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三國殺3v3牌堆——“蓄”字訣
三國殺3v3如何正確理解牌堆呢?其實你只要深刻理解“蓄”這個字就可以啦,那何謂蓄呢?下面就給大家講講。
雖然說三國殺3v3中,穩控爆彼此相生相克,但事實上并沒有什么對陣基本上打不了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對于牌的理解。在此我并不是想強勢性的灌輸大家要如何去理解牌,只是多介紹一種可以考慮的思考方式。
何謂蓄?
實戰經驗,大家通常會特別留意最后30張牌,此外就是出現的關鍵牌,比如攻擊性錦囊,無懈可擊,還有樂不思蜀。我們也常常提到,無殺或者殺不多的時候不要掛弩。 此外還有很多嘲諷將的出現,其本質就是為了保護邊鋒的手牌和血。其實這一切都可以去理解成一種蓄的形態。使用好蓄的前提必然就是對于牌堆的理解要高,至少要清楚,自己要什么牌,對面要什么牌,我蓄了以后的可能性是什么。如果只是單許褚剛起手就等待決斗蓄著,那么這樣的蓄很可能更本看不見效果就被飛了。
最簡單直接的理解蓄,其實可以通過張角、許褚、夏侯淵這樣的角色來理解。他們通常需要幾個回合的調整手牌才能大大的發揮其作用。 正因為這樣,所以甘寧,諸葛亮,大喬,這些可以壓制手牌能力的角色往往有非常高的地位。那么有沒有辦法針對諸葛亮,甘寧,大喬,照常去蓄牌呢?等待爆發點呢? 什么時候可以針對性的去蓄牌呢? 面對強命也可以蓄么?
蓄的本意就是放棄一個回合的輸出,并且借此機會等待下一回合更強力的集火和輸出。典型的例子就是甄姬、孫權有弩不掛,等待下回合找到更多殺再輸出。那么有沒有想過如果3個人一起蓄是什么情況?雙爆發將也同時蓄呢?
以一個例子來說明下:
暖色:劉備,郭嘉,月英/張飛/孫權
冷色:司馬,大喬,貂蟬
冷色樂月英、劉備,然后還成功讓月英掉1血;暖色用蓄的概念,郭嘉有拆順,不啟動,讓劉備,月英雙雙中樂。
冷色雙邊動,貂蟬離間劉備和司馬,殺月英,月英1血2牌。
暖色選擇月英動,月英1桃1殺,貂蟬閃,2血2牌過;劉備殺郭嘉,郭嘉分2牌給劉備,劉備送月英4張,自己留4張過。
冷色雙邊再動,貂蟬又成功打了月英1血,月英1血,6手牌。司馬,樂月英,殺劉備,劉備掉血。(司馬想著后面大喬還能樂劉備)
暖色郭嘉動,順樂貼大喬,拆司馬,寒冰再殺司馬。司馬唯一的紅桃是個閃,司馬表示糾結但是閃了,郭嘉3手牌3血過。
大喬被樂。劉備行動,6牌,殺郭嘉,8牌,6牌給月英。然后月英起爆,收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