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海底是“漏”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們都說大海非常的神奇,可以包容一切。什么東西只要石沉大海就等于消失了,似乎海底是地球上一切活動的終結。可是大家注意到沒有,海底其實是&ld;漏&rd;的,不但有水流下去,還有水從海底冒出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20世紀70年代末海洋研究的一項驚人發現是深海熱液。350℃高溫的&ld;黑水&rd;,從2600米深的熱液口噴出,冷凝成&ld;黑煙囪&rd;,滋養著&ld;黑暗食物鏈&rd;。這水從哪來?原來是海水沿著海底的裂隙下滲,到4~5千米的深處與熔巖接觸,升溫到300~400℃后再重返海底,順便把地球深部的物質和能量帶到海里。沿著全大洋約6萬千米長的大洋中脊,現在已經發現的熱液點就有300多處。據估算,全大洋的海水每隔500萬~1100萬年,要到海底熱液系統里循環一周。所以,熱液是海底的&ld;第一漏
熱液之外還有冷泉,海底冷泉有多重來源。海底沉積層里的水,占沉積層體積的50%~70%,當大洋地殼向下俯沖時,里面的水被擠出地層重返海水,這種冷泉也會帶上甲烷,造成碳酸鹽沉積和冷泉生物群。在比較淺的陸坡上,海底&ld;可燃冰&rd;分解也會形成冷泉溢出,造成碳酸鹽結殼和冷泉生物群勃發,甚至出現海底泥火山。此外,海底油氣礦藏、&ld;二氧化碳湖&rd;都會有氣體溢出口,也是冷泉造成的。因此,冷泉是海底的&ld;第二漏&rd;。
接下去的&ld;第三漏&rd;是海底的地下水。實際上,世界各地的海底都有地下水溢出。靠近岸邊的海底地下水通常是淡水,大洋底下的則多是咸水。中國科研人員在舟山群島海域海底下200多米處打出淡水井,就是一例。香港九龍的吐露港曾經鬧赤潮,但一時找不到污染源。后來發現,原來污水是從海底下面冒出來的地下水。不但是近岸,大洋底下也有地下水,而且數量可觀。估計大西洋海底的地下水輸入量,與周邊河流的輸入量相當。總之,海底是漏的,海洋是一個雙向系統,既有地球表層的物質自上而下沉降,又有地球內部的能量和物質從海底冒上來,在地球表層營造了一個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