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蓬皮杜中心像個大工廠
巴黎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美麗天堂,她的美一直吸引著無數對愛和美的追求者。可是大家知道巴黎的藝術文化中心在哪嗎?他就是蓬皮杜中心,但是為什么蓬人們說皮杜中心像個大工廠,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如果將建筑物比作身體,那么建筑結構就是骨骼,設備設施就是血管、內臟,墻體和飾面就是肌肉和皮膚。在通常情況下,建筑的構成也跟身體一樣,結構設備是被隱藏起來的。然而,也有的建筑,比如坐落在法國巴黎塞納河右岸的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簡稱蓬皮杜中心),就是另外一種風格。它的外表布滿了巨型鋼架和五顏六色的管道,就像一個骨骼和臟器外掛的機器怪物,或是一座工藝復雜的化工廠。為什么這個建筑會造得這么奇怪呢?
1969年,當時的法國總統蓬皮杜提議興建國家級藝術文化中心,并通過國際設計競標。在來自49個國家的681個方案中,意大利建筑師倫佐&iddt;皮亞諾和英國建筑師查德&iddt;羅杰斯合作的大膽設計脫穎而出,拔得了頭籌。1972年,這座造型奇特的現代建筑正式動工,并于1977年建成開館。
蓬皮杜中心主體建筑為一幢長166米、寬60米的六層大樓,內部可容納公共圖書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工藝美術設計中心三大功能性建筑及其附屬設施。大樓依靠表面巨型的鋼結構系統支撐,每一層內部都是一個面積約7500平方米的巨大空間,長166米、寬448米、高7米。具體結構方式如下:建筑物分成13個跨度,兩側各有14根圓形鋼柱,間隔128米,柱間跨度為48米,這可是很大的跨度啊!要知道,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筑,柱子之間的跨度通常不超過9米。每層柱頂為8米長、10噸重的梁托,支撐著45米跨度的鋼桁架。桁架通過鋼柱傳力,并通過立面上的交叉桿件維持平衡。
各種管線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紅色的管線屬于交通運輸設備和消防安全系統所有,藍色的管線屬空調設備專用,綠色的管線是給排水系統的,黃色的管線則屬電氣設施。人們從大街上老遠就可以望見建筑內部復雜的設備,五彩繽紛,一目了然。在面對廣場一側的建筑立面上懸掛著一根巨大的透明玻璃圓管,圓管內裝有作為上下樓層主要交通工具的自動扶梯,管道底面也被相應刷成紅色。
所有的結構和管線暴露在外有什么好處呢?其一,可以使內部空間的安排更加靈活。除去一道防火隔墻以外,沒有一根內柱,也沒有其他固定墻面。各種空間臨時屏幕、家具或欄桿大致劃分,內部格局可以隨時改變,以符合特殊的展示、交流等公共活動的需要。設計者甚至曾經設想連樓板都可以上下移動,以調樓層高度,但最終因故未能實現。其二,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現空間的流通和人群的活動。當人們隨著自動扶梯在玻璃管道中穿行上升時,巴黎的城市景觀一覽無余。同時,在外面廣場活動的人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內部的活動,建筑與城市之間產生了有趣的互動和交流。
蓬皮杜中心屬于現代建筑中的&ld;高技術派&rd;作品,它代表了建筑師們對現代生活急速變化的重視。他們將建筑看作是同城市一樣的靈活多變的系統,并認為建筑應該適應人們不斷變化的要求,使得他們能夠在室內外自活動。
因為造型怪異,建成以后人們對蓬皮杜中心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它是&ld;表現了法蘭西之偉大的紀念物&rd;,也有人指責它像個煉油工廠,給人帶來&ld;嚇人的體驗&rd;。不過,無可爭議的是,它是一座廣受歡迎的法國藝術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