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基因芯片能找出“壞”基因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如今科技是越來越發達,醫療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生病看醫生也越來越方便了。有手機的人估計都知道一張小小的芯片能夠存儲很多歌曲和游戲,可是大家知道為什么基因芯片能找出“壞”基因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基因芯片和日常所說的計算機芯片一樣,都是在很小的體積上集成了高密度的信息存取單元。那么一枚小小的芯片為什么可以檢測出致病基因呢?這首先要從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說起。首先,已知和某種疾病相關的致病基因的序列;其次,在基因芯片上預先安排了許多叫“探針”的東西。針對每一個致病基因的序列都會設計一個或一組特定的探針。它們的關系就像鑰匙和鎖,當它們完全匹配的時候,在相應的位置上進行激光掃描后致病基因就會發出熒光。通過看是否有熒光,就能夠判斷出被檢測的樣品中是否包含有致病基因。
更讓人興奮的是,因為基因芯片上的信息高度集成,所以可以一次檢測許多個致病基因,這是其他技術無法替代的。比如,將基因芯片應用于產前遺傳病的篩查時,只需要抽取孕婦少量的羊水,就可以檢測出胎兒是否攜帶了某種遺傳性疾病的致病基因,能夠同時鑒別的疾病可以達到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因此,基因芯片是一種威力強大的基因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