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地球是太陽的“小弟”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應該愛護好它,太陽為我們提供光和熱,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精彩。他們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是為什么說地球是太陽的“小弟”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從太空俯瞰,地球是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我們可以看到藍色的海洋和綠色的陸地。這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園。億萬年來,古海干涸成沙漠,洋底隆起成高山,無數生物繁衍興衰。地球如何產生?地球和太陽是什么關系?地球有沒有兄弟姐妹?地球曾經什么模樣?關于地球的起源,我們有無數好奇的問題。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在1755年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云假說”,現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星云假說”認為,在大約50億年前,現在的太陽系還是一片廣袤的星云,充滿著宇宙灰塵和稀薄氣體,主要成分是氫和氦。約45.7億年前,太陽系附近的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巨大能量使太陽系星云物質形成了比氫和氦質量更大的各種元素,包括大量放射性元素。星云物質很快發生收縮、聚集和旋轉。星云中心由于密度和溫度足夠高,開始發生氫核聚變,放出巨大的熱能,形成了光芒四射的太陽。與此同時,太陽系外圍物質也會發生聚集,先形成無數直徑在千米左右的原始星子,它們互相碰撞,最終匯聚成一些月球大小的原始行星。幾個原始行星進一步發生碰撞,形成了原始地球。在超新星爆發1000萬至3000萬年后,一顆大小介于火星和地球之間的原始行星撞上原始地球,原始行星的一部分加入地球,一部分則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形成月球。這時,地球完成了它主要的生長過程,擁有了和現代地球基本相似的結構。
由此說來,地球算是太陽的“隨從小弟”。至于月球,就像是地球的“小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