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地球會有月球作伴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月球的認識會愈來愈完善了。相信大部分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約38萬千米,質量約為地球的1/80??墒谴蠹抑罏槭裁吹厍驎性虑蜃靼閱幔科渲械脑蚴鞘裁茨??這還不得不從月球的形成原因說起,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最早的月球形成理論是地球分裂假說,該假說認為:月球是由于地球快速自轉被拋出去的,然后形成了現在的地月系;其后科學家又提出了地球俘獲理論,認為月球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形成,后來月球運動到地球附近,被地球“俘獲”,才開始圍繞地球運動;還有人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同一時期形成的,這稱為共同形成理論。但這三種假說都不夠完善。目前最流行、被多數天文學家接受的是大碰撞理論。它綜合了上述三種假說的優點,這一假說認為:在太陽系早期,原始地球剛形成的時候,有一個火星質量大小的天體撞上了地球。劇烈的碰撞使地軸傾斜,碰撞產生的熱量把該天體的殼層和幔層熔化、蒸發,并攜帶一些小碎片、塵埃飛離地球。這些碎片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運動,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聚集,最終形成現在的月球。而外來天體的金屬核則被蒸發的氣體減速,很快落到地球表面上,與地球合為一體。大碰撞理論得到了化學、地質學等方面證據的支持,現在看來是最具說服力的月球形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