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恒星的“類星體”為什么不是恒星(4)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一個小尺度天體可以輸出如此大的能量,對此用熱核反應來解釋顯然行不通,這就是所謂的&ld;類星體能量之謎&rd;。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設(shè)想。一些人質(zhì)疑類星體的距離,認為它們的紅移不遵循哈勃定律,類星體其實并沒有那么遠,實際光度也就不那么大了。有人曾提出類星體可能是從銀河系或某些河外星系中高速拋出的天體,它們的速度很大,但距離卻并不太遠。也有人認為類星體的紅移并不是多普勒效應造成的,而是有其他起因,如引力紅移等。但這些觀點卻不能解釋另外一些重要觀測事實,因而未被天文界普遍接受。
現(xiàn)在知道,類星體應歸于活動星系核之列,而且是輸出能量最大的一類活動星系核。包括類星體在內(nèi)的活動星系核為何有非常大的能量輸出?流行的觀點是那里有一個超大質(zhì)量黑洞,巨大的能量產(chǎn)生于黑洞與周圍物質(zhì)的復雜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