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打扮像“偽娘”父母應該怎么辦
現代社會中經常出現一些&ld;偽娘&rd;,所謂偽娘就是所男孩子打扮得像女孩子一樣,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的著裝打扮朝著女孩子發展,擔心孩子會成為&ld;偽娘&rd;。怎樣孩子不在&ld;娘&rd;呢?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兒童資訊嗎?請看
&ld;兒子上初中后越來越像女孩子,膽小易害羞,說話細聲細氣,就連穿著也越來越中性化……&rd;三天前,林女士在一次好友聚會上,向姐妹們大吐苦水。她更令擔憂的是,兒子未來可能還會變成&ld;偽娘&rd;。
對林女士所說的問題,記者調查后發現,男孩性格女性化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已然成為教育界熱議的話題。對此,記者專訪了資深心學家胥麗。
兒子穿緊身褲惹惱老爸
聽完林媽媽的訴苦,姐妹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了如何讓小男孩不&ld;偽娘&rd;的話題。原來,她們身邊不止林媽媽有這樣的困惑,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擔憂。
林女士丈夫鐘先生,表現出擔憂。春節長假,他主動帶孩子去買新衣服,沒想到爺倆因為衣服款式鬧得不歡而散。&ld;上身中性休閑套頭衫,下身一條米黃色緊身褲,加上一個手提式包包,儼然一副中性打扮。&rd;兒子的裝束讓鐘先生傻了眼,生氣后拒絕埋單,拖著兒子離開了專賣店。
&ld;不要求你多有男子漢氣概,起碼不能穿得不男不女吧!&rd;鐘先生的態度也激怒了兒子,父子為此還吵了一架。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認為,男孩性格女性化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很多男生越來越追求花哨的女性美,打耳洞、染頭發、穿樣式偏女性化的花衣服,甚至穿著非常女性化的緊身褲,這些在很多學校已經不再是稀奇的事情。
&ld;偽娘&rd;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嚴重化和異化,父母不能接受,社會也往往會投去異樣的目光,對他們評頭論足、指手畫腳,他們非主流的言和行,讓父母們為之&ld;擔憂&rd;。是什么原因讓孩子變成了一名&ld;偽娘&rd;呢?
資深心咨詢師胥麗說,&ld;偽娘&rd;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生發育、環境影響和心因素,這幾個因素是引起男孩子發生&ld;易性癖&rd;比較常見的原因,而這些信息早期都來自父母、家人與玩伴。孩子在3歲左右就有了性別概念,部分家長沒有這個意識,把男孩還當女孩養,這讓孩子在性別上出現了誤區。
此外,父母的過度關愛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父母的過度關愛,讓男孩子沉溺于愛的溫床上,慢慢忘記了自己的男兒身。特別是&ld;男主外,女主內&rd;的家庭模式,讓男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媽媽在一起,母性的特質都會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孩子,媽媽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孩子會自然而然的模仿。雖然有的媽媽也能夠培養孩子的勇敢、堅強,但是,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媽媽所不能替代的。
胥麗說,愛孩子一定要有分寸、要把握度,不能讓自己的愛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ld;絆腳石&rd;,更不能因為自己的愛,讓孩子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軌道。
其次,包辦代替,孩子缺乏鍛煉也是一大因素。許多家長從小不讓孩子動手做事,包括最簡單的吃飯、穿衣、背書包這樣的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都要越俎代庖。盡管明白讓孩子自己做可能會更好,但一到具體事情上又舍不得。
胥老師說,父母幫孩子做事,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百害而無一利。會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不敢嘗試,缺乏自信,對一些自己能做而沒有機會嘗試的事情存有畏懼之心。父母要做的并不是代替孩子做事情,而是指引孩子,讓孩子動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ld;偽娘&rd;的特征無非體現在三點,一是外表酷似,甚至于勝似女性,二是言行舉止都基本等同于女性,三是人格特質趨于女性,害羞、嬌媚等,經過偽裝和化妝之后,很容易讓人和真實的女性混淆。但是,他們本質以及自我的心里仍然是&ld;男兒之身、男兒之志&rd;。
沒有哪一個男孩子天生就是&ld;偽娘&rd;,大多都是受到后天的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慢慢的&ld;演變&rd;成了不真實的&ld;女子&rd;。
其實&ld;偽娘&rd;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對孩子的教養態度。也并不是媽媽帶孩子就一定會帶出&ld;女氣十足&rd;的男孩子,更不是爸爸就一定能百分百的教出&ld;陽剛之子&rd;,父母一定要清楚教養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讓男孩子看起來像個男人,而是要讓男孩子做起事來更像個真正的男人。這就需要父母們用正確的愛的方式去教養男孩子,多給男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讓他們在鍛煉中慢慢成長!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