、安全等生活設施相當匱乏,這些生活設施提供的服務質量與省城小學相比非常低下。
例如,86.67%的鄉鎮中心校學校有低齡寄宿生,但中心校設有食堂的比例約為八成,其中一半的學校急缺食堂清潔、衛生設備;三分之一的村小、教學點有低齡寄宿生,但設有食堂的約為六成,其中超過兩成的學校也急缺食堂清潔、衛生設備;被調查的貧困縣小學僅半數有直飲水設備,并且其中村小、教學點有七成的學校沒有開水供應。
相關數據還顯示,鄉鎮中心校中只有四成(43.50%)的學校有浴室,有浴室的學校中不到六成(57.14%)可以為學生們供應熱水,而被調查村小、教學點全部沒有浴室,難以保障住宿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衛生狀況。貧困縣小學的廁所衛生條件亟待改善,其中反映“廁所衛生條件差”最多的也是村小、教學點。最讓人擔憂的是,貧困縣村小、教學點中,有超過95%的學校沒有醫務室, 專職校醫比例為零,兼職校醫的比例也僅為20%。
該藍皮書指出,改善貧困地區低齡寄宿兒童的在校生活條件是保障其生存和發展的當務之急,促進向農村小規模學校傾斜的經費保障機制真正落實,提升軟性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以真正實現貧困地區學齡兒童平等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