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戰役模式大講解——《虎牢關》
《三國殺》戰役模式大講解‐‐《虎牢關》
回首個三國歷史,大小戰役和故事不計其數,而故事的主角,也正是我們時常使用而熟悉的武將們。把特定的武將安排在一個大環境之下,玩家能夠更具體地感受到究竟這些武將在歷史上經歷了什么?這次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了《三國殺》的戰役模式‐‐《虎牢關》。
L端游戲規則簡介
虎牢關是三國殺的一種四人游戲模式,一名玩家扮演《虎牢關》戰役的神呂布(以下簡稱神呂布),其它三名玩家組成聯合軍與其對抗。大部分規則和三國殺的規則相同。
勝利目標:神呂布和聯合軍中的任何一方被擊破,另一方即取得勝利。
此模式下,聯合軍角色&ld;死亡&rd;后,還有可能&ld;復活&rd;,因此用&ld;撤退&rd;來代指&ld;死亡&rd;,&ld;擊破&rd;來指代&ld;殺死&rd;。
準備開始:玩家按照圖示坐好。扮演聯合軍的三名玩家分別稱為&ld;先鋒&rd;&ld;中堅&rd;和&ld;大將&rd;。
選將:每位聯合軍玩家隨機分配3名角色,按先鋒、中堅、大將的順序依次選擇并亮出。
本模式下,不使用曹丕和其他神武將,劉備的仁德每回合最多只能發2張手牌。不使用【閃電】。神呂布、先鋒、中堅、大將手牌數量依次為八張、三張、四張、五張,聯合軍先鋒先開始行動。
游戲規則:
神呂布的兩張武將牌分別為&ld;最強神話&rd;和&ld;暴怒的戰神&rd;,用以表示該角色在不同體力狀態下的不同能力。游戲開始時使用&ld;最強神話&rd;的武將牌。
第一階段:最強神話
此階段的神呂布沒有自己的固定回合,而是在聯合軍的每個回合間隙(即每個聯合軍的回合結束后)可選擇是否進行自己的回合。
為避免行動順序的混亂,拿出三張忠臣身份牌(置于聯合軍玩家面前),通過分別橫置來標識三名聯合軍玩家在一輪內是否進行過行動。當神呂布的回合結束后,聯合軍方的身份牌都為橫置狀態時,重置所有聯合軍的身份牌。
當此階段的神呂布體力降至4點(或更低)時,神呂布玩家必須將他的武將牌換成另一張神呂布――戰斗進入第二階段。神呂布依然保留他當前擁有的牌,棄掉它判定區里的牌,如果神呂布處于橫置,重置之,然后體力回復至4點。當前玩家的回合即時終止(所有結算都終止),立即輪到神呂布行動。
第二階段:暴怒的戰神
此階段,神呂布取消了身份牌的隨機行動機制(將身份牌收入盒子),按神呂布、先鋒、中堅、大將的順序依次行動。注意神呂布的體力上限和技能的變化。
范圍錦囊的結算順序:
【南蠻入侵】、【萬箭齊發】、【桃園結義】和【五谷豐登】,在兩個階段里結算時,始終按從當前行動玩家開始,逆時針結算的順序進行。
重鑄:
此模式下,不論是神呂布或聯合軍,手中的武器牌都可以重鑄。
撤退、重、復活:
聯合軍若有人撤退,則該角色進入重狀態,將武將牌(和面前的身份牌)扣置并移出游戲,原本該角色的回合則改為(用正面向下的武將牌擋住體力牌)回復一點體力,若體力回滿則摸一張牌,如此6輪后――體力為四的角色體力回滿手牌兩張(或體力為三的角色體力回滿手牌三張),該角色重新進入游戲(在剛復活的那一回合不能行動――僅僅是回到游戲中,身份牌為橫置狀態)。此六輪的動作并不算&ld;回合&rd;,也不會在結束后觸發第一階段中神呂布的行動判定動作。
注意:當一名聯合軍角色在第一階段撤退后進入重狀態,會使得神呂布在一輪內的行動判定減少一次――因為能行動的聯合軍角色減少了一名,行動間隙自然就減少了一次。
游戲結束:
1、聯合軍或神呂布其中一方被擊破。(只有所有聯合軍的角色都處于重狀態時,才算聯合軍都被擊破,神呂布獲勝)
2、牌庫用完三次(若加入軍爭篇則是兩次)時,游戲結束(此時雙方戰平)。
注:游戲有可能在神呂布的第一階段即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