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陸地有古老的巖石海底沒有
地球非常的神奇,他孕育了很多的有趣新穎的東西,不同時期的動植物也不一樣,它是有陸地和海洋組成的,提到陸地和海洋,估計大家都會聯想到綿延曲折的海岸線吧。好像陸地和海洋就是被他分開的,那么陸地和海洋應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是為什么陸地有很古老的巖石而洋底沒有,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然而,在地球科學家看來,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的區別與是否被海水淹沒無關。大陸地殼不僅包括陸地范圍的地殼,也包括一部分距離海岸線較近的淺海下面的地殼,這些區域被稱為邊緣海和大陸架。大陸地殼上層以花崗巖為主,下層則是玄武巖等巖石。大洋地殼主要指深海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部分,表層有少量薄層深海沉積物,除此之外主要由玄武巖等組成。
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的古老大陸地殼中找到了一些巖石,其中很多巖石的年齡都超過了38億年,這幾乎跟地球一樣老了;而在海底的大洋地殼中,科學家發現的最老的巖石也沒有超過2億年。
為什么在洋底找不到“高齡”的巖石呢?這與大洋地殼的“生命旅程”有直接聯系。
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破裂的板塊在地幔對流的驅動下向裂口兩側移動,來自軟流圈的大量巖漿從裂口處噴出。這個裂口成了一個海洋擴張中心,稱為洋中脊。洋中脊不斷噴出炙熱的巖漿,巖漿會冷卻、固結并沉降下來,于是新的洋殼“出生”了;新的洋殼不斷產生,把之前生成的洋殼往外推,同時這些老洋殼會繼續變冷,密度變得越來越大,這就是洋殼的“成長”;不斷擴張的洋殼與陸殼相撞,就會俯沖至陸殼之下,重新進入地球內部被熔化,洋殼俯沖的地方稱為海溝,它無疑是洋殼的“死亡峽谷”。海底的大洋地殼周而復始地走著這樣的生命旅程,由于這一周期通常不會超過2億年,我們自然無法找到更老的洋殼巖石。
與大洋地殼不同的是,大陸地殼一旦形成,卻很少能夠俯沖到地球內部“回爐重熔”。這是因為大陸地殼密度較小,當它遇到大洋地殼時,總是大洋地殼“沉”在下面。只有一小部分的大陸地殼會與其他的大陸地殼碰撞,在碰撞地帶的深部發生熔融。因此,大陸地殼能夠長時間保持不變,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就這樣被保存在一些非常穩定的大陸地殼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