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海豚會救人_你一定不知道
海豚是海洋中智商高、善良的動物,我們經常會挺高海豚救人的一些非常神奇的故事。小編為大家力薦了海豚會救人的原因,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海豚會救人的原因
有的科學家認為,海豚救人是出于一種照料子女的天性。海豚是一種哺乳動物,它們雖然可以潛入水中游泳,但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浮到水面上換氣呼吸。海豚常常愛把剛出生不久的幼崽托出水面呼吸。即使是稍大一些的小海豚,雖然在一般情況下能夠自己順利到達水面,但如果遇到意外情況,海豚媽媽也會用它們的吻輕輕地托起小海豚。另外,它們還會用同樣的方法來照顧生病或受傷的同伴。漸漸地,這種手段變成了海豚的一種救助天性。它們不僅會托起同類,也會托起其他動物甚至是各種無生命的、在水中不積極運動的物體。
另一方面,海豚的幼崽容易受到鯊魚的襲擊,因此海豚媽媽也會密切關注鯊魚的動向,并把驅趕鯊魚作為自己的天職。
還有一種解釋是,海豚天性好動,喜歡在深水和淺水間來回穿梭嬉戲,并把碰上的物體當成它們的玩具,把它們托起來。如果在深水中落水的人恰巧遇見游向淺水的一群海豚,便會被這群海豚當作玩具托起帶到岸邊。而當遇到鯊魚時,海豚常會認為鯊魚是在和它們搶玩具,因此會與之格斗。
但有的科學家認為,把海豚救人的行為歸為海豚的天性未免太低估動物的智商。就像我們之前講到的,海豚大腦非常發達,而且其中有關情感的部分特別強,它們可以解人類的情感,能夠察覺到我們的害怕或驚恐,甚至會同情我們的處境,因此才會積極救助人類。
海豚的智商
很多人認為,海豚之所以這么聰明伶俐,是因為它們有一個發達的大腦。
提到聰明,人們總會想到陸地上的猩猩,但如果將猩猩、海豚和人類的大腦做個比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猩猩是遠比不上海豚的。
一頭成年海豚的大腦約重16公斤,占總體重的117%;人類的大腦約重15公斤,占總體重的21%;而猩猩的大腦只有約025公斤,占總體重的07%。
眾所周知,大腦的溝回數量是判斷智力發達的根據之一,溝回越多,智力就越發達,而海豚大腦的溝回就非常豐富。所以,有研究認為,海豚的聰明高于猩猩。
海豚的生活習性
海豚不像其他鯨類那樣長時間深度潛水。游速快并帶有雜耍特征。
豚泳是海豚科動物獨有的游泳方式,個身體以小角度躍離水面再以小角度入水,這是區別海豚和其他鯨目動物的方法之一(鼠海豚科和其他鯨類動物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采用這種方式游泳)。
海豚游速迅捷,通常最快速度在每小時30-40k左右,個別種類的海豚時速可以超過55k/h,并能維持很長時間,是海洋中的長距離游泳冠軍。
有些海豚是高度社會化物種,生活在大群體中(有時超過100,000頭個體組成),呈現出許多有趣的集體行為。群內成員間有多種合作方式,一個例子是,集群的海豚有時會攻擊鯊魚,通過撞擊殺死它們。成員間也會協作救助受傷或生病的個體。海豚群經常追隨船只乘浪前行,時而雜技般的躍水騰空,景象蔚為壯觀。
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為食,其中虎鯨也捕食哺乳動物(比如鯨魚、鰭足類)以及鳥類和大型魚類。像其他齒鯨一樣,海豚依賴回聲定位進行捕食,甚至可以用高聲強擊暈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