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部分嬰幼兒游泳館亂象多 安全無保障
天氣轉熱,家長給寶寶洗澡也越來越勤,不過隨著嬰幼兒腦潛能開發熱潮的興起,私人嬰幼兒游泳館在烏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那么這么多的游泳有沒有安全方面的措施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嬰幼兒游泳館的環境衛生到底如何?為此,4月16日,新疆都市報記者展開了兩天的調查,發現部分嬰幼兒游泳館的池水兩三天一換、衛生消毒沒有統一標準,就連從業人員也無需技能要求和相關的上崗證書,根本無法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于這個行業屬于新興產業,衛生方面的監管尚處于空白,除了靠商家自律,沒人能給出答案。
4月16日上午,記者在烏市揚子江路附近一家嬰幼兒游泳館內看到,在大寶寶游泳池中,兩個小孩子正套著泳具在大人的保護下玩耍。工作人員將手伸入水池,說:&ld;水溫很適合孩子,你把手伸進來試試。&rd;當記者把手放進去前,工作人員并未要求記者洗手消毒。
見水面上有漂浮物,記者問:&ld;池中的水多久換一次?&rd;&ld;三天換一次,每周一對水池進行徹底消毒。&rd;工作人員答。
&ld;這么久換一次水,水干凈嗎?&rd;工作人員指著池邊兩個正在往池內注水的管子,答:&ld;池水是不斷循環的,雜質會被過濾掉,衛生絕對保證。&rd;
在鯉魚山南路一家嬰幼兒游泳館中,白色泳池的邊緣有紅褐色污跡,問及原因,工作人員稱還沒來得及對池子進行消毒。當問及是用什么消毒時,她稱,毛巾是用消臭氧消毒,其余泳池、泳具、房屋等都是用消毒液噴灑或擦拭。但對于消毒液的名稱,工作人員卻答不上來。
見籃子中擺放著玩具,記者隨手抓起一個,感覺有些粘手,便問:&ld;這些消過毒嗎?&rd;&ld;消過。&rd;&ld;那怎么會粘手?&rd;&ld;嗯,可能我記錯了。&rd;工作人員改口道。
一家洗浴中心的老板透露,嬰幼兒游泳館根本無法做到每天換水,因為這樣,除去水費、加熱費、人工費等,都得賠錢。而面面俱到的消毒,不僅得有齊全的設備,還得增加人力,小店根本承擔不起。
調查中記者發現,除了衛生,嬰幼兒游泳館工作人員無證上崗,游泳館證件不齊的現象不少。
美團網上,西城街附近一家嬰幼生活SPA 館稱可以提供嬰幼兒的洗澡游泳項目,可記者卻在居民樓中找到了該游泳館。只見該居民樓中擺滿了攝影器材,只在一個小房間內擺著三個小型浴缸。房屋溫度很低,浴缸邊上和地上分別放著兩個電暖氣,工作人員稱是用來給房屋加熱的。問及嬰幼兒游泳事項,一位男性工作人員稱自己是攝影師,建議記者去小區外的門店咨詢。
見該門店的牌子寫著&ld;攝影中心&rd;的字樣,記者便問:&ld;這到底是攝影中心還是嬰幼兒游泳館?&rd;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答:&ld;牌子上服務項中寫了嬰兒游泳,就可以提供這類服務。&rd;&ld;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內有嬰幼兒游泳嗎?&rd;聽記者這么問,該工作人員從抽屜中拿出營業執照副本說:&ld;副本上沒寫,正本上有,但被老板拿走了。&rd;
當她稱可以提供嬰兒的撫觸服務時,記者又問:&ld;那你有上崗證嗎?&rd;她答:&ld;我們參加過培訓,又不是游泳教練,不需要證件。再說我們也是母親,照顧孩子有經驗。&rd;
走訪中多家嬰幼兒游泳館的工作人員都無上崗證,有的就連健康證都沒法出示。
就嬰幼兒游泳撫觸師的資質問題,烏魯木齊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武曉寧稱,成為嬰兒游泳撫觸師應該經過系統訓練和學習,護知識非常必要,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比如心肺復蘇等都應該掌握。孩子在游泳館里一旦出現事故,送到醫院根本來不及,所以從業人員的相關培訓很重要。
記者將上述情況反映到新市區衛生監督所后,該所的張姓所長稱,嬰幼兒游泳館屬于這兩年的新興行業,目前不在監管范圍內,也沒接到相關文件,建議向烏市衛生監督所咨詢。
而烏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則直言:&ld;國務院出臺的《公共場所衛生管條例》只涉及成人游泳館,目前成人游泳館的衛生許可證等資質在監管范圍內,但嬰幼兒游泳館尚無規定。&rd;
經查詢,根據國務院出臺的《育嬰員國家職業標準》規定,0到3歲嬰兒照料、護和教育的人員至少具備育嬰員資格證。但該《標準》并未有涉及嬰兒游泳、嬰兒撫觸等內容。
對此,新疆社會科學研究院助研究員楊富強則認為,嬰幼兒洗浴場所是近年來涌現出來的一個新產業,因為國家層面暫時沒有出臺專門的衛生管標準,所以很多省份的衛生部門并沒有將其納入監管范圍。因相關法律法規依據的缺失,執法上面臨著監管無據的尷尬局面,而嬰幼兒的皮膚比較嬌嫩、免疫力較低,對浴室的衛生條件就會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修訂一個專門的管規范。
楊富強說:&ld;在相關資格等條件缺乏統一標準的情況下,嬰幼兒游泳行業也只能靠商戶自發遵守一些約定俗成的標準,來為嬰幼兒的健康保駕護航。&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