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心電圖
我們到醫院檢查心臟的時候,都會應用到一項叫做檢測心電圖的項目,通過心電圖可以判斷出心臟是不是有毛病,以及一些心臟的是否發生損害,那么為什么會有心電圖呢?為什么心電圖能夠檢測出心臟的疾病呢?
心肌細胞在心臟跳動中起到關鍵作用。它的細胞膜隔離了細胞質和細胞外的物質,細胞膜上鑲嵌的蛋白質能選擇性地通過甚至主動搬運一些離子,例如鉀離子、鈉離子等,這些離子是帶電荷的。這種通道蛋白開放或關閉離子通道是通過蛋白的形狀變化完成的,也就是說可以控制是否讓某種離子通過。
于心肌細胞膜對鉀、鈉等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同,不同離子在細胞膜內外分布存在差異,細胞靜息狀態下,這些帶電離子的分布差異導致膜外的電位比膜內高;當局部的膜興奮時,通道蛋白對離子的通透性會發生變化,膜內外離子重新分布,造成膜外電位比膜內低。這種興奮可以沿著細胞膜傳遞,導致細胞膜按空間順序興奮,從而電位也按一定的空間順序出現差異并發生變化。心肌細胞膜興奮時經一種稱為興奮‐收縮耦聯的機制,組織內部發生生物化學變化,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從而使肌纖維收縮縮短。
個心臟的心肌細胞的興奮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從而導致心肌不同步收縮。只有這樣,心臟才能有條不紊地完成泵血功能。心臟興奮性的精確傳導取決于心臟內的快傳導纖維。在某一時刻,心臟的某個部位處于興奮收縮狀態,其余部位處于舒張狀態,隨著時間的變化,收縮和舒張的部位也發生變化。當我們把電極安置在體表特定部位(如右臂和左腿)時,可以記錄到反應心臟不同部位興奮所表現出電位的總體差異,也就是我們見到的心電圖。
如果心臟內部的電位傳導機制發生故障,或者心肌某一部分出現損害,這種總體的電位變化規律就會發生改變,體現在心電圖中。因此,心電圖檢查可用于診斷多種心臟的疾病,挽救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