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恒星的“類星體”為什么不是恒星(3)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類星體為何有如此大的紅移?河外天體譜線紅移的起因,通常解釋為多普勒效應。紅移越大,說明它們以越高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哈勃定律可知其距離也越遠。類星體的紅移很大,可見它們是一些非常遙遠的天體。
根據類星體的距離和它們的視亮度,我們可以推知其輸出的能量。銀河系的總光度約為太陽光度的360億倍,超巨橢圓星系87的光度為太陽光度的1000億倍,而典型類星體的光度可高達太陽光度的10萬億倍,即比銀河系要亮上千倍。除此之外,類星體還有光變,有時甚至會爆發式地增亮,如類星體3279在20世紀80年代中兩次爆發時亮度猛增25倍,最明亮時的光度竟超過銀河系的1萬倍。另一方面,類星體的尺度又很小,尚不及銀河系的1/100 000,僅相當于太陽系那么大。
&bsp;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