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心臟會“永不疲倦”地跳動
小朋友們,你們熱愛運動嗎?平時上體育課老師有沒有叫你們跑步,是不是感覺幾圈跑下來,滿頭大汗,特別的累。其實大家知道嗎?人的心臟&ld;永不疲倦&rd;地在跳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在人的一生中,心臟不停地跳動,將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身各處組織,通過血液循環,血液攜帶氧氣和營養物質供全身的組織細胞利用,同時又不斷地把細胞代謝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運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這樣,人體內環境才能保持干凈和穩定,各種生命活動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心臟一旦停止跳動就意味著死亡。
心臟為什么會&ld;永不疲倦&rd;地跳動呢?原來,心臟的排血主要是心室肌有節律地進行收縮和舒張的交替活動所完成的。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所占用的時間稱為心動周期。如果每分鐘心跳次數(即心率)按75次計算,一個心動周期就等于08秒。在這08秒時間里,心室收縮所占用的時間是03秒,其余05秒是舒張期。就是說,心室肌每工作03秒后就休息05秒,然后再工作03秒,接著又休息05秒,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去。如此看來,心臟還是十分懂得勞逸結合的,休息時間竟比工作時間還長,并非一刻不停地工作著。在不同狀態下,人的心率是可變的。比如在強體力活動時,心率會加快,此時心動周期就會縮短,收縮期和舒張期都縮短,但舒張期縮短程度更大,因此心臟的休息時間就會減少,這對心臟的持久活動是不利的。
心臟又為什么能保持舒縮的節律性活動呢?原來,在心臟中,除了有能收縮和舒張的心房肌和心室肌之外,還有能自發產生節律性興奮和傳導興奮的特殊系統。這個系統竇房結、房室結、浦肯野纖維等結構組成。一般情況下,心臟跳動竇房結的自動節律性興奮所控制。當竇房結發出并下傳的一次興奮依次傳到心房肌和心室肌時,心房肌和心室肌就先后發生一次收縮和舒張的交替。前一次舒縮活動結束后,竇房結的下一次興奮便又到來,于是心房肌和心室肌就一次又一次地完成收縮和舒張的交替活動。心室收縮使心室腔的血液被排入動脈系統,而心室舒張則使心室腔重新充盈血液,為下一次排血做好準備,重新充盈的血液來自靜脈系統。這樣,血液就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管道內川流不息地循環流動。竇房結雖說在心臟的節律性舒縮活動中起領導作用,但它的活動還得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使心臟的節律性活動或加快或減慢,以適應人體功能活動改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