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基因芯片小身材有大容量
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了,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了。芯片或許大家有過了解,非常的小巧。但是大家對基因芯片有過關注嗎?知道為什么基因芯片小身材有大容量,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基因芯片也叫DA芯片或DA微陣列,它的名字借鑒了計算機芯片。這類芯片和計算機芯片一樣個頭小巧,大概只有幾平方厘米大。不過,固定在基因芯片上的不是一個個電路元件,而是特定的基因片段或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稱為探針。探針密密麻麻地排列在芯片上的特定區域內,如同電影院中一排排次序分明、位置固定的座椅。而待測定的DA樣本稱為核酸靶標,如果核酸靶標能夠&ld;對號入座&rd;與芯片上的探針相匹配,即兩者的堿基能夠互補的話,那么通過熒光掃描儀和電腦系統處,就可以檢測到信號。信號值的強度不僅能反映待測樣本中的對應核酸片段是否存在,也能知道樣本中核酸量的多少。
為什么小小的芯片上能完成這么多高難度的任務呢?這是于芯片上可以固定成千上萬的探針,能同時檢測樣本中成千上萬的基因信息,甚至是個基因組。可以這樣說,一次芯片實驗就等于完成了成千上萬個傳統實驗,即一次基因芯片反應是多次傳統實驗的集成,宛如一座個頭雖小,但功能強大的實驗室。成千上萬個密集排列在芯片上的分子微陣列,能夠讓人們在短時間內分析大量的核酸。除此以外,成千上萬個反應僅發生在幾平方厘米的介質上,對樣品和試劑的消耗量會大大減少。另外,基因芯片和傳統儀器相比,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而且于點樣、雜交、圖像處和數據處都是自動化系統來完成,分析速度極快。不僅如此,通過基因芯片獲取的數據也可以結合網絡上龐大的生物信息數據庫,如基因文庫等進行數據分析。基因芯片的出現正在給生命科學研究、疾病診斷、新藥開發、生物武器、司法鑒定、食品衛生監督、航空航天等領域帶來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