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類會進化出悲傷和恐懼情緒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人有七種不同的情緒,大致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大家知道為什么人類會進化出悲傷和恐懼情緒嗎?如果有人發明了一種治療方法,能讓你從今以后無論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不感到恐懼和悲傷,你愿意接受它嗎?
科學家已經發現,人類和動物感受恐懼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腦內一個叫作杏仁核的結構。科學家把切除了杏仁核的小老鼠叫作&ld;無畏鼠&rd;,就是無所畏懼的意思。把無畏鼠和貓放在一起,它也不會逃跑,反而還敢跑過去挑釁,去咬貓的耳朵。還有一個研究,科學家模擬野外環境建立了一個實驗場,把一只正常的小老鼠和一只&ld;無畏鼠&rd;放進去觀察,那只正常的小老鼠花了一周的時間才把其住地周圍幾米的地方探究清楚。但是另一只切除了杏仁核,不懂得什么叫恐懼或焦慮的小老鼠,第一天就把個實驗場跑了一遍,第二天就從實驗場中的假山上掉下來摔死了。此可見,焦慮和恐懼有著防止卷入危險情境的重要功能,面對危險產生適當的恐懼情緒,可以幫助人們明智地做出防范。
那么,悲傷又有什么作用呢?人在悲傷時,會不想動,不想和人說話、交往。當有人想將你踢出社交圈子時,悲傷能幫助你回避這樣的尷尬局面。比如,你在一個重要任務中失敗了,你發現你的出現不受別人歡迎,這時你應該避免風險,回避與他人交往,避免在公共場合遭到別人的拒絕,這叫&ld;悲傷=回避&rd;假說。所以,你會發現一個在失敗后沒有做出悲傷反應的人會遭到別人長時間的拒絕。另外,悲傷還等于求助,當你受挫時,悲傷的情緒和行為能引起別人對你面臨壓力的關注,你顯得像孩子一樣無助,便提高了他們關注和幫助你的機會。因此,記住那句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與不表現出悲傷的人相比,表現出悲傷情緒的人會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