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罵孩子 教孩子怎樣收拾規整玩具
很多家長朋友看見自己的小孩在玩過玩具之后就不學著,就會覺得非常的氣憤,怎么可以這樣呢?于是就會對孩子進行各種的打罵,其實這樣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兒童玩具資訊嗎?請看
一句&ld;再不把玩具收好,你就死定了!&rd;1名29歲母親因為9歲兒子未將玩具收好,氣憤罵出這一句話,后來被老公指控母親對孩子家暴,臺灣檢察官偵查依恐嚇罪嫌將她起訴。兒童教養專家認為,其實&ld;是妳不懂孩子&rd;,透過一些技巧,就能輕松&ld;用模仿教孩子主動收玩具&rd;!
&ld;別怪孩子愛搗蛋,是你不懂他!叫孩子收玩具,真的不需要打罵。&rd;教養專家薛文英表示,小孩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他們可以透過觀察來學習家人的一舉一動。但是父母也應該了解孩子的年齡階段不同,思考反應力也大不同,尤其要有耐心陪伴。
薛文英在其新書《新手爸媽 先懂孩子再懂教》中提到,大約在出生后10個月左右,就能用只手掌抓握物品,包括玩具在內。寶寶會覺得剛開始用手可以先抓住再放開,手里的東西就會掉下來發出聲音,非常有意思了!
于是寶寶開始把能夠伸手拿到的東西一個一個丟到地上;如果爸媽幫他把玩具撿起來,小寶寶還會重覆不斷將手上的玩具一再丟下來。
孩子首次出現亂丟玩具的時期還未滿1足歲,許多大人想教孩子不可以亂丟玩,必須有相當的耐心。這個階段的小寶寶言語警告通常是無效的。
要小心經常訓誡:&ld;不能丟&rd;、&ld;再丟就打你呦!&rd;很可能寶寶會記住拍手打人的動作,之后遇到不開心就會動手打人。
新手爸媽不需要為8至10個月寶寶這樣的動作而生氣,因這是嬰兒動作發展的必經過程,大人要做的是正確示范,并不是一再重覆禁止。
即便是還不會開口說話的嬰兒就有模仿力了,如果爸爸媽媽媽能做到用完東西就收到固定位置的好習慣,而且在收東西的時候說:
&ld;這是媽媽的書,書要放在書架。&rd;&ld;這是寶寶的小車子,車子要放在停車場(指放在固定的柜子上)。&rd;
能走路的寶寶可以學習把東西拿到固定位置,爸爸媽媽要以動作配合指令作示范讓幼兒學習,如果孩子做對了就給孩子拍手鼓勵;如此一來,小寶寶在獨處時也會玩重覆排列的游戲,在完成任務之后還會很高興的拍手鼓勵自己。
2到3歲期間也是建立秩序感的時期,孩子可以區分大小、形狀、分類,爸爸媽媽可開始教導孩子練習&ld;分門別類&rd;,而不是全部把東西全部丟進大箱子。
心急的大人常會擔心小孩動作慢、做不好,經常忍不住動手幫忙,若爸媽有這樣想法必須調一下,因為過多協助或批評會讓孩子想嘗試的動機消失。
當孩子產生&ld;反正收東西有人會幫忙,我還小所以做不好&rd;的心態后,才要突然要求孩子自己收拾書包、打掃,恐怕要費時又費力才能讓孩子重新改變習慣了。