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羽毛球上要插羽毛
羽毛球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運動項目,相信大家都有玩過,羽毛球之所以叫做羽毛球,就是于羽毛球的球上插著許多的羽毛,那么為什么羽毛球上要插著許多的羽毛呢?這些羽毛有著什么用呢?相信許多朋友都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么羽毛球上要插羽毛吧。
踢毽子可算是既簡單又有趣的體育活動了。考古學家在漢代的畫像磚上就發現了踢毽人的形象,足見其歷史悠久。毽子的傳統做法是將一枚銅錢或硬幣用布包起來作為毽托,將一根空心的鵝毛管的一頭剪斷,另一頭剪四條縫,向外折成90°,用線縫在毽托上,然后插上五六根公雞毛,一個漂亮的毽子就做成了。毽子的構造雖簡單,卻有著多種多樣的踢法,許多地方還舉辦踢毽子比賽,看誰的動作最精彩、難度最大。
可是,毽子為什么一定要插上羽毛呢?拔去羽毛的毽子還能踢嗎?做個實驗你就會發現,只有插上羽毛,騰空的毽子才能保持毽托朝下的位置,每次抬腳都正好和落下的毽托相遇。若拔去羽毛,毽子會在空中亂翻滾,就不能保證腳背正好踢到毽托。因此,羽毛的作用就是使毽子保持在空中的穩定姿態。毽子的毽托集中了幾乎毽子的全部重量,羽毛雖輕可是面積比毽托大得多。毽子在空中飛舞時,空氣對羽毛的阻力比對毽托的阻力大得多。如果毽子朝一邊偏轉,作用在羽毛上的空氣阻力就會把毽子拉回原處,毽子就不會翻滾了。用力學分析的語言來說,羽毛的重量雖小,但偏離平衡位置時,空氣阻力產生的力矩很大,使毽子回到毽托處于正下方的姿態。
利用羽毛起穩定作用的不僅有毽子,還有箭矢和羽毛球等。但箭矢和羽毛球用的羽毛要比毽子的公雞毛硬得多。因為箭和羽毛球的飛行速度比毽子快得多,與毽子的軟羽毛相比,硬羽毛能產生更強烈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加長的箭桿也為空氣動力提供了更長的力臂,使穩定作用更為有效。
空氣動力的穩定作用也在現代戰爭中得到應用。所有的不旋轉彈丸,如迫擊炮彈、火箭彈和空投炸彈等都帶有尾翼。尾翼的作用就在于將空氣動力的作用點移到彈丸質心的后方,使傾覆力矩轉變成恢復力矩,產生與毽子、箭矢和羽毛球相同的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